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技术性。也就是通过技术进步,在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前者要求在消耗同样能源的条件下人们享受到的能源服务(如照明、家用电器消耗等)不降低;后者要求在排放同等温室气体情况下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不降低,这两个“不降低”需要通过能效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来实现。
(3)目标性。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应该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不至于带来全球气温上升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海平面上升导致小岛屿国家的淹没等),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12]。
3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现状分析
3.1 目前区内产业现状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地处合肥西部,东连合肥主城区,北面合肥市的水资源保护地―董铺水库,西环蜀山森林公园,周边集中了合肥地区一大批主要的中央和部属院校以及科研院所,一些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如312国道、合九铁路等穿越区内,整个环境优美、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
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作为安徽省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目前已形成了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以及新材料等四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政策建议,全区累计引进内外资项目800多个,美国、日本、法国、香港、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兴办了1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包括十几家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13]。2009年,在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经济发展综合排名中,合肥高新区位居第14位。
2004年11月,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合肥成为目前全国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作为试点市示范区的建设主体,相继得到国家和省市在资金、技术、政策、人才和项目等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为合肥高新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与机遇。在合肥高新区的积极努力下,示范区的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路网框架建设初步完成,示范区科研孵化基地、特色产业基地、总部经济基地的建设,已完成规划设计,近百个项目顺利入驻,微软技术中心、国家生物防护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循环经济研究院等国家一流研究开发机构,以及娃哈哈合肥基地、美的压缩机等重大工业项目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纷至沓来,投资科研孵化、工业、商业、服务业等项目[13]。
今年,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至198户。总投资8亿元的蓝光高清DVD激光头项目成功签约;全球第4大种子公司,德国KWS种子公司投资200万美元,在高新区设立中国研发中心;总投资约100亿元人民币,中部地区最大的动漫主题公园落户示范区;合肥三洋150亿元机电产业园、大陆轮胎项目陆续开工建设。今年以来,高新区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通过重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有153家,占全市的57.3%。其中,金星机电等3家企业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区技术企业增至12家;国家首批认定的我省9个自主创新产品中,合肥高新区占4个;“能源交易市场风险管理系统”等30个项目获科技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支持;并网逆变器等77项产品被确定为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14]。目前区内上市公司8家,占全市上市公司42%。
![]()
图2 2006年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八大行业企业总数
3.2 区内发展低碳经济企业情况
近年来,我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取得长足发展。据统计,全省现有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企业784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9.7亿元[15]。
(1)能源供应产业
能源供应产业主要的替代能源有光能、风能、核能、水能、生物质能等政策建议,除了寻找替代能源外,火电节能减排也非常重要,主要应用的技术包括IGCC和CCS等。合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目前区内能源供应企业主要有:
合肥阳光电源有限公司,致力于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电力系统电源、回馈式节能负载研究,近日,其所生产的大型光伏并网逆变器顺利通过美国的ETL认证,这是我国光伏逆变器行业首家通过该认证的企业。
安徽省科捷再生能源利用有限公司,其自主研发的“工业锅炉直接燃烧稻壳技术”填补了我国工业锅炉直接燃烧稻壳的技术空白,它的应用不仅给实施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为国家节约了煤炭资源,降低了二氧化硫有害气体的排放,提高粮食加工企业的附加值。
合肥国风集团,主要以以油料植物、餐饮业油脂等废油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等。
合肥源动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是专业研发生产EPS电源模块、高频逆变器和太阳能、风力发电等可再生电源产品的高科技公司。2005年,由合肥源动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承建的“智能化可再生高效节能户用光伏电源”项目获2005科技部创新基金立项,并于2007年通过专家组验收。
(2)能源存储和传输产业
主要包括电池技术和智能电网。电池技术主要包括:锂电池、薄膜电池、氢电池和钒电池技术,智能电网主要包括:柔性输电技术、数字化变电站、特高压、智能电表以及调度系统等,合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目前区内能源存储和传输企业主要有:
合肥箭九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依托于中国科技大学,现以生产镍-氢、镍-镉可充电池为主,产品有两大系列二十多个品种cssci期刊目录。主要应用于应急灯具、太阳能灯具、手提电脑、手机、无绳电话、掌上DVD、电动车、电动工具等产品作使用电源。
合肥联信电源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应急电源、电力UPS、交直流不间断电源、高低压成套配电系统等。
安徽巨森电器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电力保护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主要产品有:JPB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JSE―300智能型低压测控管理终端等。
合肥华宏智能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经营IC卡预付费智能电能表,交流电动机软启动器,变配电所微机保护控制系统等。
安徽中兴继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专业从事配电网自动化、通讯领域的研发、制造、销售和工程服务,是国内规模较大的配电网自动化主站系统与终端研发、生产企业。产品PowerDMS3.0系统被列入2007年国家信息产业部“节能降耗电子产品与应用方案首批推荐目录”。
此外,区内还有安徽安源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合肥为民电源有限公司等企业。
(3)能源消费产业
主要包括工业节能的余热锅炉、交通节能的电动汽车、建筑节能的BIPV和能源合同管理、生活节能的LED灯等。合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目前区内能源消费企业主要有:
安徽国祯环保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政策建议,是国家环保产业骨干企业和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安徽省第一家集污水治理、大气粉尘治理、固体废物资源化等为一体的大型环保科技股份制企业。
安徽君子兰车业制造有限公司,专业开发生产绿色环保型电动车和汽车配件制造,主要产品有: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电动特种车、电动休闲旅游车、汽车配件产品(发动机连杆、叉速器壳体等)。
合肥旭光电子灯具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生产生活节能的LED灯、电子魔灯等。
4对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建议
4.1 低碳经济对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影响分析
(1)发展低碳经济,可以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低碳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大方向。尤其是这一轮的全球金融危机(到目前为止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退),进一步迫使全球经济增长方式进行重大调整,因此,低碳产业将决定下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产业发展方向,孕育继信息产业之后世界性的又一轮“新经济”。合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要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努力调整和提升产业结构,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为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奠定基础。
(2)发展低碳经济,可以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
低碳经济包括环保产业、节能产业、减排、清洁能源四个领域,经济复苏之时,对于能源的需求也将令各方更加重视新能源,更加重视对低碳经济相关产业的投资,智能电网、风电和核电、节能玻璃、汽车电池和新能源汽车等投资机会已经相当显著。合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低碳经济,必将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
(3)发展低碳经济,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与能源、资本密集的制造业相比,劳动力密集型的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总体上表现为低碳排放、高附加值的特点。中国目前的工业化程度约为55%,在全球处于高水平,但服务业的比重还有待提升。针对中国农业人口多、资源匮乏的基本国情,结合社会经济各部门发展的规律,合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积极发展低碳经济,不但可以吸纳更多的城乡就业人口,增加收入,刺激国内家庭部门的需求,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增长政策建议,而且还可以减少单位产出的碳排放水平,从而促进就业和低碳化发展的双重目标的实现。
(4)发展低碳经济,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当前,高新技术开发区周围生态环境污染状况突出。水环境每况愈下,大气环境不容乐观,固体废物污染日益突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大量事实表明,水、大气、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大量产生,与资源利用水平密切相关,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存在内在联系。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这将使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改善。
(5)发展低碳经济,可以节约资源消耗
我国国内资源供给不足,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一些主要矿产资源的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开采成本增加,供给形势相当严峻。开发区如果继续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以资源的大量消耗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是难以为继的。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6)发展低碳经济,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目前开发区资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较低,突出表现在:资源产出率低、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率低。实践证明,较低的资源利用水平,已经成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障碍;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开发区区域竞争力,已经成为开发区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