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论文

变形机制的数值模拟

时间:2016-08-10  作者:张雪变 肖明贵 夏雄彬 周治钊
通过试验与工程地质类比,确定岩体的物理力学参数见表3-1。
表3-1 节理面力学参数
结构面
切向刚度(MPa)
法向刚度(MPa)
内聚力(kPa)
内摩擦角()
抗拉强度(kPa)
内聚力(kPa)(暴雨)
内摩擦角()(暴雨)
节理
120
120
47
24
20
43
22
经过6350步迭代,天然条件下,迹线表明模型的运算收敛较快,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变形机制的数值模拟-论文网为了研究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速度、位移响应过程,在模型中设置9个位移监测点。1~9#监测点是用于监测坡体在X向(水平向)的响应过程,11~19#监测点专用于监测坡体在Y向(竖直向)位移,其中1#与11#、2#与12#坐标相同,其他类推;1#、4#、5#监测点高程与坡脚相同,距坡面水平距离分别为1m、13m、26m;2#、6#、7#监测点距坡脚垂直距离为8m,距坡表水平距离分别为1m、13m、26m;3#、8#、9#监测点距坡脚垂直距离为16m,距坡表水平距离分别为1m、13m、26m。
表3-2位移监测点坐标表
1#
(1#)
2#
(12#)
3#
(13#)
4#
(14#)
5#
(15#)
6#
(16#)
7#
(17#)
8#
(18#)
9#
(19#)
X
48
44
43
36
23
36
23
36
23
Y
14
22
30
14
14
22
22
30
30
4.1边坡监测点水平向位移响应
为了便于对比研究在地震作用下边坡前缘位移的响应过程,大学生论文网将监测点按照水平面坐标相同,高程不同,分为4#、6#、8#与5#、7#、9#两组;按照高程相同,水平面坐标不同,分为1#、4#和5#、2#、6#和7#、5#、8#和9#三组。
提取1#、2#、3#观测点位移矢量图以及位移变化曲线图(图4-1、4-2),位移和位移矢量图表明:前缘顶部(2#、3#监测点)位移最大,为1.73m,且其位移曲线的斜率仍然为正,表明岩体将继续运动,即发生崩塌;底部(1#监测点)位移较小,为46cm。
根据提取的位移曲线图可以看出,在边坡前缘未发生崩塌部位,其水平向最大变形位移在坡体顶部(6#监测点),为61.6cm,而坡体底部(4#监测点)其最大仅为30cm。
从三组的位移变化规律可以看出,同一高程、不同水平面坐标的监测点水平向位移随其与坡面水平距离的减小而增大,即监测点越靠近坡面,位移变化越大。
根据上节边坡的位移响应可知,1#、2#、3#监测点所在处发生崩塌,其加速度峰值与坡体内未发生崩塌处的监测点加速度峰值不具有可比性,在同一高程的监测点,其与坡面的距离越小,其峰值加速度越大。采用同样的方法分析在同一水平面坐标、不同高程的4#、6#和8#,5#、7#和9#两组监测点的峰值加速度发现:在同一平面坐标的监测点,其加速度峰值随高程的增高,依次增大。为了验证其放大效应,在模型相对高程22m(实际高程1334m)水平面内等间距间隔10m提取坡内质点的加速度,获得其放大效应的趋势线,其放大曲线的斜率为0.025(图4-3);同样的方法,在距离坡脚23m的竖直平面内提取坡体质点的加速度,获得其竖直向放大趋势线,其放大曲线的斜率为0.059。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聚丙烯纤维三灰稳定砂的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下一篇论文:长螺旋钻机施工CFG桩的工艺_施工工艺-论文网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交通论文
最新交通论文
读者推荐的交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