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中考物理图表型情景题的归类赏析,初中物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中考物理,图表型情景题
在物理图表题中表格的出现频率是很高的,从考查的角度上讲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以表格作为信息的载体,二是以表格的形式进行作答。本文以近两年的中考题为例来说:
一 、以表格作为信息的载体
1、分析判断型
例 1、( 2010咸宁市)右表给出了在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阅读后请判断下面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
B.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
D.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小
解析: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横向和纵向联系,此表的分析可归纳如下:横向比可得:数量级相同都有103;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也不同(纯水和冰)。纵向比:从上到下可得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煤油和酒精密度相同)。再综合比:一般情况下,固体比液体的密度大(水银和干松木)。从选项中可知,答案选:B。
2、总结规律型
例2、(2010杭州市)牛的木块上每次增加1牛重的砝码与教材相关初中物理论文,分别用水平拉力F使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实验测量数据如下
木块对水平面压力FN(牛)
|
17
|
18
|
19
|
20
|
21
|
水平拉力F(牛)
|
5.1
|
5.4
|
5.7
|
6.0
|
6.3
|
根据表格数据,得出滑动摩擦力Ff大小与接触面受到压力FN大小的关系式为。
解析:从实验数据中纵向比可以看出,水平拉力F是木块对水平面压力FN的0.3倍,由于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f与水平拉力F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滑动摩擦力Ff是木块对水平面压力FN的0.3倍,即Ff=0.3FN。这种题型要求学生从众多的数据中提炼出有用信息归纳出与本题结论有关的信息,要求要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并注意隐含条件的应用。
3、概括总结型
例3、(2009天津市)一本用电常识书中列出了白炽灯的常见故障与检修方法,如表中所述,造成此“灯泡不亮”故障的共同原因是电路中出现了( )
故障现象
|
可能原因
|
检修方法
|
灯泡不亮
|
1、灯泡的灯丝断了
|
换新灯泡
|
2、灯头内的电线断了
|
换新线并接好
|
3、灯头、开关等处的接线松动,接触不良
|
检查加固
|
A、短路B、通路C、断路D、支路
解析:这是一类文字概括型试题,从表格的信息中横向比较概括出结论,主要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概括能力。短路、通路和断路是电路的三种状态。短路又可分为电源短路和用电器短路两种情况。用一根导线将电源的两极直接连接起来,叫做电源短路;用导线把用电器的两端直接连接起来,叫做用电器短路。断路就是电路的某处断开了,电路中没有电流。与断路相反的是通路,即电路中构成闭合回路,电流能顺利地流过。本题应选C。
4、读表计算型
例4、(2009潍坊市)小明同学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没有把容器的质量测出来,而是多次测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并将记录在下表中。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求得液体的密度
是g/cm3,容器的质量是g论文范文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液体体积V/cm3
|
15
|
22
|
50
|
80
|
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g
|
67
|
72.6
|
95
|
119
|
解析:这是一类读表计算,要求学生在解答题仔细观察表格中给出的信息与教材相关初中物理论文,否则就会酿成错误。横向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发现当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在不断增加时,最终是由于容器中液体的增加所引起,因此ρ=m /V=(72.6g-67g)/(22 cm3-15 cm3)=0.8 g/cm3;
m容= m总- m液=67g-0.8 g/cm3×15 cm3=55 g。
二 、以表格作为做答的形式
1、填写表格型
例5、12.(2010咸宁市)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其中有许多词语蕴含了物理知识。请在下表中填写所列语句涉及到的物理知识。
序号
|
语 句
|
物理知识
|
示例
|
海市蜃楼
|
光的折射
|
1
|
立竿见影
|
|
2
|
刻舟求剑
|
|
3
|
树欲静而风不止
|
|
解析:这是一类最常见的表格型试题,它主要依据表格中所给信息,寻找各物理现象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要求学生要有较好的基础知识和较好的判断能力。在本题中,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立竿见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刻舟求剑是由于参照物选取的不同;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是由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或“力使物体发生形变”)。
2、实验设计型
例6、(2010河北省)身边处处有物理。利用一个玻璃杯、足量的水,设计三个物理小实验,按照项目要求将表格补充完整。

|
添加一
种器材
|
主要实验过程和现象
|
说明或研究
的物理问题
|
1
|
铅笔
|
|
光的折射
|
2
|
注射器
|
用注射器抽取半管水,用手指封闭注射器开口,水很难被压缩
|
|
3
|
|
|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
|
解析:这是一类开放型试题,抛弃了以往学生死记实验器材、实验步骤的学法。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实验能力和创新、发散思维能力,同时对物理实验教学也有了一个更好的启示。本题从器材、实验过程和现象以及说明或研究的物理问题三方面来考察学生,表格中对这三方面的内容给其一部分,然后要求学生将其补充完整。
1、用铅笔做有关光的折射实验,其实验过程和现象是将铅笔插入装有水的玻璃杯子中,铅笔弯曲了。
2、用注射器抽取半管水,用手指封闭注射器开口,水很难被压缩,说明或研究的物理问题是分子间存在斥力。
3、说明或研究的物理问题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可以用空玻璃杯和装满水的玻璃杯分别放在海绵上,海绵的形变不同。
3、图表结合型
例7、(2009赤峰市)同学们用完全相同的小桶分别盛满了4种液体,用弹簧测力计称出液体和小桶的总重力与教材相关初中物理论文,记录的数据在下表中:
液体种类
|
酒精
|
水
|
可乐
|
酱油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
2.6
|
2.8
|
3.0
|
3.2
|
(1)通过分析比较此表,他们推测在液体密度与弹簧测力计示数之间有一定的规律。在如图所示的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这一规律的图像是( )
(2)若可乐密度为1.2g/cm3,根据商标上的数据可推算出小桶的重力是 N。
解析:这是一类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总结结论判断选择与之对应的图象题,考查学生的实际应用和理解能力。从实验数据中横向比可以看出,液体密度每增大0.2 g/cm3,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就会增大0.2N,依次类推当液体密度由酒精0.8 g/cm3减小到0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就会减小0.2N×4=0.8N,即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2.6N-0.8N=1.8N,从选项可知,答案选:C;由图像可知当液体的密度为0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8N,即小桶中没有液体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小桶的重力1.8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