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加入收藏 | 设为论文网 |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发表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在日语专业四级听力中的应用

时间:2015-09-05  来源:  作者:杨 剑

摘要:日语专业四级考试听力试题中经常会出现涉及日常的衣食住行、文化习俗、学习工作以及社会问题等各方面的两人间对话,众所周知,日本人说话方式比较委婉,对话双方意图的沟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者共知的语言信息及语境。因此,在听力理解中,如果不能够充分利用相关的语境因素及语用知识,就不能通过“字面用意”中准确地推断其间接的“言外之力”。本文将通过实例分析,揭示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在低年级的听力教学和日语专业四级听力练习中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论文关键词: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日语专业四级考试,听力理解

对于国内的大学日语专业学生来说,恐怕最头疼的就是日语听力。由于语言实践环境的限制,国内大学的日语教学形式往往易流于讲解词义、诠解语法这一模式,而对听说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听力教学不可否认地成为了我们日语教学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经过初级阶段的听力训练,很多学生仍会对如何进一步提高听力水平感到困惑,特别是日语专业二年级学生在每年6月会参加全国高校日语专业四级考试,由于听力的严重失分而与四级证书失之交臂的学生亦不乏其人。因此,怎样在日语专业二年级的听力教学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四级水平所要达到的综合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要求,是低年级日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试从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出发,对近年来日语专业四级听力考试真题以及模拟练习进行具体分析,旨在揭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对日语专业四级听力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二、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在一定语境条件下,话语意义常常不是词汇意义的简单相加。说话人的话语意义和语句意义会以多种方式分离。美国语言哲学家塞尔(Searle)通过对言事行为的研究提出了间接语言行为(indirect speech acts)的概念,即“一种以言行事通过另一种以言行事的表达方式间接地实现”(Searle1965,何,2002:192)。简言之,所谓间接言语行为,即通过一种言语行为(illocutionary acts)来间接执行另一种言语行为。要理解这个概念,首先要了解“字面用意”,即话语本身所表达的“言外之力”,然后从字面意义再推断其间接用意,即话语间接表的言外之力或称之为语用意义。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说话人如何通过“字面用意”来表达间接的“言外之力”,或者听话人如何从说话人的“字面用意”中推断其间接的“言外之力”。听话人和说话人能够沟通,能够理解话语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主要依靠的是听话人和说话人之间所具有的共同的背景信息(这些信息包括语言的非语言的)、听话人所具有的分析推断能力、言语行为理论以及会话合作的一般原则。

间接言语行为可分为规约性间接言语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所谓规约性间接言语指的是对“字面意义”作出一般性推断而得出的间接言语行为,即根据话语的形式,按习惯可立即推断“言外之力”,其应用主要出于对听话人的礼貌(Searle1965,何,2002:193)。例如,日本人在表达反对意见时经常会有以下几种表达方式1。

(1)私は~~について反対します。その理由を申しますと、~~。

(2)決してお言葉を返すわけではありませんが、私はその意見にちょっと賛成しかねます。

(3)なるほど○○さnの言われたことはよい考えだと思います。しかし、~のようにすればもっとよいのではないでしょうか。

(4)失礼ですが、なぜそのように解釈されるのか、教えていただけませんか。

从以上几种表达方式来看,前面两种方式相对直接,而后面两种说话方式比较委婉,均采用了疑问的形式,其实并不要求对方回答“能”或是“不能”,而是通过疑问的方式间接执行反对意见的言外行为。疑问方式既给对方留下了拒绝的余地,同时也避免了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的尴尬,符合礼貌原则。听话者通过言语习惯,根据表达方式的形式可推断出说话者所要表达自己持反对意见的语用意义。

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则比较复杂,主要依靠说话双方共知的语言信息以及所处的语境来推断(Searle1965,何,2002:195)。请参考下面几组对话2。

(5)レストランで

A:はい、ラーメン。

B:僕は手で食べなくちゃいけないのかな。

A:あら、ごめんなさい。この餃子も食べてね。

这组对话发生在餐厅里,通过A顾客的「僕は手で食べなくちゃいけないのかな」,B服务员根据用餐常识「ラーメンを食べるのに箸が必要なんです」,发现虽然端来了顾客的点餐,却忘了给顾客拿筷子,我们也可以清楚地判断B服务员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即「箸を持ってくる」。

(6)店で

A:これにしようよ。

B:えー、もっと大きいのはいいわよ。

A:大きいのは、掛けるところがないじゃないか。

B:でも、これじゃ、顔しか見えないじゃない。

这组对话发生在商店里,AB双方并没有在对话中直接提及所要购买的物品,但是我们可以通过A的发话「大きいのは、掛けるところがないじゃないか」去推断他们想买的是「カーテン」「鏡」「絵」等等可以悬挂的东西,然后根据B的回答「これじゃ、顔しか見えないじゃない」缩小范围,镜子可以悬挂在墙壁上,而且镜子大一点可以看全身;由此得到「二人は最後大きい鏡にする」的结论。

(7)会社で

A:仕事が終わった後、一緒に飲みに行こう?

B:今晩、野球試合があるって。

A将B的发话「野球試合があるって」和「今晩野球試合を見たいと思う」这一语境假设结合起来,推导出「Bは誘いに応じない」这个结论。以上各组对话,B的回答虽然都不是正面的直接回答,但是,听话人可以根据当时的认知语境、运用相关语用知识、通过自己的推理能力来推导说话人的言外之意。

三、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在日语专业四级听力中的应用

听力理解能力与语言水平、基本功的扎实程度密切相关。日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关于听力理解这项规定如下:能够听懂日本人用标准语以正常语速进行的日常交谈、讲演或报告;能听懂语速为每分钟160—260字的原文听力材料,听一遍后能理解中心大意,抓主要内容和重要情节,并能辨别说话人语气和态度等;能听懂我国电台对日本广播的新闻和文化节目的主要内容。测试旨在考察二年级学生听力理解获取口头信息的能力,包括理解主旨大意、重要的事实细节、理解隐含意义、理解说话人的观点态度等。从大纲的规定可以看出,听力理解的内容,实际可分为两个部分:会话听力和短文听力。会话大多选自实际生活中两人之间的对话,是日常生活中活生生的话题,涉及日常的衣食住行、文化习俗、学习工作以及社会问题等各个方面。众所周知,日本人说话方式比较委婉,对话双方意图的沟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者共知的语言信息及语境。因此,在听力理解中,如果不能够充分利用相关的语境因素及语用知识,就不能通过“字面用意”中准确地推断其间接的“言外之力”。由此可见,在二年级的听力教学和四级听力指导中,需要培养学生如何正确理解日本人委婉的言语行为之中所包藏的隐含意义。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基于CDIO的项目教学在商务日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论文:精细化管理在高校物理实验室的应用研究与探讨
相关论文
最新论文
热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