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本文以任务型教学理论为基础,阐述任务型教学法的定义,然后根据Jane Willis的任务实施框架来设计高职综合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各个步骤,即任务的导入; 任务前阶段; 任务中阶段 ; 任务后阶段,同时阐述了任务型教学设计的原则及教学设计,并指出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综合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的设计原则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高职教育日益重视,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和教学质量有了质的飞跃。而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和高职教学改革的深入,传统的英语课堂很难满足培养“专业技能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中对教学方法做出了这样的规定:在教学中要多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从而鼓励广大外语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法, 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笔者认为将任务型教学法应用于高职院校综合英语教学活动中,是可行的,这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献综述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earning ,简称 TBL)是由交际法教学发展而来的。该模式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它要求学习者通过完成任务,用目标语进行有目的的交际。
比较系统地提出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主张是直到80年代中期期刊网,由第二语言学习的研究者,如Long, Crookes, Willis 和Nunan等提出来的。他们对“任务”下了不同的定义。
Nunan (1989)从交际的角度认为:交际任务是学习者使用目的语来理解领悟、处理问题、发挥创造、相互交流的课堂教学活动。在做这样的活动时,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在运用他们的语法知识去表达意义上,而不仅仅是机械地使用语言的形式。
Skehan(1998)和Swain (2001)从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认为:任务是一种可以受到学习者选择的影响,可以根据学习者自己的理解而变化的活动。这种活动需要学习者为了实现某个目标而有意义地使用语言。
Willis在1996年发表了 A Framework forTask-based Learning 一书,为教师在课堂中开展任务型语言教学活动提供了操作层面上的指导。在书中Willis 把任务型教学过程严格地分成三个阶段,提出了实施框架,如下图所示:
任务前阶段(Pre-task) →任务轮阶段(Task cycle)→ 语言焦点阶段评析巩固(language focus)。
二、任务型教学在综合英语课堂中的实施
为确保任务教学法在课堂上的有效应用, 笔者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参照其他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将“任务”转化成了围绕课文进行的各种课堂活动。活动一般可分成以下几个步骤:1)任务的导入;2)任务前阶段;3)任务中阶段;4)任务后阶段;(见下图)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则要根据学生的实际、不同的学习阶段以及教学内容,决定对这些步骤的取舍或几个步骤糅合在一起使用。
笔者曾于2007年主持的一项市级课题对任务型教学在中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任务型教学模式比传统的PPP模式更能提高学生兴趣和学习成绩,也更能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认为要成功实施任务型教学,就要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然后根据原则来设计各种任务。
三、 任务型教学设计的原则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研究者对设计任务的原则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综合多位研究者的意见,笔者认为任务的设计要遵循以下的原则:
(一) 语言、情景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是任务的核心,任务要尽可能接近或类似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活动。任务型语言教学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传递真实的信息期刊网,讲述生活中真实的经历,而不是背诵和转述课本中或他人的文字或话语。这样学生才能“言之有物”。
(二)形式与功能相结合的原则
学习者在掌握语言形式的同时,也要培养自我把握语言功能的能力。为了有效地进行教学,教师要明白学生应能做些什么或学生应具备哪些能力。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形式的基础上,通过完成一系列的任务,自如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
(三)“在做中学”的原则
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应自始至终引导学生通过完成特定的实际任务来学习掌握语言,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品尝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任务层次性原则
在任务型教学中,任务的设计应该循序渐进,具有层次性,从简到繁,由易到难,由低级到高级,层层深入,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五)结果原则
评价任务是否完成要看有没有一个结果(Skehan,1998)。完成任务后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结果。所谓明确的结果,往往是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比如学生做的贺卡、画的地图、设计的表格、表演的小品等。
四、任务型教学中的教学设计
任务的设计要有多样性。 教师应设计各种不同的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及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在教学中最常见的设计的有:
(1)设计名片、贺卡等——例如在学了某课文后期刊网,可布置一个任务,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名片或新年贺卡。
(2)进行辩论赛——将辩论引入课堂,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展示自己的才华,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3)角色扮演或小品表演---通过角色扮演或小品表演,让学生深入到课文内容及角色需要的场景,更好地理解角色的特点和课文要表达的主题和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4)绘画、画地图或制定表格——例如学习完某课文后,根据台词可以让学生设计如下任务:画出发生谋杀案的公寓的平面图,或让学生画一幅自己居住地的地图,并编一个对话等。
(5)复述故事——例如让学生用给出的关键词和图片复述故事,或以另一个人的口气来复述故事。这有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语言概括和组织能力和发挥想象力。
任务设计的时间可以灵活掌握,可以是课堂上完成,也可以利用课外时间用一周或一个月甚至于一个学期完成。
五、实施任务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在综合英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实践,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要精心设计活动的内容,并考虑活动时间的长短
活动的内容要多样化,不要太单一;活动的时间要适当,不能因时间过长此而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可以安排在课后准备,课上讨论和展示等。
(二)要正确处理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实施任务型教学后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们的英语表达能力增强了,信心也增强了。但是, 同时也发现学生在完成任务时也出现了不少的错误,主要为口误、语法错误、用词不当、语用错误等。教师要正确处理这些错误期刊网,注意不要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
(三)要特别关心和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为他们创造各种尝试成功的机会
教师在组织任务材料和分配任务时,要考虑他们的需要、兴趣和能力。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要允许他们失败,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帮助。
(四) 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
Harmer (2001)建议教师既要选取真实的与语言材料,也要选取专为学生设计、适合他们学习的语言材料。
在外语教学领域,没有哪种方法是十全十美的,任何一种都有其优点及缺点。任务型教学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任务选择的随意性;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忽略;评估的方式比较主观等。笔者相信只要能汲取任务型教学的理论精髓,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语言的实践和运用,一定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从而构建高职英语教学新模式,切实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Harmer, J. (2001) The Practice of EnglishLanguage Teaching.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2]Nunan, D. 1989.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 [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Skehan, P.1998.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Seliger, H. Wand Shohamy, E. 1989.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Methods[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5]杜娟.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六)——任务型教学模式在英语专业精读课中的应用研究[J]. 陇东学院学报,2008,9.
[6]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教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7]何广铿.英语教学研究[M].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李晓琴.中职基础英语任务型教学探索[J]. 教育导刊, 2005,3.
[9]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0]夏纪梅.任务型教学法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效益[J]. 中国大学教学,2001,2.
[11]余芬蕾.大学英语课堂上的任务型教学法理论与实践探索[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2.
[12]杨善江,马晓燕.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设计原则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