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一支歌就学会了一首诗,当然也就提高了英语水平。现在的中学英语教材,选用的英语歌曲越来越少,有的甚至都没有;教师可以适当地选一些经典的歌曲,穿插在英语教学中。如果能根据教材需要自编歌曲,就更好了。比如基数词和星期名称编入歌曲,再把月份、人体部位、十大词类等名称也配曲教唱,岂不更容易记忆了?这样可以采取旧曲培新词的方法进行。
第三,课外阅读。语言是科学,文学是一书,二者性质不同,但不可分门别户。好的语言都寓于文学名著之中,所以要学好英语,非多读文学作品不可。英美等国有人专门撰写简易读物供儿童及出学英语的外国人读,深度循序渐进,按词汇量分为一千词、二千词……这类读物近几年我国也出版不少,应该组织学生阅读。如学校的图书不足,可以让学生集体凑集,办班级图书室。老师对读物要精心挑选,使得深浅适度。要加强辅导,读前介绍,读后有交流和总结。应该要求有别,英语成绩弱的可以少读或不读,不然怎么能成为“第二课堂”呢?
第四,以“生活的英语”为题展开活动。这方面的内容很丰富,可以根据各自的条件进行。发动学生收集进出口商品的英语商标、说明书、包装等,老师可以挑选其中较简单常用的给学生讲解。再如电表、水表、各种家用电器记日用商品上面的用词也可以重点介绍。这些资料收集多多了,还可以挑选其中较精美的张贴展览。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搞些参观访问,举办展览、英语角,与外国朋友见面,情专家或出国人员作报告等。
第五,成立学科小组。学科小组以分年级组织为宜,内容丰富多彩,加强知识性、趣味性。活动形式也应该多种多样,但是一定要有计划、有辅导,切不可放任自流。班级学校举行大型活动时,学科小组的同学则可以先行一步,充当骨干,协助老师工作。诸如办墙报、办英语小报、搞各种展览、举行各种竞赛、开文娱晚会等,都是英语爱好者大显身手的好时机。而对于那些英语成绩较弱、尚不在学科小组成员的学生,如果要求参加学科小组的某些活动,也应该欢迎。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