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职校辅导员的定位
1、政治上的指路者
每个学生在不同的时期都会有不同的迷茫和困惑,辅导员的工作不应该仅停留在思想政治教育上,而且要成为学生群体的指路者。因为职校这段时期既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他们较多接触社会、关注政治和个人前途等问题的敏感时期。他们既有开拓、进取、追求人生价值等积极向上的一面,也有价值取向多元化,缺乏责任感、使命感等消极的一面。在这个阶段。他们的行为和形态有着明显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已不能完全服从于家长、老师的安排,在面对一些矛盾、冲突、困难和问题时,他们的思想、情绪义往往容易发生变化。这时候,辅导员就应该自觉地履行“指路人”的职责,当好高职生人生路上的向导,及时而有预见性地指出他们将来面临的问题或者最近将会出现的问题,帮助他们在事前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及早地从思想上和行为上的误区中走出来,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引导他们在人生的实践中,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理想和现实的统一、责任和贡献的统一、目标和行动的统一。
2、思想上的引领者
辅导员的工作在高职生整个学习生涯中占据极其重要的部分,在他们素质的养成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辅导员的形象是学生学习的楷模和榜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素质养成。在辅导员与学生的非正式角色的情感交往中,学生会不知不觉地受到辅导员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目标的影响,正所谓“什么样的老师带什么样的学生”。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辅导员的言行举止无形中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学生总是欣赏、尊重、推崇政治理论水平高、知识面广、办事公道、工作态度好、有创新精神的辅导员。辅导员正是以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高尚的人格力量、广博的知识和出色的组织才能来塑造和培养学生的。因此,辅导员应该在工作、生活中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当好学生榜样示范的角色。
3、管理上的核心者
支持班级气氛的形成是促进职校学生社会化的前提,而辅导员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指导者,在班级风气的形成上,应该起着核心作用。我们知道,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个体差异较大,思想活跃。如果想带好一个班,并不是把学生简单地聚集在一起就能做到的,辅导员必须把班级全体成员的思想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广大同学的特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因为只有关系融洽、气氛活跃、和谐发展的集体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这就要求辅导员有一定的感召力,充分起到核心者的作用。
4、心理上的整合者
心灵的呵护者是时代赋予辅导员的新角色。职校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矛盾,产生的困扰和冲突,会形成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近年来,社会变化越来越大,各种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这种情况对职校学生的心理冲击越来越大。辅导员作为职校学生心灵呵护者的角色也显得越来越重要。职校学生中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它已日益影响到职校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健康成长。职校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角色转换和适应障碍、交际障碍、网络成瘾以及自卑心理等。职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他们将无法把精力放到学业发展中来。辅导员应根据各种相关信息,及时了解和调节职校学生的群体情绪,对职校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要有一定的敏感性,要明白如何在实际工作中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另外,部分学生由于社会、家庭、学习、恋爱等方面的原因而导致心理异常和不健康,对于这些由于独特的原因所导致的心理疾病,辅导员可以充当心理治疗者的角色,通过课堂内外各种途径与他们接触、交流、了解,深入分析他们致病的原因,对症下药,使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辅导员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职校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师自己的个性特点加以最优组合,并将这种技巧具体运用到教学和管理中。
总之,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辅导员这一角色在学生工作中的作用愈来愈明显,工作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辅导员必须更新观念,加强学习,重新定位,高素养,方能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9)
2 柯常钦.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意义及对策[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3 汪婧莉.高校辅导员角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4 崔景贵.当代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J].教育与职业,2008:(8)
5 崔景贵.职业教育心理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44
6 崔景贵.育人为本:我国职业教育创新变革的基本理念[J].教育与职业,2007:(30)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