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论文

城镇化中的承载力问题探索

时间:2011-04-23  作者:秩名
3.1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发展新格局

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是全社会的共同追求。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功能培育为基础,以加强管理为保证,推进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切实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3.1.1要注重质量提高。未来我国城镇化道路要立足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从片面追求数量扩张转向更加注重质量提高,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东部地区重点是要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注重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中部地区在城市扩大规模的同时,要注重提高城镇化的质量;西部地区重点是扩大城镇规模,提高城镇容纳力。

3.1.2逐步满足人的全面需求。要创造更加美好的和谐人居环境,真正把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即满足居民生存基本需求,包括吃的需求、穿的需求、住的需求、行的需求和用的需求;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特殊需求,包括快乐需求、情感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和理想需求;满足居民成长需求,包括健康需求、学习需求、就业需求;满足居民权利需求,包括生存权需求、发展权需求、财产权需求、自由权需求、平等权需求等。

3.1.3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坚持全面发展,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转向更好地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考虑环境承载能力和自净能力,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温饱后环保的老路,把生态环境治理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要切实处理好经济发展、城市扩容与社会效益的关系,从细节入手,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兼顾特殊群体生活困难,让城市的方方面面贯穿社会的人文关怀、人性温暖理念,从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3.1.4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从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问题,要在人们的头脑中牢固树立起人与自然发展成本的意识,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把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作为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重要内容,做到人和自然相互作用,相互促动,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除一些法律法规的硬性制约外,还需要一种自律意识和公德观念,每个人都需要重新认真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摆正心态,为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出一份力。

3.2建立承载力预警体系,增强评估工作科学性

科学的承载力预警评估体系是科学评价城镇化承载力的根本前提。论文格式,问题探讨。为了引导城市健康持续发展,加快资源持续、环境友好的现代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承载力以及对危机的应对能力,要针对现有承载力评估体系的缺失,结合我国城镇化的地域特点,根据城镇化承载力各要素的实际情况,从预警性指标和综合承载指标两方面建立城市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3.2.1建立评估指标体系。为了使城市的发展更加合理,建立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2],要选取各要素子系统中能够真实、客观反映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质量要素供给与需求两方面的指标表示承载力,并且建立专家“头脑风暴”选择指标,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并在实践中试行,不断修改完善。运用评估指标体系对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五大城市群进行承载力评价和管治示范,并与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校核指标体系。

3.2.2有重点地进行一些城市承载力评估。基于承载力的相关理论,要建立城市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指标体系、建立量化模型。要对全国200多个地级市进行承载力评估,进一步优化承载力评估体系,最终确定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660个城市进行承载力评估。要通过城市承载力的评估为城市规划理论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进而为可持续的城市开发战略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3.2.3对一些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要素状态、发展模式提出警示。要通过建立城市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加强预警性指标的研究,通过预警指标对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要素状态以及发展模式提出警示;根据城市承载力评价制度,诊断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对不同类型问题的城市进行分类指导;要建立基于城市承载力的可视化系统,模拟承载力空间状态、预警状态,建立全国--区域--城市分级管理的承载力系统,进行城市承载力分空间区管理。及时发布《中国城市承载力评估报告》,建立城市发展模式的评判机制,保障城市承载力范围的可持续发展。

3.2.4把城市承载力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来进行专题研究。传统的城市规划主要考虑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很少或甚至忽略从自然资源和环境的角度进行科学的论证,从而使得确定的城市发展定位和发展战略人为性和随意性较大,无法正确指导城市的发展建设。为维护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要将城市承载力研究作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发布前的必备研究专题,将城市发展目标与路径选择有机结合起来,并且作为规划实施后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

3.3编制和实施城镇规划,有效配置好公共资源

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中的矛盾日益突出[3]。编制和实施城乡规划是实现政府战略目标、弥补市场不足、有效配置公共资源、保护资源环境、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因此,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要从城镇规划入手,从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合理、有序地配置空间资源。

3.3.1认真做好城镇规划工作。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要从城镇规划入手,要充分认识城镇建设发展规律,寻找城镇建设快速发展和遵循城镇规划、加强城镇管理的有效对策,改变过去从城镇发展需要来考虑资源供应的思维模式,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环境基础,根据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来合理确定各地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因地制宜地制定城镇化战略及相关政策措施,做到没有规划不决策,没有控制性详规不供地,没有批准过的规划不招商,坚决抵制和纠正规划实施中的随意性,坚持用规划来引导城镇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3.3.2统筹考虑多种发展因素。要统筹考虑经济布局、就业岗位、人口居住、资源环境以及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因素,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的城镇化发展空间格局。建立较实用、具有一定普适意义的、以现实环境容量为主要依据的城市复合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以及城市环境复合承载系数的判别方法[4]。鼓励资源环境承载力比较好的区域多发展城市、多聚集资金和人口;对于资源环境承载力已经达到或者严重超过承载力,而且要付出极大的成本才能够提高承载力的地区,要适度限制扩张;人口分散、资源条件较差的区域,要重点发展现有城市、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

3.3.3注重优化整合城市群。要统筹规划,实现区域内各城市间生产要素的优化整合,并加强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合理分布的新城市群,使之能发挥更大的规模效应、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和联动效应。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3.3.4处理好城镇与区域统筹发展之间的关系。城镇的空间分布及规模与经济布局、特别是区域经济的形成密切相关。要处理好城镇与区域统筹发展、城镇与乡村统筹发展的关系,把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与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增强城镇的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在更广阔的空间领域研究资源配置问题,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能够充分发挥城镇聚集效益和辐射效益,增强城镇的辐射力和带动力,从而提高城镇总体的综合承载能力。

3.4加大基础建设的水平,努力提升城镇承载力

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良好的人居环境,是促进城镇经济发展、提高综合承载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坚持基础设施优先的原则,大力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功能配套,提升城镇的集聚力、吸引力和承载力。

3.4.1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要用承载力与压力所确定的城市基础设施健康指数为基点 [5],以改善功能、优化环境、提升内涵,缓解城市压力、方便市民出行为目标,进一步加强道路、给排水、排污、供电、供气、通讯、公交、停车场站、交通信号、环卫设施和治安监控系统等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加快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按照保本微利原则逐步提高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标准,完善特许经营制度,进行跟踪服务工作。要推进地下管网布设与地下空间利用、推进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统筹建设、统一管理、综合协调。论文格式,问题探讨。要坚持走以改革促发展的城市发展道路,加大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力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增加市政公用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

3.4.2加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要按照“宜居宜业”的要求,要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加大商业、娱乐、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平台设施建设力度,重点解决基础性、民生性的突出问题。完善社区建设,提升社区管理水平,并推进公共服务延伸到城镇的各个角落,实现公共服务设施的全覆盖。妥善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需要与可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等关系,努力促进城市健康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3.4.3加大生态设施的建设。在城市环境方面,要加快城市燃气、集中供热、污水处理、排水设施的建设,逐步提高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要重点抓好城市绿化工程建设、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城市绿化、公共绿地和城市道路、河道两侧绿化建设为重点,建设面、线、点相结合的城市绿地系统。要加强城市水源地的生态绿地建设和保护,努力增强水源涵养能力,遏制水土流失;加强公园、绿化带等绿地的建设和自然风景的保护,确保一定比例的公共绿地和生态用地。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现状与展望
下一篇论文:基于GIS的广州市一日交流圈范围界定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交通论文
最新交通论文
读者推荐的交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