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毕业论文 > 大学毕业论文

浅谈词典与翻译的选词

时间:2015-10-07  作者:李娜

摘要::本文论述了词典义与翻译选词的关系。作者认为词典对于译者而言只能提供有限的帮助,多数情况下,精确的选词源于对有关语境的深度剖析。只有纵观原作全文,洞悉文本语言环境,通盘考虑各种语言因素对所译词语义的影响,获得最能体现原文主旨与风格的选词,才能将原文信息量最大限度的传达给译文读者。
论文关键词:词典,语言,言语,翻译,选词

一篇译文实际上是由数以千百计的译词组成,词汇已成为翻译的最基本单位。很多情况下,离开词典的帮助,翻译很难顺利进行,词典是一位真正的'幕后英雄'。然而,着并不意味着词典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即使是最权威的工具书也不是万能钥匙,没有词典不行,全然依靠词典也不行。译者对词典的依赖在何种程度为宜?本文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作者对词典与翻译选词问题的认识。

二、 语言词义,言语词义与字典释义

现代语言学认为, 语言包括两个方面:语言和言语。语言是代码,而言语则是信息。翻译是语际间最大限度的信息之间的间接传递,属于语言和言语双重范畴。词典释义,不管是但与词典还是双语词典的义项解释,从语言学角度看都属于语言范畴。语言词义与言语词义的区别在于:前者与概念对应,是使用该语言的所有社会成员认同的,是呈现在词典中的固定模式,是个人无法改变的。后者是同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相对应的,具有个人色彩,同语言使用者的身份、修养、经历密切相关,同特定的语言环境和时代背景也有关系。如:

甲:昨晚又去哪儿high了?瞧你这身打扮挺in的啊!

乙:也没去哪儿,先在网上猫着,后来和几个哥们去了迪厅。

甲:生活过的挺滋润的啊,有什么收获没?

乙:开始在网上被一恐龙纠缠,后来亏一正点妹妹及时搭救。

字典里可能查不到“high”、“猫着”、“美眉”,因为他们不属于语言词汇。但这类词语在特殊的语用场合,为特殊的社会群体所使用,却具有特定的意义。每一个语言使用者都有自己的语言词汇范围。假设这种范围是一个小圆,那么每一种语言的总词汇就是一个大圆。每一个语言词汇的大圆只有一个,但存在着无数个言语词汇的圆。每一种语言词汇的小圆之和肯定大于语言词汇的大圆。因此,一步大而全的词典可以包容一种语言词汇大圆中的所有词汇,却不能穷尽无数个言语词汇小圆中的全部词汇。

因此,词典释义的范围从总体上小于言语的词义范围。语际间的种种文化因素造成的“词汇空缺”和“语义空缺”,使得词典释义对翻译的作用显得更加有限。如此这般,译者只能依靠自己对语境的把握,从中判断语言和言语词汇的确切含义。

三、 语境词义与词典词义

一词多义是人类语言的共有现象。词语作为“交际符号”通常具有两种不同性质的“符号意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词汇意义”指的是词语独立于具体语句时的“句外之意”,“语法意义”指的则是词语运用于具体语句是的“句内意义”。具体语句赋予词汇以特定的“语境”,使之具有确定的“所指关系”,从而具有确定“所指意义”,即“语境意义”。词语的所指有时在“言外”有时在“言内”,换言之,“所言”对“所指”形成“照应”,“言外照应”意指“所指”存在与特定的场景或文化背景之中;“言内照应”意指“所指”存在于具体的语境或语篇之中,由此可见,词典释义给出的大多是词语脱离语境是的句外之意,这些词义是“非限制性的”,然而译者在翻译时遇到的往往是置于固定语言环境中的某个特定词,这些词由于受具体语境制约,词义是“限制性的”。语境不同,语义当然不同。伦敦学派创始人弗思指出:“每个词一旦出现在新的上下文中便是一个新词”。一个孤立的词,就其语义范围而言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就其语用价值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就其词典义项而言则具有多重性。语义的确定与语境密不可分。对译者而言,词义确定不仅仅是通过翻检词典直接选词取义,而是应当通过仔细审读原文来斟酌词义。除了把握词语的的“词汇意义”,译者更应着力把握词语的“语境意义”,从具体语境出发,根据上下文莱确定原文词语是“泛指”还是“特指”,是“专义”还是“转义”,兼顾英语和汉语各自独特的词语搭配方式和表达习惯使疑问做到忠实通顺。

例一: And in this early example of what Lydia’s infamy must produce, found additional anguish as she reflected on that wretched business…

(Jane Austin: Pride and Prejudice)

一想起莉迪亚先前的丑闻陋行所酿成的那场风波,想起那桩倒霉事,她(伊丽莎白)就会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

(方华文:《傲慢与偏见》

例二:The eye of all our country are now upon us, and we shall have their blessings and praise, if happily we are the instruments of saving them from the tyranny mediated against them…

(George Washington: Address to His Troops)

全国同胞都在注视着我们, 如果我们有幸为他们小丽,将他们从企图强加于他们的暴政中解救出来,我们将受到他们的祝福和赞颂。

例一中的“example”一词在《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中有以下四项释义:(1)实例,例证,例子。(2)样品,样本,范例。(3)榜样,模范,楷模。(4)告诫,警告。《朗文当代英语词典》中的释义是“a thing, person, situation that you mention to show what you mean or show that something is true”。”instrument在 《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的释义如下:(1)器具,器械,(2) 乐器,(3) 测量仪器(4)a.受人利用或控制的人(常为不自觉的);b.促成某事的人或物。《朗文当代英语词典》的释义是“tool, music, for measuring method; document.” 但看这些词典释义,我们很难再其中找到与原文完全对应的予以对应词再看译文,似乎也很难与原文中的词语意义对应细读之后,将方老师的译文“丑闻陋行所酿成的风波”和“为他们效力”与两部词典的释义做一番比较,便会发现译文完全在“example” 和“instruments”的语义范围内,译者只不过根据上下文将概况性、抽象性的语义做了具体形象性的处理。 而这种将模糊语义转化为精确的信息是在语境和译者的认知能力共同作用下实现的。这种以词典释义为主要参考值,以具体语境为依据,有概括道特殊,由抽象到具体的语义解析筛选过程是翻译选词的重要环节。从以上两例可以看出,翻译词典的确能使语义对茬。从这个意义上,翻译离不开词典,但是,翻译有时不得不离开词典,因为从根本上说,词无本义,义随人生,功夫在译外。

结束语

译者只有纵观原作全文,洞悉文本语言环境,通盘考虑各种语言因素对所译词语义的影响,敢于摆脱词典释义束缚,才能做到进得去,处得来,辞海选贝,获得最能体现原文主旨与风格的选词,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锤炼出隽永深邃,意在言外的佳译,从而将原文信息量最大限度的传达给译文读者。


参考文献
[1] 包惠南,包昂. 中国文化与汉语翻译[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2] 金圣华桥畔译谈——翻译散论八十篇[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7.
[3] 周芳珠 翻译多元论[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论进实验室再学习
下一篇论文:大学生英语阅读现状的调查及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毕业论文分类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护理毕业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法学毕业论文
相关大学毕业论文
最新大学毕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大学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