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法律论文

村落权力与社会控制转型—贵州J村追踪调查

时间:2016-03-19  作者:王卫锋

[摘要]以百村调查为基点,对贵州J村进行追踪调查,利用资源的分化和控制为切入点,描述当今社会转型期村落权力的运作现状,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乡村社会控制的转型趋势和思考。
论文关键词:村落权力,资源,社会控制,转型

一、 问题的提出

社会转型一词源于西方社会学现代理论,有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范型社会结构转换的内涵(张雄1993,35-38)。中国村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村落经济的转型发展是村落社会、文化转型发展的前提与基础。笔者所研讨的社会转型期是指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村落范围内由经济转型推动的村落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

自古以来,中国国家政权对基层乡村并不存在一种直接的制度控制。春秋战国的乡里制度,秦汉的乡里组织制度,魏晋南北朝的豪族控制模式,隋唐以后国家对农村社会的控制主要是通过乡绅阶层这一中介实现的,唐代宗法宗族制在庶民阶层的兴起填补了乡村社会权力的空间,宋元实行里甲制“厢房”和“三隅”相对比较宽松的控制模式,明清“强调的是用正统的礼教来统治民心,用严格的监察制度来维系地方社会的稳定,利用国家掌管的土地、资产资源收取赋税的形式来建构对乡村社会控制‘无为而治’的体系”(王铭铭,1992),晚清时期,在世界进行“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同时进行了“民族—社会”国家的建构,国家权力开始向乡村社会渗透,竭力加强对乡村的控制。解放后,新政权虽然进入了乡村社会,实现了对乡村社会的严格控制,但由于彻底斩断了与原有文化网络的联系,无法达到对乡村社会的有效控制和治理。特别是从集体化时代到人民公社时期,村落的权力结构基本上是由国家“嵌入”的,村落的实际权力掌握在国家手中,村落只存在国家正式权力,没有所谓的“非正式权力”,国家对乡村的控制渗透到了村落的个人和组织,形成了国家权力对乡村控制的完全直接化、渗透化和严密化。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和政治体制改革,乡村社会发生巨大变迁。在转型社会时期,中国政府亟需寻找一条适应社会大变革而且又符合中国地方实情的乡村控制模式。

当今乡村社会产业多元化,导致社会资源的重新分化,一些掌控社会资源的利益群体重新分配,成为村落事务管理的重要力量,村落中出现了多层权力控制的局面。笔者在此基础上通过对J村五次的追踪调查,试图从村落社会资源为切入点,透析当今社会转型时期J村村落权力的运作现状,以及乡村社会的控制模式的变迁,探讨地方文化资源、村落权力与社会控制转型的内源性。在当今农村社区进行村民自治和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情况下,希冀对探索乡村治理模式以及对乡村基层实行有效的治理和控制提供重要的现实借鉴。

二、村落资源与组织较量

自从国家民主进程在乡村的推进,以及市场体制进入乡村,现代社会村落资源进一步分化,村落社会出现分层,产生了诸多社会性组织,形成了多样化的社会横向网络组织,村落出现多元力量并存的局面。各种力量以组织为载体,通过涉入村落的管理层面的问题,依靠自身拥有的资源,介入村落公共事务,出现共同从事村落公共事务治理的现状,形成村落社会决策层的多面体,展现了村落治理主体的多元性和互动性。

J村是屯堡文化“活的博物馆”,至今保存着较为完整的传统文化事象,内涵着丰富的自组织资源和文化资源。J村内衍了村落管理的自组织机制,形态各异的村落组织,诸如,老协会、屯协会、青年活动中心等,这些组织是J村的“自组织”,而不是由外部力量推动建立的“他组织”。这些组织的存在,使村民对村委会、村支部的管理功能和村落的权威产生了质疑。

老协会,是J村民间组织的主要一支力量。老协会成立于1989年底,当时成立老协会并不是像其他地方的老协会是政府推动的产物,据老协会内部人讲,是当时的村主任顾ZY希望得到村里老年人的支持,协助本人对村落的管理,获取村内的权威而推动的,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2008年会员已达350多人。老协会成立的最初本意注定了其在村落一出现就涉足了村落的管理工作,协助村委会的工作,披上了权力符号的外衣,进入了村落社会权力网络中。在村委会和村支部对峙时期,填充了村落的权力空缺,独自出场组织了很多文化活动。经调查,老协会通过精心准备,于1997年农历正月初九组织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届“迎春会”,举办了大型的文艺节目,包括地戏表演、花灯、对歌等,恢复了传统的节日庆典。从此,J村就形成了年度回归性的“迎春会”传统习俗和惯例,通过老协会多年的组织,老协会逐步获取了更多的权威。2000年龙年,老协会的几位负责人经过深思熟虑,经过上级同意,组织了12年回归性的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佛事活动——“过河”,这一次民俗活动的组织主要是由老协会独自承担的,进一步证明了J村具有传统的社会组织资源,同时也证明老协会已经掌握了这种传统的资源,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组织能力,在村落树立了权威性地位,最终确立了老协会在村落管理层面的合法性席位。村落的很多组织如地戏队、花灯组等都听从老协会的调遣。老协会同时也开始操办着七月半“河灯节”的具体事务。另外,随着J村知名度扩大,更多的官员和专家学者来J村考察、调研,进行指导和学术研究,老协会是考察研究的重要场所,老协会同时也承担了大多数的接待工作,争取了更多的外来资源。

自从J村搞屯堡文化旅游开发,传统文化资源成为旅游开发的项目,屯堡文化内涵变成了旅游产品。在这一背景下,村支两委意识到出面操办旅游发展不合适,老协会的老人精力不足感觉力不从心,于是在2001年12月在村支两委的领导下,一个专门搞屯堡文化旅游发展和开发工作的受村民公认的派生民间组织“屯堡文化旅游发展研究协会”(简称屯协会)便应运而生了。2003年初成立时,会员有50多人,大多是J村的学历较高和具有经商外出经验的能人,屯协会成立之初的负责人的身份本身具有复杂性,很多既是村干部,又是村里的经济能人,是一个由村落精英组成的团体,如张WS,梁ZW,苏SF,顾HJ等。成立之初主要是负责组织文化活动、搞村里的卫生和治安工作。随着屯协会掌握着更多的村落资源,控制着村里的旅游开发项目,权力逐渐膨胀,在村落发展上有更多的“话语权”,在某些传统文化领域开始代替了老协会,成为了主导村落发展的核心社会组织。协会的一个主要工作目标就是弘扬屯堡精神,挖掘和保护屯堡文化遗产。在这一目标下,屯协会在传统文化某些领域开始代替老协会,来操办村落的文化活动,与老协会争夺主导的空间。从2002年以来,原来由老协会独自组织的大型的民俗活动“迎春会”,开始由屯协会和老协会联合承办,但更多的事情是由屯协会操办的,同年大年十二组织了村民去安顺市区“大拜年”活动,组织了当年的“河灯节”活动。收集J村的屯堡文化资料,获取了独有的文化信息。原来由老协会承担的接待外来官员、学者调研的工作,也由屯协会开始接管,老协会只是从中协助,这部分资源老协会也开始流失。屯协会工作局面的打开,改变了老协会独自承管村落文化活动的局面,分享了老协会的资源控制的权力,使村落权力资源进行了再配置。

青年活动中心是J村于2008年7月1日成立的青年组织。主体是村里的青年男子,年龄一般在18—45之间,参加人数多达130多人(截至调查时)。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村民小组长能否成为贪污罪的主体—谈相关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的冲突
下一篇论文:诉讼诈骗行为的刑法定性分析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法律论文
最新法律论文
读者推荐的法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