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指南 > 论文写作参考

政府在义务教育均等化中的作用研究初稿

时间:2016-04-09  作者:佚名
由于重点学校是办学条件比较优越的学校,同时也是升学率较高的学校,在这种片面化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家长和学生关注的是能否考取重点学校,为了进入重点学校而不惜一切代价;学校和教师关注的是能够考取大学的部分学生,为了保优不惜以伤害“差生”为代价;地方政府则关注的是能够办几所重点学校,能够发挥多大的窗口作用,而完全不顾一般学校的生存与发展。

4.2教育管理体制的制约

按照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我国义务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这一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义务教育的责任主体,但总体上却加重了县乡各级政府的负担。一是这种规定不适应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我国是一个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不同城市之间以及同一城市的不同区域之间发展都存在很大差异,在强调义务教育“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制度安排下,地方义务教育的发展几乎完全取决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二是教育财政管理中地方事权与财权不对称。分税制改革以后,中央政府的税收能力大为增强,而乡镇政府的税收能力大为减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表明:目前在我国义务教育投入中,国家中央财政只负担2%左右,省市区财政负担11%左右,县级财政负担9%,而乡镇财政负担高达78%。加之我国现有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是“地方负责、分级管理”,这对于贫困地区来讲则是雪上加霜,无能为力。三是现行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在各级政府之间义务教育事权和财权分配不对称的情况下,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的现状只能通过实行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手段来加以解决。但是我国现阶段用于义务教育专项补助仅占全国义务教育总支出的1%左右,义务教育专项转移支付力度很小,拨款数量极其有限,没有真正解决地方政府财力不足的现状。

4.3教育制度和政策改革滞后

除了上述教育管理体制外,教育制度和政策改革滞后也是郑州市义务教育均等化中政府责任缺失的表现。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为农村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取得明显成效,但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县政府财政总量的不足,导致义务教育投入的困难;面对层次不一的乡镇,无法精确的认定投入份额,某些乡镇也以“以县为主”为借口,不愿承担本乡镇的教育投入。县、乡政府管理职能的双重缺位,造成教育管理的部分“真空”,有一些乡镇政府降低了对教育的关心程度,弱化了乡镇一级对乡、村学校的领导管理工作,甚至不愿完成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而县教育局对农村偏远地区的学校和教学点,也无法管理到位,造成部分农村地区新的义务教育发展滞后和不均衡。现行的学校管理和学校评估政策也在有意无意地引导和制造出新的差异。如评选示范性初中和实验小学,客观上推动了基层政府和社会对原有基础较好的学校重点关注、集中投入、增加资源,因而势必拉大校际差距,助长择校风的形成。由社会和教育转型而形成的政策制度缺失和真空,使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曾一度面对泛市场化、产业化、商品化的倾向。新旧体制交替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政策和制度来不及及时反映和应对,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缺少政策和制度支撑。

4.4教育经费投入明显不足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也是郑州市在义务教育均等化中责任缺失的表现。如前所述,义务教育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这一属性决定了政府是义务教育理所当然的责任主体,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但是在现有的教育管理体制之下,县区义务教育的经费主要来自于县区财政。但是,随着我国税费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民原先负担的农村教育附加费、农民集资办教育基本上被取消。在这种情况下,县区财政面临的压力较大。在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不是很完善的前提下,县区财政的教育的投入是明显不够的。以郑州市中牟县为例,2009年,中牟县全年可支配财政总收入为8254万元,而全县单位职工和学校教师就多达2142人,以每人每年平均两万元来计算的话,中牟县用于单位职工和学校教师工资的支出就达4284万元,占全年可支配财政总收入的52%。在这种情况下,中牟县很难有足够的资金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促进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此外,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导致区县之间、县城与乡镇之间、乡镇与乡镇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着较大差距,又基于我国当前实行的义务教育“分级办学”制度,必然造成县域内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上的差距,而这种经费投入上的差距极易扩大义务教育领域的不平等性。

4.5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不够

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不够也是郑州市在义务教育均等化中责任缺失的主要表现。义务教育的均等化不仅仅表现为经费投入的均等化,师资力量的均等化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在促进师资力量均等化方面,也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但是就郑州市目前的情况来看,师资队伍建设明显存在不均衡的现象,没有切实履行其在师资力量均等化中的作用。首先,教师工资仍存在明显差距。乡镇、农村教师工资普遍偏低,且工资标准不统一。其次,教师流动状况反映出区域间、学校间的明显差距。从笔者调查情况看,89%以上的教师更愿意在中心学校和县城学校工作。这也对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造成巨大冲击,一旦有调动的机会,或遇有先进地区招聘教师,农村的教师们便会踊跃参与。近几年来,郑州市为了整合优质教育资源,采取招考的办法来鼓励农村优秀教师进城。这样,农村许多优秀教师,特别是优秀青年教师先后调入城里工作,无形中加剧了乡镇和农村学校优质教师资源稀缺的状况。由此,一方面,优秀高校毕业生和优秀教师不愿意去贫困地区尤其是农村,另一方面,乡村教师又大量向县城和乡镇中心小学流动。此外,由于历史的原因,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核得比较少,学校规模小,班多教师少,造成农村中小学教师课很多,非常繁忙,没有时间进行教师培训。他们总体上素质水平、科研能力以及教育教学水平均较差。

5策略应对:郑州市在实现义务教育均等化中的具体作用

郑州市已确立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教育发展思路是,努力办好普及、均衡、优质、惠民、和谐的教育。要实现这个远景目标,教育必须围绕“基本公益服务均等化”的要求,承担起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努力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针对前文中提到的郑州市政府在义务教育均等化中的作用缺失,郑州市促进义务教育均等化就必须发挥政府在其中的主导作用,具体来讲,有如下几个方面:

5.1树立义务教育均等化的教育理念

郑州市各级政府部门都要树立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的理念,并把这种理念全面渗透到郑州市义务教育发展的具体工作之中。具体来讲,(1)各级部门要强化义务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构成中,义务教育又出于一个先导性和基础性的地位。因此,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在国民素质提高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包括有些政府部门的决策者都没能认识到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性,而片面认为教育优先就是加大高等教育的发展建设。这一观念也就成为推动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的重要桎梏和瓶颈。郑州市在促进义务教育均等化过程中必须要克服这一错误的认识。(2)各级政府部门要正确看待农村义务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在当前郑州市义务教育非均等化现象中,城乡差异比区域差异、校际差异要更为凸出。因此,消除义务教育的城乡差距应该成为郑州市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的首要任务。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护理干预对胰岛素注射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的影响
下一篇论文:新疆铁通数据库服务系统性能优化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指南分类
论文怎么写
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最新论文写作参考
读者推荐的论文写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