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论文

城镇化中的承载力问题探索

时间:2011-04-23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我国已步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许多国际机构、政府组织和学术界相继开展了不同尺度区域承载力的研究。问题探讨,城镇化中的承载力问题探索。
关键词:城镇化,承载力,问题探讨
 

1 引言

伴随着20世纪70年代全球性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的爆发,许多国际机构、政府组织和学术界相继开展了不同尺度区域承载力的研究,既包括土地、水、矿产等单一要素承载力的评价,也包括资源复合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区域系统承载力的评估。当前,我国已步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2009年,我国城镇人口总量为6.22亿人,城镇化率达到46.6%;2010年,我国城镇人口总量接近6.5亿,城镇人口比重达到47.7%,较2009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在保持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我国城镇化的发展仍有很大潜力。根据相关研究,2015年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将超过50%,到2020年,城镇人口约有六成;到2030年约占七成。从客观规律和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态势来看,未来20年,我国将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按照目前的人口规模来推算,我国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将有近2000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这必将从居住、生活、学习、就业等方面创造巨大的消费需求。城镇化率的提高,将导致资源开发与利用强度在持续增大,导致区域系统的快速演化。特别是以城乡转型发展为特征的城乡系统演变及其状态,日益成为协调城乡关系、统筹城乡发展科学决策的热点与难点问题。正因为如此,只有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稳步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才能进一步挖掘和释放我国雄厚的需求潜力。

2 我国城镇承载力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与此同时,在许多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诸如水资源紧张、能源短缺、废弃物污染、大气环境质量恶化、中心区人口过密、基础设施特别是道路交通设施严重滞后等现代城市通病。这些问题一方面对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现实的负面影响,同时,也给城市系统的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埋下了不容忽视的隐患。

2.1城镇人口无限膨胀。多年来,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偏重主观愿望而忽视地理基础的承载能力。主要表现在人口的急剧增加和对资源的掠夺式利用,无限的人口膨胀、无限的扩张性建设,最终使城市不堪重负。据有关资料介绍,深圳“十一五”计划将常住人口控制在900万以内,可目前深圳实际管理人口总数接近1450万,流动人口1200万。如此高密度的人口,给深圳城市发展、管理、社会治安和计划生育、环境保护等各方面工作带来巨大压力[1],对深圳城市可承载力构成严峻挑战。近年来,深圳资源“瓶颈”问题凸显,城市发展空间不足,水、电、油、运全面紧张。另据资料介绍,建国后西安城市建成区面积从约20平方公里猛增到160多平方公里,市区人口也从约20万猛增到约300万。巨大的生存压力迫使西安对地下水资源进行掠夺性的开采。由于地下水开采过量,曾使大雁塔出现沉降、倾斜,市内出现地裂缝10条,形成在地表露出明显的地裂缝总长度约40公里,地裂缝展布范围约150平方公里。每到夏季,西安就会出现水荒,有的地方停水长达一个多月。据2005年初通过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到2020年时,北京的总人口规模要控制在1800万人。但是,到目前为止,北京市的常住人口和外来人口的总和已经超过2200万人。不可否认的是,特定条件下,城市的人口承载力总是有限的。如果目前的资源供给能力不发生变化,人口无限增长,那么迟早会达到极限。

2.2农地缩减城建地利用率低。相对于巨大的人口规模,中国耕地资源十分有限。近年来,中国许多城市日渐扩大,传统农地纷纷变成工业区或住宅用地。与此同时,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一些地方以非市场化的方式低价征用土地、高价出让获得差价收益,将农用地转为城市建设用地作为变现建设资金的重要手段,造成耕地大量被占用。全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从1996年的19.51亿亩减少到2007年的18.26亿亩,人均耕地由1.59亩减少到1.38亩。另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2009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显示,2009年,全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安排量比上年增加,全国预审、批准、供应建设用地同比增速均在40%以上。另外,我国一些城市对征用来的土地的利用率很不充分,据有关部门调查,低效率用地是5900多万亩,占用地总面积的12.3%。如果提高土地利用标准,低效率用地的比重还会大得多。大多数城市的密度偏低(特别是城市就业密度),城市建筑物以低层建筑为主,城市土地立体空间利用不足,无法充分发挥城市空间人口聚集和经济活动聚集的功能。据国土资源部2002年测算,我国城市的平均容积率仅为0.33,而发达国家城市的容积率一般都在2.0以上。

2.3城市建设过度扩张。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在“国有”和“集体”这两个相对封闭的土地管理体系中,寻找各自发展路径的城市和农村,都在扩张土地利用。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国内不少城镇陷入了土地承载力不足的困境。论文格式,问题探讨。据国家土地督察一些地方局的测算,按照一些城市现在的发展速度,未来5年将用完城市到2020年的用地指标。论文格式,问题探讨。一些地方政府把城市建设作为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超出本地财力,盲目扩大城市规模,盲目建大广场、大草坪、宽马路、摩天楼等形象工程,大搞绿化、美化、亮化,甚至相互攀比,大大增加了城镇化成本。另外,扩张后的城市功能不完善、不匹配。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与土地利用的规划和发展脱节,就业聚集地与居住区相距甚远。一些城市的地下管网、环境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不能满足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需求。道路交通网络不完善,在一些地方交通堵塞十分严重。城市综合防灾系统建设普遍比较薄弱,城市公共设施的应急抢险机制不健全。

2.4产业结构相对偏重。产业是城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产业结构是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纽带。近年来,一些城镇虽然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以造纸、化工、建材等行业为主的产业现状仍未得到根本改变,产业结构相对偏重、污染物排放强度高。有的城市万元GDP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达到6.49公斤;万元GDP二氧化硫排放强度达到6.35公斤;万元GDP能耗达到1.8吨标准煤,能耗较高。有的城市化工、造纸、钢铁等重工业的增长幅度高于轻工业的增长幅度,产业结构仍有加重的趋势。一些城市的产业结构演变相对固化,产业结构尚未脱离传统高耗能产业的发展模式;产品结构相对单一,产业趋同现象普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技术创新能力滞后。就从一些城市投资服务业的结构看,房地产、市政公共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和贸易住宿餐饮业四项投资合计占到近九成。而其他服务业投资比重相对偏低,使产业层次提升,结构调优的力度没有得到相应的增强。另外,有的城市一些工业企业尤其是化工企业生产装备相对落后,产品科技含量低、竞争力不强,流动资金缺乏,影响了技巧的提高,生产过程中污染物跑冒滴漏现象比较突出,污染治理治理成本较高。

2.5生态环保基础设施薄弱。近年来,一些城市在开发建设过程中片面追求城市规模和发展速度,缺乏对环境保护等公益事业投入的实力,加剧了水土矛盾和环境恶化,使生态环境受到威胁。一些城市由于城市建设费用吃紧,这样一来投入环境优美的创建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费用明显不足,直接影响着城镇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进程。有的城市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观念还未彻底改变,有关生态城市建设的制度还不配套、不完善,对生态环保的重视程度和监督考核力度不够有效。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90%的城镇水域和65%的饮用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50%的重点城镇集中饮用水源不符合取水标准,城镇污水处理率只有36%,导致地下水源受到进一步的污染。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系统、危险废物处置系统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离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要求差距很大,导致城市生活垃圾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长,在50%的垃圾处理率中只有10%达到无害化处理,大多数垃圾只能简易填埋,使一些城市陷于垃圾包围之中。一些工业园区,污染集中处置设施配套不足。一些城市的能源利用效率偏低,能源消耗居高不下,加剧了能源短缺与经济增长的矛盾。

2.6扩容城市就业形势严峻。城镇化是工业化的产物,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支撑。城镇承载力是就业岗位的承载力,即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在人口向大城市、中等城市转移的过程中,绝对不能简单地追求“放下锄头我就是城镇人”的做法。没有工业化的基础,没有就业岗位的支持,城镇化绝对是不健康的。随着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战略的实施,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工业化进入资本密集度提高阶段,资本投入迅速增加,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加快,就业对经济增长的弹性较以往降低。加之一些地方政府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资源集中用于城市建设,而创造的就业机会不足,造成部分城市发展中的产业“空心化”问题。还有一些地方通过调整行政区划来扩大城市辖区面积,但产业并未得到发展,创造的就业岗位十分有限。

3 我国城镇化发展中承载力的对策

提高城市承载力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新时期现代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有效提升城镇化发展中的承载力,需要从城市承载力预警体系建立、实施主体确立、危机管理方式转变、公众参与机制强化、实施途径顺畅等方面采取响应的措施,以保障城市各类活动有序进行。论文格式,问题探讨。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现状与展望
下一篇论文:基于GIS的广州市一日交流圈范围界定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交通论文
最新交通论文
读者推荐的交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