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政治论文

河南省新农村住宅建设问题探讨

时间:2011-04-22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提出了“建设社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住宅居住质量和住宅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农村居住质量也将进一步得到提高。居住质量,河南省新农村住宅建设问题探讨。
关键词:新农村,住宅建设,居住质量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广大的农村正逐渐富裕起来,农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是,与城市住宅和居住环境相比,农村民居和环境没有得到实质的改观,仍然比较落后,随着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传统村镇体系和传统民居已经不能满足农民的现代生活。为此,在我国政府的“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建设社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河南是人口大省,也是农业大省,长期以来,河南省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不能令人满意,农村住宅居住质量和住宅建设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在分析农村住宅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农村现状,深入探讨了出现问题的原因。

1 农村住宅存在的问题分析[1,2]

1.1总体设计规划不合理,“空心村”现象严重

首先绝大部分农村没有按照《村庄规划标准》要求进行总体规划,反映的是村庄布局散、规模小、建设乱、交通不便、社会功能不完善。村民根据自己的选址要求,拿到审批手续后,便自行建造,缺乏全局意识导致住宅自然分布。有些村民修建新房,并不在以前旧宅上翻新,而是重新选址,一户多宅,重复占地。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村组,村民考虑到乡村内部基础设施较差,许多村民选择在村庄外部,道路附近建新房。形成村内大量旧房闲置,破烂不堪,村庄周围新建房屋布局零乱的“空心村”。此外,村民单户独立式住宅比较多,住房面积喜欢偏大,不考虑自家人数,间数越来越多,房屋越高越好。一些先富起来的农民建起了三层楼房,农村人始终坚持的片面风水原则,认为自家西边邻居的房顶不能高过自己家的房顶,如果高过自己家屋顶是一定要阻止或加盖,迫使有些会建造所谓的假三层,就是从外观上看是三层,实际只有两层。诸如此类而产生的纠纷层出不穷,浪费的建材不胜枚举。且临路、临街乱搭建生产经营性用房,房屋的层数、进深、朝向等均参差不齐[3]。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村居民争相盖房改善居住条件,新建房屋不断向村外延伸,大量占用耕地,形成带状、块状式新村。

一方面,村庄规模盲目扩大,给耕地保护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据《中国土地统计年鉴》统计1995年全国农村个人新增建房用地29090公顷,其中占用耕地10637公顷,1996年全国农村个人新增建房用地29109公顷,其中占用耕地10174公顷。另据全国土地详查提供的数据,2000年我国村镇居民宅基地己达2.5亿亩,大大超过规划用地2亿亩的控制指标[4]。

另一方面,农民每人法定拥有的宅基地面积大于城市居民,再加上宅前宅后的场地、与邻居山墙之间的距离,使得农村人均居住用地面积过大。此外,很多农村居民建新房但却不拆掉原来的旧房,一户多宅的现象普遍存在,或者造成“空心村”的情形,或者将多余的房屋出租,造成土地的浪费,也使得农田难以形成成片规模,影响了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农业的规模经营[5]。

1.3缺乏设计,住宅功能失调

农村住宅建设极少经过正规设计,建房施工基本没有正规的设计图纸,多是简单模仿,自筹自建,导致农村,设施严重不足。住宅平面布局和空间组合极不合理,人畜混居、生产生活不分、内外不分、动静不分、干湿不分、设施不全、设备简陋。论文检测,居住质量。厨房卫生间功能不齐全,室内污染物严重超标,难以满足新农村农民的正常居住需求。

1.4建筑质量参差不齐,安全隐患较大

从事乡村建设的施工队伍大多由乡村木匠和泥瓦匠拼凑而成,由于缺乏对其管理、培训,稍有点砌墙抹灰技术的农民就拉起施工队承揽工程,没有营业执照,更谈不上资质等级,队伍素质低,缺乏必要的技术装备,施工无监督,质量无检验。其施工前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大,往往忽视水文地质因素,施工中砌筑墙体不讲质量、混凝土使用不按规定操作、屋架承载缺乏科学计算等,导致房屋功能和质量低下,建筑质量隐患较大。

1.5民居抗震性能差

近年来发生在我国农村地区的地震都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论文检测,居住质量。农村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社会发展面临着严重的地震灾害威胁。地震造成的房屋倒塌是农村地区人员伤亡的重大直接原因。文献[6]对我国某地区民居调查发现,具备一般抗震性能的只占当前农居总数的10%,而大约90%的房子不具备抗震性能,91%的人口居住在这些没有抗震性能的房子里。抗震性能差已成为我国各省农村亟待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

1.6建筑室内环境与居住条件较差

目前,河南农村住宅多为低层砖混结构,其外围护结构过于单薄,外墙墙厚不够;水泥面层的平屋顶几乎没有任何保温隔热措施;门窗过大面积大且材料低劣等均是造成用能效率低的主要原因,农村住宅实际能耗远高出国家标准。随着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能耗将加快提升,这将对全国能源供应造成巨大压力。

2 原因探讨

2.1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

长期以来,由于一系列制度的实行,我国农业与工业处于对立状态的二元经济结构,也就必然导致城市与乡村对立的二元社会结构,二者相互影响,形成了城乡分隔、工农排斥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城乡居民在生存和发展等基本权利上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表现在城市社区发达,现代化程度高;农村社区封闭、落后,带有浓厚的传统特征,发展缓慢[7]。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存在,使得农村生产率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得不到转移;削弱了农村发展的物质基础,延缓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制约了现代文化的传播。

虽然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制度创新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但中国社会的二元性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着,制度约束仍然是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主要障碍。论文检测,居住质量。其对农村建设影响具体表现为。

(l)快速发展的农村经济与滞后的城镇化之间的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变化迅速、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农村出现了剩余资金的积累,同时劳动力的剩余也逐步显性化,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城乡二元对立的杜会体制,因此,农村的资金和劳动力等要素不能顺利进入城镇,由此引发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大量农民工的出现。随着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农户的收入逐渐增高,其来源也逐步向二、三产业转移[8],然而此时我国城乡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户籍制度、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等的差异使得农民资本与劳动力转移的门槛过高,严重阻碍了农民进城的步伐。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生活保障资料,假设农民彻底放弃土地进城发展,意味着失去土地这一保障,而进城后农民文化水平低、其他各项技能较差,很难找到工作,即使找到工作也是工作强度大,工资水平低的行业,随时还有可能失业,生活基本没有保障;如果农民不放弃土地做全职农民或兼业农民,首先他们有土地这一重要的生活保障资料,而且在熟悉的行业、熟悉的社会圈子中收入相对稳定。论文检测,居住质量。所以在进行充分博弈后,绝大多数农民选择了保留土地多产业发展,只有少数所谓的农民精英敢于放弃土地进入城镇发展。

(2)家庭结构的变化

由于农村经济结构非农化的发展,农民的收入来源开始多元化,人们对大家庭的依赖程度逐步降低,联合家庭开始消失,主干家庭也逐步向核心家庭过渡、家庭分户高潮开始出现,进而引发了建房的高峰,这在当时城乡对立的背景下进一步为宅基地面积的扩张提供了可能。

2.2村庄规划编制滞后

长期以来,各级部门对农村规划意识比较淡薄,至今都未建立完整的村镇规划体系[9]。据建设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曾经编制过村庄规划的占村庄总数的51.1%,曾经完善村庄规划的占村庄总数的21.6%。根据部分地方调查估计,农民建房按照规定经过规划建设审批的,仅占30%左右。论文检测,居住质量。上述两项综合计算,目前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制度的实际执行率仅在6%一15%之间。国家虽然制定的很多规定,如《社会主义新农村住宅图集》,但很难真正的执行,同时缺乏审批监督的管理措施。农民建房只需要找相关的管理部门批地基,就可以建房了,至于房子的质量、式样、结构、住宅之间的密度和间距不在规划范围。使得日本式、欧式、英国式等等形式都有,楼房越建越高,住宅之间的间距越来越小。不仅使不少地方出现了“只见新楼,不见新村”的尴尬景象,还增加了耕地的压力[10,11]。

2.3缺乏技术指导

各级领导十分关注农村的住房问题,编制了成套的施工图,但不是所有的建筑施工人员都能看懂,这些施工者几乎没有一个是建筑相关专业的人才,接受培训的机会也很少,加上简陋的施工设备,导致施工方面存在问题。设计人员也是良莠不齐,设计市场也是十混乱,几个人或者一个人就可以成立一家单位,没有经过深入调查,七拼八凑也能设计出一套房子。那些有资质的规划师、建筑师,结构师很少农村开展工作。

2.4农民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较低[12]

受传统文化和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等历史原因的影响,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平及对社会文化的认知和接受能力都较低。农民居住的分散性、生产方式的封闭性、社会交往与联系的局限性,造成生产者的观念和心理在农民思想中普遍存在。建房时置规划于不顾,贪大求洋、随意搭建,盖了新房,旧房宅基地仍不肯退出,环境意识、文明意识、卫生意识淡薄,垃圾乱堆、脏水乱排、杂物乱堆。这也是造成村庄环境脏乱差的主要原因。论文检测,居住质量。此外,一部分农民心中的封建迷信思想还没有消除,认为现有住宅地理位置较佳或所谓“风水”较好等等。

3 小结

由于存在上述原因,河南农村大部分住房,已不能满足新时期新农民的住房需求,河南新农村建设应注重民居建设问题,从深层次原因出发,政府重视,社会关注,大众参与,上述问题将得到合理的解决,农村居住质量也将进一步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省第二次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省统计年鉴2008.
[3]孙丹.农户住房消费影响因素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8:30-31.
[4]周筱芳.农村人居环境与新农村建设[J].小城镇建设,2006(l2):65一67.
[5]贾安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建设规划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12.
[6]卢焕涛.农村民居抗震保安研究[D]. 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9.
[7]河南省环保联合会.环境保护要向农村延伸---河南省农村环境状况调研报告.2009.2.
[8]赵之枫.城市化加速时期村庄集聚及规划建设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1:12,34,127.
[9]于静波.我国农村住房消费的比较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1996(6):37-40.
[10]薛力.城市化背景下的“空心村”现象及其对策探讨——以江苏省为例[J].城市规划,2001(6):9-14.
[11]高燕.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适宜性评价、模式及政策选择[D].浙江大学,2004:15-20.
[12]张光波,刘复国.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素质[J].维坊学院学,2004:10-12.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和谐农村建设中农民心理契约的重构
下一篇论文:互联网时代的伦理道德问题及对策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政治论文
最新政治论文
读者推荐的政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