(1)先书本,后课外。就是首先把课本上的内容熟练掌握,再扩大课外阅读量,这样,使课内、课外知识有机结合,融会贯通,自然就能够学好英语。而不是如有些同学那样课文都一知半解,就借来原著“硬”读,结果是课内、课外都囫囵吞枣,食而不知其味,都没有学好。读英语原著变成了查英语词典、记忆生词的过程,成为了苦差事,以致产生了厌学的情绪,得不偿失。
(2)读听结合,用好磁带与影视。每天听30分钟左右的原声磁带,或是听英语广播,看英语电视,观英文电影。同时,还要有意识地与同学、老师进行英语对话、交流。
(3)熟读成诵。就是把经典课文与课外阅读中感到特别精彩的片段熟读成诵,积累语感与语言材料,为今后的阅读与英语写作提供帮助。
(4)对话交流。包括在外教课上,外出时与说英语的外国人进行主动的英语交谈,以此“制造”英语学习机会,提高听说能力。
2.李式数学学习法。李同学在多次数学竞赛中都取得了好名次,由此,他总结出属于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有的人说,要学好数学必须大量做题目,其实,学习数学的关键不在于题目做的多少,而是取决于会不会边做题边思考,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同时,还要很好地将学习的书本知识有效迁移到课外题目的解答上。从我的经验来看,对于基本的知识及知识间的关联,一定应有足够的重视,在做习题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复习学过的知识,弄清知识间环环相扣的联系。如果只是一味做题,不去总结归纳,是一定学不好数学的。
3.袁式化学学习法。袁同学化学成绩出类拔萃,他总结的学习化学的方法是:
(1)记忆与原理、规律理解并重。对于化学元素符号、原子量、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和基本概念及元素、混合物、化合物的性质等,一定要熟记。同时,在做题中要善于总结同类题型及解题思路。
(2)善于“瞻前顾后”。就是对每次的作业、单元测验等都进行得与失的分析,从而扬长避短。
(3)重视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一定要认真观察和思考老师的课堂演示实验和自己亲自所作的实验,通过实验现象,来揭示物质的特性与本质。另外,实验直观,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不容易忘记。
4.杨式物理学习法。物理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在理科中,被公认为最难的学科。既要用到推理与计算这种逻辑与数学知识,又要观察、实验等。鉴于此,许多学生视为畏途,但杨同学却对此情有独钟,所向披靡。原因就在于她掌握与总结了其中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1)预习不可少。通过预习,对重、难点知识一清二楚,并且做好标记,凡不懂的地方,在老师讲解的时候就予以格外关注,从而用力突破。
(2)“庖丁解牛”很必要。物理这门课由力、热、电磁、机械等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组成。如果像庖丁解牛一样,将各个部分分解开来学习,就会由难变易。
(3)错题本少不了。就是把自己在每次作业与各次考试中做错的题目集中写在一个专门的错题本上,时常拿出来重温,如果已经真的会了,就从中删去,依然不会的题目,再通过复习书本有关知识或是请教老师、同学进行化解。如是,不会的题目就会逐渐减少,长此以往,学习成绩一定会有长足进步的。
……
总而言之,新课程背景下,要让学生不断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在在不断学习借鉴的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醒、帮助、指导学生,针对各自的学习能力、水平、体验等进行方法的不断总结,摈弃被实践证明的不当的学法,代之以务实、高效的学习方法,使教与学相得益彰,果实飘香,一路芬芳。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