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青年教师提高职称档次。晋升副高职称的教师学校奖励五万元,每年一万元。晋升正高职的教师学校奖励八万元,每年两万元。鼓励教师提高教学科研创新能力;民办院校的教师是否具有教育科研能力直接影响其教学水平,也是普通教师与名师,“教书匠”与“教育家”的分水岭。学校实施教学科研奖励机制,对从事教育科研有成果的给予适当奖励。要求老师两年要写一篇论文,两年以上没有科研论文的要扣年终奖10%。采用激励机制来鼓励教师提高素质,稳定教师队伍。
(六)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对教师的管理要由以事为中心的人事管理转向以人为中心的人才资源开发,改变以往将教师视为被雇佣者,要将他们看作是学校管理的参与者,并且为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气氛、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公平的竞争条件、宽松、自由、充满活力的学术研究氛围,使每一位教师感到集体的温暖、校园的温馨和工作的满足感,培育教师与学校之间的感情,增强教师的凝聚力和使命感,促使教师更加努力工作、奋发向上、勇于进取,产生更高的追求。对于教师这个高知群体来讲,事业上获得的成就感是其人生价值的最大体现,因而为人才创造成就事业的宽广空间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有力举措。生活条件对于高级知识分子群体而言不是最重要的,但却是最基本的。为了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全身心的投人工作,要以真心、真爱、实际行动关心他们的生活。
(七)建立教师业务水平提高的保障机制
加强师德教育。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提倡德高为范,教书育人,无私奉献。凡是当老师,不管年纪大的,年纪轻的都要坚持终身学习,与时俱进。加强教师业务培训。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是民办高校教师的重要需求之一,也是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首先,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民办高校要根据学校的专业需要,不同年龄、层次结构的教师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教师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制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中长远发展规划和措施,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培训工作;第二,设计可持续发展的培训内容。应把提高“三个素质”(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优化“三个结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提高“三个水平”(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作为教师培训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参考文献
1 史振厚.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 中国教育教学杂志:高等教育版,2006(12):113-114.
2 董秦蜀,周恩毅.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刍议[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67-68
3 郑先俐. 重庆市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 理工高教研究,2007(8): 129-130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