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心中所藏的秘密甚至比他的生命还重要,因为这是他力量的源泉,是他作为神选中的拿细耳人的最后条件,然而他还是告诉了大利拉这个大秘密。通过这个重复,参孙的性格弱点得到了进一步的揭示和强调。
两个故事的情节在重复,但二者的结尾却不一样。亭拿女子中,参孙“杀了三十个人,躲夺了他们的衣裳,将衣裳给了猜出谜语的人”,大利拉中,参孙被人挖了眼睛,“用铜链拘锁他,他就在监里推磨”。前后参孙的地位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从一个胜利者沦落为一个阶下囚。而这种转变正是参孙生命轨迹从上升到下降的体现。亭拿女子的故事只是参孙事业上升的开始,在“参孙做以色列的士师二十年”达到一个顶点,而大利拉的故事则是他生命轨迹的最低点。所以,这种“稳中求变”的重复将参孙的人物形象刻画的更加深刻。
参考文献:
[1]刘意青,《《圣经》的文学阐释——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梁工,《圣经叙事艺术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梁工等,《西方圣经批评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