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马克思主义论文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资源节约型社会构建

时间:2016-03-04  作者:杨 军

内容摘要: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关系到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利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界的索取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日益俱增,生态平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人类在征服自然的同时必须以尊重自然为前提,始终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论文关键词:节约型社会生,人与自然协调,小康社会

一、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历史必然性分析

马克思、恩格斯把自然界同社会发展历史过程连接起来,认为人对自然的关系影响乃至决定着社会历史的进程。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历史观与自然历史观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历史,是社会历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社会历史进步的前提条件。社会历史的前进和发展,有赖于、甚至取决于正确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形成,这一关系形成愈是自觉、维持愈持久,社会就愈是向前。

马克思、恩格斯把人对自然的关系纳入历史范畴,看作是社会历史的现实基础。马克思说:“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但“迄今为止的一切历史观不是完全忽视了历史的这一现实基础,就是把它仅仅看成与历史过程没有任何联系的附带因素。”“这样,就把人对自然界的关系从历史中排除出去了,因而造成了自然界和历史之间的对立。”可见自然和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占有相当重要地位。

在《资本论》第一卷关于“大规模的工业和农业”的讨论中,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了社会生产过程的技术和结合,只是由于它同时破坏了一切财富的源泉--土地和工人。”在批判资本主义砍伐森林的破坏性后果时,马克思指出:“文明和产业的整个发展,对森林的破坏从来就起很大的作用,对比之下,它所起的相反的作用,即对森林的护养和生产所起的作用则微乎其微。”马克思一直把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类对自然的异化作为资本积累体制内的异化的前提条件。因此,他认为反对资本主义的革命不仅要推翻它对劳动进行剥削的特定关系,而且还要通过使用现代科学和工业方法来合理地调整人类和自然之间的新陈代谢关系,超越作为资本主义最终的基础和前提的对土地的异化。恩格斯在谈到资本主义与自然的关系时指出:“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二战以后,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开始蔓延。无论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得不面对这一新的挑战,也不得不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各种途径。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诉求脱颖而出。其主要观点认为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进行制度替代。作为一种为解决危机而提出的理论,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表明,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真正实现人类、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说,生态社会主义的这些理论主张是对缺少环境观点的科学社会主义的有益补充和深化,它构成了生态文明的重要理论来源。

众所周知,水、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相对不足且分布极不均衡的国家。从水资源来看,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800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其中缺水比较严重的城市有110个,全国城市年缺水总量达60亿立方米。从土地资源看,我国人均耕地不足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并且每年还以近千万亩的速度在减少。国土资源部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最近7年间,我国耕地总量已减少1亿亩,600多个县市的人均耕地面积在世界公认的警戒线0.8亩以下。从矿产资源看,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2,其中主要矿产资源还不足1/2。

在资源严重不足的同时,我国资源的利用效率比较低。能源利用效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矿产资源总回收率等资源利用效率指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相当大的差距。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建立在资源消耗的基础之上,从而资源基础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

上世纪90年代初,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同。我国随即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今后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并制订了《中国21世纪议程》,这既是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庄严承诺,也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反思之后所做出的正确选择。

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支撑,资源的承载能力也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许多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其存量相对人类发展的需求,相对于经济的不断发展而言,总是稀缺的,其供给能力是有限的。资源依赖型的发展模式继续下去的话,总有一天会导致自然资源的枯竭,对后代人发展的能力构成了威胁。这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发展能力构成威胁——是相背的,即违背可持续发展战略。

尽管中国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在未来20年里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但这种增长还是以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为前提的,从能源角度看,消费总量也已位居世界第二,几乎是目前所有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费量的总和。因此,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物质资源的高消耗实现的,是一种以资源消耗为特征的经济,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导致了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矛盾的加剧,难以保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必须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牢固树立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加快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保证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的总体经济目标,同时,作为奋斗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十六大”非常强调发展道路的选择,即“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系统集成的目标体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中国在未来20年的时间内,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达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发达、文化更加繁荣、生态更加良好、社会更加进步、精神更加富足,全民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这就必然要求我们用科学的发展观加以统帅,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落实“五个统筹”,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探索—逐渐远离现实革命的学术慰藉
下一篇论文: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理论新视野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马克思主义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马克思主义论文
读者推荐的马克思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