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财务管理论文

中国房地产业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刘世荣_财务论文

时间:2013-05-30  作者:佚名

CAR的T检验值

天数

T值

天数

T值

天数

T值

天数

T值

天数

T值

-30

0.51

-15

0.95

0

0.13

15

-0.34

30

-0.35

-29

0.55

-14

0.82

1

-0.15

16

-0.29

 

 

-28

0.54

-13

0.67

2

-0.10

17

-0.19

 

 

-27

0.71

-12

0.44

3

-0.06

18

-0.47

 

 

-26

0.76

-11

0.47

4

0.19

19

-0.37

 

 

-25

0.51

-10

0.28

5

0.45

20

-0.52

 

 

-24

0.53

-9

0.48

6

0.61

21

-0.51

 

 

-23

0.19

-8

0.62

7

0.60

22

-0.45

 

 

-22

0.63

-7

0.55

8

0.06

23

-0.43

 

 

-21

0.62

-6

0.48

9

0.07

24

-0.64

 

 

-20

0.33

-5

0.88

10

0.03

25

-0.60

 

 

-19

0.94

-4

0.88

11

-0.15

26

-0.63

 

 

-18

0.95

-3

0.79

12

-0.37

27

-0.52

 

 

-17

0.93

-2

0.82

13

-0.47

28

-0.35

 

 

-16

1.00

-1

0.43

14

-0.37

29

-0.36

 

 

从CAR的走势来看,在[-30, -26]区间内,CAR由0.37%上升到1.31%,在[-26,-20]区间内,CAR呈窄幅振荡,在[-20, -16]区间内,CAR由0.68%逐渐上升至2.77%,[-16,-10]区间,CAR小幅调整至1.07%,[-10,-4]区间,CAR上升至最高点3.37%,在[-4,1]区间,CAR逐渐下降至-0.64%财务论文,在[1,6]区间,CAR稳步上升至2.28%,在[6,24]区间,CAR虽然有小幅反弹,但整体呈下降态势,达到CAR的最低点-3.15%,[24,30]区间,CAR有一定反弹,但反弹幅度很小论文参考文献格式。从整体上来看,[-30,-4]区间,CAR振荡上升至最高点,越临近并购日,产生的超额收益越大,说明市场并购消息提前泄露,内幕交易比较普遍,[-4,6]区间,CAR先下降后反弹的走势说明并购存在着强烈的短期效应,内幕交易者会套利变现,其他市场参与者会以并购作为利好,而跟踪买进,[-4,30]区间,CAR的一路振荡下行,反应了市场对并购并非持肯定态度,并购绩效为负。但根据CAR的T检验来看,60个交易日不能拒绝其等于0的假设,并购是否产生短期绩效还很难判断。

(二)不同并购类型的实证结果分析

(1)横向并购的实证结果分析

参与横向并购的样本公司一共有16家,从CAR的走势看,在[-30,0]区间内,CAR由0.27%下降至-5%,中间虽有小幅反弹,但整体下降的态势明显,一方面说明市场对横向并购持否定态度财务论文,另一方面说明并购消息公开前市场存在着严重的消息泄露,内幕交易较为普遍,在[0,6]和[6,13]区间内,CAR由低位反弹至-2.02%,接下来CAR下降至最低点-7.57%,说明消息公布后,市场各方在消化此并购信息,市场存在着明显的短期效益,此后一直在低点宽幅振荡徘徊,说明市场已经对并购给出了答案,横向并购产生的绩效为负,市场持否定态度。

(2)纵向并购的实证结果分析

根据以上图形, 从CAR的走势来看,在所有交易日当中,CAR始终大于0,最大值为25.16%,最小值为2.15%,平均值为11.77%。在【-30,-26】区间内,CAR由2.15%缓慢上升至9.34%,在【-26,-23】区间,CAR降至4.31%,在【-23,-13】区间,CAR逐步上升至最高点25.16%,中间虽然略有整理。在【-13,0】区间,CAR下滑至8.95%,中间有过反弹,达到高点22.96%。在【0,30】区间,CAR在13.31%到5.89%的区间内振荡,与前期相比,总比幅度不大,整体上来说,纵向并购产生较明显的短期超额收益财务论文,并购日前不断放大,并购日后逐步回落,市场内幕交易现象非常突出。

(3)混合并购的实证结果及原因分析

根据以上图形,从CAR的走势来看,CAR在并购交易日前逐步上升,交易日后逐步下跌。所有交易日当中,在【-30,-2】区间,CAR由最低值-0.38%上升至最大值14.40%,在【-30,-26】区间,CAR缓慢上升,在【-26,-10】区间,CAR呈振荡状态,【-10,-2】区间,CAR上升幅度较大,在【-2,7】区间,CAR先小幅回落,然后又上升至另一高点14.06%。在【-2,30】区间,CAR一路振荡下行,降至2.66%。综合来看,混合并购在并购日前产生显著的短期超额收益,并购日后回落迅速,市场的内幕交易现象比较普遍。

(三)最终结论及原因解释

通过对2008年房地产业上市公司并购的短期市场反应的实证研究,我们可以得出如下一些结论,并对该结论做出相关解释:

(1)横向并购产生的超额收益为负,说明市场并不认可此类并购能显著上市公司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原因可以解释为:首先,横向并购是指生产和销售同类产品或生产工艺相近的具有竞争关系的企业之间的并购行为。在横向并购中,优势企业与目标企业同属一个产业或行业部门,是一种竞争者之间的并购论文参考文献格式。房地产业上市公司作为主并公司,被并公司基本上属于盈利能力不强,甚至亏损的非上市公司,虽然并购整体上会提高产能,但并购本身涉及两个企业各种因素的整合,如人事、财务、销售等财务论文,同时由于并购双方可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战略目标有较大差异,短时间内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挑战,增加了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所以市场短期内对此类并购呈怀疑态度。

(2)纵向并购对于房地产业上市公司而言,能够产生显著的超额收益,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股票市场机制不健全,法律法规不完善,内幕交易较为普遍,市场存在着严重的投机炒作。其次,纵向并购的超额收益之所以为正,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市场预期纵向并购会改善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因此纵向并购是同类产品不同生产阶段的企业之间的并购,即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并购,从理论上讲,它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从而取得垄断利润,它实际上是对市场的一种替代,可以降低外购过程中的搜寻和谈判成本,以及机会主义引起的毁约成本,同时缩短生产周期,节约运输和仓储费用,保证原材料的及时供应,尽管实际情况可能差异比较大,但短期来讲,市场对其预期向好应该是比较合理的。

(3)混合并购对上市公司将会产生明显短期超额收益,并购日前有所放大,并购日后逐渐缩小,收益大小不及纵向并购,原因解释如下:首先,股票市场存在严重的投机炒作,内幕消息较为普遍。其次,由于混合并购是彼此没有相关市场或生产过程,业务类型差异很大的公司之间进行的并购,其目的在于追求组合效应,降低经营风险财务论文,但也有可能陷入盲目扩张,给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压力,市场对其预期整体上呈正效应的状态。

(4)全体样本从总体上看,在并购日前会产生正的超额收益,在并购日后超额收益为负,越靠近并购日,波动幅度越大,但因为样本关系,整体的显著性不强。

(5)综合比较三类并购,首先,纵向并购、混合并购能够产生显著的超额收益,说明市场对其持积极肯定的态度,横向并购产生的超额收益则为负,说明市场并不认可此类并购。其次,从反应程度来讲,市场对纵向并购比对混合并购的反应程度要剧烈,对横向并购的反应程度最不剧烈,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的样本较横向并购少,对结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6)无论从总体上看,还是分类来看,房地产业上市公司并购消息都已经提前释放出来,股价会提前做出反应,说明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盛行,投机炒作非常严重。


参考文献:
[1]G. WilliamSchwert, Markup Pricing i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J], Journal of FinancialEconomics, 2000, (58): 15-42;
[2]Bhagat, S., D.Hirshleifer and R. Noah, The Effect of Takeovers and Shareholder Value [J], Yale Univers ity Working Paper, 2001, (1): 26-32;
[3]Sara B.Moeller Frederik P. Schlingemann, Renle M. Stulz, Firm Size and the Gains fromAcquisitions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4, (73): 201-228;
[4]Carl B.McGowan and Zunaidah Sulong, International Business & Economics Research[J], 2008, Volume 7, No. 9;
[5]Jan-Peer Laabsand Dirk Schiereck, The Jon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2010, 34: 61-68
[6]余力、刘英,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学,2004,(4):68-74;
[7]朱红军、汪辉,并购的长期财富效应—经验分析结果与协同效应解释【J】,财经研究,2005,(9):104-115;
[8]刘军、余鹏翼,国内上市公司并购效应实证研究【J】,上海金融,2008,(12):56-58;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关于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的几点思考_财务论文
下一篇论文:中小企业财务危机的起因与对策_财务管理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财务管理论文
最新财务管理论文
读者推荐的财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