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保护论文

对我国地质公园开展生态旅游的思考

时间:2016-03-04  作者:彭小华陈淑娥
  (四)生态旅游的理念不清晰

 

我国地质公园在开发管理中,常常存在着生态旅游与大众旅游相混淆的现象,如许多世界地质公园生态环境质量比较好,旅游资源品味高,知名度比较大,开发者只注重地质公园的生态环境为游客创造的价值,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游览,尤其是在旅游旺季时,公园内人满为患,超过了其环境承载力,如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在“十一”黄金周期间,游客达7万人次,大大超过了其4万人次的环境容量。这不仅影响了游客的旅游经历,起不到对游客的教育作用,反而还会破坏公园的生态环境。

(五)地质公园功能单一

一直以来,我国的地质公园以旅游功能为主,忽略了科研、科普功能的发挥,科研、科普的场馆、现代化要求以及管理都很落后;在实现旅游功能时,又基本上以生态旅游为主,导游人员讲解的内容很少与地质知识结合在一起,使得人们往往把地质公园旅游只看成是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的内涵不仅仅停留在自然景观之上,应该挖掘地质公园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开展地质公园科普教育,这样既丰富了生态旅游的内容,又增加游客的科学认知水平。

(六)各种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

目前除《环境保护法》《矿产资源法》《自然保护区条例》《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古生物化石保护管理规定》等法律外,没有其它的关于地质公园的管理、开发、经营等方面的相应法律、法规出台。这就使地质公园开展生态旅游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我国目前在地质公园有许多具有重大地质意义的地质遗迹资源仍处于贫穷地区,缺少前期资金投入,缺乏建设地质公园的必要前提,无法开展相应的调查评估和地质公园的规划。

四 地质公园发展生态旅游的原则和对策

(一) 地质公园发展生态旅游的原则

1 保护优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地质遗迹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遭到破坏,便不会再修复,地质公园也会因此失去发展的条件,严格保护珍贵的地质遗迹资源是地质公园开发建设的首要问题。对地质公园的生态旅游开发必须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

2 科普环境教育的原则

地质公园生态旅游开发中要实现对游客进行地球科学知识和环境保护知识的教育,注重旅游解说系统的设计,设计一些帮助游客认识自然的旅游项目和辅助设施,生态旅游区能寓教于游,以景动人,以情感人,起到普及生态知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旅游环境的教育作用。

3 法制监控的原则

生态旅游最核心的内容是对环境的保护性。在开发中必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具体措施,对珍贵的地质遗迹资源、濒危珍稀动植物、脆弱敏感的生态环境及文化遗产进行严格保护,并力求实施规划措施的制度化,杜绝规划决策的短期行为,确保生态旅游开发和经营活动符合有关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

4 特色性原则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地质公园要想保留竞争优势,必须推出独特的,不能被模仿的产品,因此要注重开发具有原始性和自然性,民族性和特色性的地质旅游资源,充分认识到其特点和价值,突出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佳”,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 地质公园发展生态旅游的对策

1加强地质公园生态旅游理念教育

生态旅游理念的应用对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旅游活动的生态化必然带来旅游服务的生态化。该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旅游者以及当地社区居民进行生态旅游的教育,大力推进生态旅游意识、生态旅游知识和旅游审美的教育。

2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法制力度,依法保护旅游环境

加强立法是对我国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利用的有效方式。现行的旅游法规已不能满足地质公园开发与管理的要求,所以应制定《地质公园旅游开发与管理法》。从长远利益出发,立足遗迹保护和资源的永续利用,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使地质公园的开发与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3 完善地质公园管理体系

为了解决我国的地质公园多头管理,多头建设,各自为政的现象,笔者认为应成立由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环保总局、教育部、林业部、国家文物局等相关部门联合组成的公园管理机构,赋予其对内对外的统一管理权,管理各地质公园和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等的工作,对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进行科学的决策,该部门活动受国务院全面监督。

4 加强生态旅游商品的开发

我国很多地质公园地处偏远山区,当地旅游企业较少,生态旅游商品的开发比较缺乏,从而失去了一个较大的旅游商品市场。笔者曾走访了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在旅游商品的开发上,伏牛山地质公园做的非常好,当地的食品企业利用当地盛产香菇的优势,生产并大力销售仲景香菇酱,价格不高,风味独特。让人惊讶的是,有的游客甚至来伏牛山地质公园旅游仅仅是为了买仲景香菇酱。此外,在该景区还有各式各样的玉器工艺品,使得游客兴致盎然,流连忘返。地质公园应该充分挖掘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和少数民族风情文化,设计出具有地方性、艺术性的旅游商品。

5 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

地质公园的管理应该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来实现对环境质量的监测,环境变化的控制等。目前, GIS、RS和GPS及信息网络等新型的科学技术,可以改观现有的生态旅游管理手段,解决资源管理方面的难题,判断旅游资源变化的模式和趋势,更好地为保护地质遗迹服务。

6专业人才的培养

管理的成败,关键在于人才。加快管理人才的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业务能力强的专业人员、管理人员队伍,是地质公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在知识不断更新的今天,必须对员工进行新知识、新技术和服务理念、管理理念的再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创新能力。

五 结语

在地质公园开展生态旅游,可以扩大普通公园的内涵,丰富旅游活动内容,拓展旅游活动空间;另外,地质公园作为一种高品位的知识性旅游产品,也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我们不能把地质公园的生态旅游定义为传统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应该赋予更加丰富的科普和历史文化内涵,不仅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且要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 董静.地质公园的生态旅游开发[D]:[硕士学位论文].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07.4.
[2] 熊继红.关于国家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9,(1).
[3] 王建军.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规划研究——景观与环境可持续利用的理论与实践[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
[4] 程励.生态旅游脆弱区利益相关者和谐发展研究[D].北京:电子科技大学, 2006.
[5] 闫淑君,洪伟,吴承祯.生态旅游及其规划原则[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25(1):103-106.
[6] 程占红.生态旅游开发原则[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2,(4) .
[7] 李长荣.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4.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自来水中微生物检测的质量控制
下一篇论文: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安徽省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环境保护论文
最新环境保护论文
读者推荐的环境保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