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集中在盈利预测上,对预算信息披露的研究甚少。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上市公司预算信息披露的可靠性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研究结论如下:我国上市公司预算的可靠性较一般,且预算误差逐年上升,预算的可靠性越来越差;代理成本与预算可靠性显著负相关;信息性质与预算可靠性显著正相关;国际“四大”会计事务所审计与预算可靠性显著正相关;财务杠杆与预算可靠性显著负相关;在董事会特征变量中,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规模都与预算可靠性负相关,但统计不显著;监事会规模也与预算可靠性不显著负相关。此外,公司规模、行业虚拟变量和年份虚拟变量作为控制变量也与预算可靠性负相关。
论文关键词:预算信息披露,可靠性
一、引言
在信息披露的研究中,国内外学者对历史性会计信息含量的研究比较多,尤其集中在强制性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方面,对预测性会计信息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IPO公司和证券分析师的盈利预测研究,对管理层的预测性信息研究相对较少。
预算信息作为一种预测性信息,笔者查阅文献发现,现有有关预算信息披露的研究也只有少量的规范性研究,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的文献对预算信息自愿披露行为及其可靠性进行实证研究。在盈利预测信息由强制性披露改为自愿性披露的情况下,笔者对当前我国上市公司预算信息披露的可靠性进行研究,找出影响预算可靠性的因素,可以发现公司预算的质量和水平,反映公司治理的效率。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预算信息披露作为一种预测性信息,我们可以借鉴现有盈利预测的研究成果对其进行一定的研究。下面经过理论分析,提出研究假设,作为本文的研究重点。
1、外部环境变动与预算信息披露可靠性
预测是一种基于目前客观性情况推测未来趋势的主观性行为。对于预测的准确性,一方面取决于预测所涉及的预测期间的长短,预测期越长财务管理论文,面临的不确定性越大,从而预测的准确性也就越差。另一方面,公司预测期间的盈利变动幅度(程度)也是影响预测准确性的重要因素,盈利变动程度越大,代表盈利越不稳定,即盈利增长幅度或降低幅度越大,预测的误差就大,则难以对下期盈利进行比较准确的预测。由于预算活动属于预测行为,二者具有相似性,故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外部环境变动幅度与预算的可靠性负相关论文格式范文。
2、股权集中度与预算信息披露可靠性
传统代理理论认为,股权结构越分散,单个股东就无力去监督经营者,容易形成“内部人控制”现象。随着股权集中度的提高,大股东就更有动力和能力去监督经营者,提高经营者管理效能,从而减少代理成本。但是,在股权过度集中的情况下,比如我国上市公司就存在严重的“一股独大”现象,大股东较容易操控上市公司,这样,大股东实际上成为上市公司的“内部人”。Laporta等(1999)发现股权集中度与财务报告质量负相关。Fan(2002)分析东亚国家股权结构与盈余信息含量时指出,控股股东运用控制权对中小股东进行“掏空”时,控股股东会操纵盈余信息,这降低了信息披露的可靠性。同时,控股股东为避免外部股东的密切监督,也会降低信息披露的充分性。
假设2:公司股权集中度与预算可靠性负相关。
3、会计事务所审计与预算信息披露可靠性
会计事务所站在独立、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对公司盈利预测报告进行审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盈利预测的实现。相对来说,声誉越高、规模越大的会计事务所的审计质量也较高,致使公司预算的误差较低。由于国际“四大”会计事务所的声誉较高,他们对上市公司具有更严厉、更广泛的信息披露要求(Graswell和Taylor,1992),通常认为经“四大”会计事务所审核的预算报告比经“非四大”会计事务所审计的预算报告的可靠性要高。蒋义宏、魏刚(2001)研究认为会计事务所审计对预测的可靠性有一定的影响。
假设3:经过“四大”会计事务所审核的预算报告的可靠性较高。
4、财务杠杆与预算信息可靠性
公司资产负债率越高,说明公司面临较多的市场风险。根据融资优序理论,公司的资本来源在考虑资本成本的情况下财务管理论文,通常会优先选择内部融资,再是股权融资,最后才是债务融资。但内部筹资有限,配股和期权融资受公司盈利能力和业绩影响,外部债务融资面临的风险较大。从而公司有操纵盈利预测和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预算的可靠性也就越低。
假设4:资产负债率与预算可靠性呈负相关关系。
5、公司治理机制与预算信息披露可靠性
公司治理机制反映了公司的基本特征。董事会规模、监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和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两职合一等公司治理变量对公司的盈利预测和预算信息披露可能产生影响,通常认为,董事会规模和监事会规模越大、独立董事比例越高,越能监控和约束公司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可以降低CEO或董事长控制董事会的可能性,促进信息的透明化和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而且聘任有能力的外部董事参与公司决策,会促使公司管理层披露更多的信息,从而对预算信息披露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显然也会影响到预算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假设5:公司治理特征对预算可靠性有系统影响论文格式范文。
6、代理成本与预算信息披露可靠性
笔者在研究预算信息自愿披露行为中,预期代理成本与预算信息自愿披露行为负相关,并得到了实证检验,即代理成本越大,公司越不愿意披露预算信息。通常情况下,代理成本能影响公司管理层的信息披露行为,从而也对信息披露的可靠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假设6:代理成本对预算信息披露的可靠性有系统影响。
7、信息性质与预算信息披露可靠性
信号传递理论认为,信息披露能向外界释放有关公司基本信息和私人信息的信号,以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促使投资者理性投资和决策,减少代理成本。管理层在有利好消息时,通常会向投资者披露更多信息(Clarkson,1992)。笔者在研究预算信息自愿披露行为中,已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得出信息性质与预算披露行为正相关的结论,即公司有利好信息时,管理层对公司前景持乐观态度,也更愿意披露来年的预算。因此,信息性质对盈利预测披露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也造成盈利预测误差存在差异(张翼、林小驰,2005)。
假设7:信息性质对预算信息披露的可靠性有系统影响。
三、研究设计
1、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我国深市和沪市的A股上市公司2005-2008年共4年的年度公开数据。在原来研究预算自愿披露行为的3595家样本中,我们筛选出对预算进行披露了的公司,有1215家。经过数据整理财务管理论文,剔除异常值和数据缺失的样本,最终得到1189家样本公司。所有样本都剔除了金融类公司和PT公司。预算数据来自于各年度财务报告中的披露,笔者从其“董事会报告”一栏中一一查出,并经手工整理。财务报告主要从巨潮网中下载,其他如公司理治、董事会特征、会计事务所审计等变量的数据来自于CSMAR数据库。
2、变量设计
笔者将会用到的变量指标进行了整理和归类,所有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指标的选取都参考了国内外著名学者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了取舍和适当修正,使得各指标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各具体变量及定义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描述表
变量名称
|
变量指标描述
|
度量
|
因变量
|
|
|
Error
|
预算误差,代表预算的可靠性(也可称之为预算编制松弛)
|
(营业收入预算数-当年营业收入实际数)/当年营业收入实际数的绝对值[2]
|
自变量
|
|
|
Cost
|
代理成本
|
管理费用与营业收入之比
|
News
|
是否拥有“好”消息
|
哑变量:有取1,没有取0。收入预算数大于当年收入实际数,为好消息,否则为坏消息[3]
|
Ceodual
|
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是否由同一人担任
|
哑变量:是取1,否则取0
|
Board
|
董事会规模
|
为董事会成员数
|
Ourdir
|
独立董事规模
|
为独立董事人数
|
Supervise
|
监事会规模
|
为监事会成员数
|
Environ
|
外部环境变动幅度
|
为小行业营业收入年度增长率
|
Audit
|
财务报告是否由国际“四大”会计事务所审计
|
哑变量:是取1,否取0
|
Square
|
股权集中度
|
赫尔芬德指数,等于公司前10位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和
|
Liability
|
财务杠杆
|
资产负债率
|
控制变量
|
|
|
Size
|
资产规模
|
为公司总资产的对数。
|
Year
|
年份虚拟变量
|
哑变量:若年度为2006,Year=1,否则取Year=0,依次类推
|
Industry
|
行业
|
哑变量:若为制造业,取1,否则取0
|
3、模型设计
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检验预算的可靠性。
Error=a0+a1Environ+a2Cost+a3Ceodual+a4Board+a5Ourdir+a6Supervise+a7Audit+a8News+a9Square+a10Liability+a11LgSize+a12Industry+a13Year+ε
四、统计分析
1、描述性统计分析
我国证监会于2004年12月31日发布条款规定,若公司公开披露过本年度的盈利预测,其利润的实际数较预测数低10%以上或较预测数高20%以上,要求公司详细阐明造成差异的原因。于鹏(2007)将盈利预测的准确性(可靠性)范围定义为预测误差在10%以内论文格式范文。本文将预算相对误差进行分类,不管是预算数是“高估”了还是“低估”了,只要误差绝对值位于0-10%、10%-20%和20%以上的,就分别认为预算是准确的、比较准确的和不准确的。
表2报告了预算相对误差的分布情况。从各年份和整体上看,预算误差在0-10%范围内的公司比例在06年、07年和08年分别为50.99%、44.31%和42.83%,三年的平均值为45.33%,可以看出,我国有近一半上市公司的预算是准确的,但公司所占比例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与之相反的是,预算误差在10%-20%范围内的上市公司数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预算误差在20%以上的公司比例没有太大波动,各年份和整体平均值的公司比例保持在25%-30%之间;预算误差在10%-20%范围内和20%以上的公司比例在各年份和整体平均值上都是相当的;各年度的预算误差平均值分别为14.55%、16.16%和17.23%,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且三年整体的平均值为16.24%财务管理论文,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预算总体上是比较准确的,可靠性一般,但可靠性越来越差。
表2 预算相对误差统计表
年份
|
|
预算误差范围
|
|
各年度预算误差均值
|
0-10%
|
10%-20%
|
20%以上
|
2006年
|
155(50.99%)
|
72(23.68%)
|
77(25.33%)
|
304(14.55%)
|
2007年
|
148(44.31%)
|
91(27.25%)
|
95(28.44%)
|
334(16.16%)
|
2008年
|
236(42.83%)
|
165(29.95%)
|
150(27.22%)
|
551(17.23%)
|
合计
|
539(45.33%)
|
328(27.59%)
|
322(27.08%)
|
1189(16.24%)
|
表3反映了各变量的基本信息。在1189家样本公司中,预算误差均值为16.24%,从整体上看,预算准确性比较好,可靠性一般;外部环境变动均值为25.47%,公司面临的环境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代理成本均值为7.85%;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的样本有124家,占10.43%,董事会规模平均有9.5人,独立董事人数平均为3.3人,监事会规模平均为4.2人;公司财务报告由国际“四大”会计事务所审计的公司有67家,占5.65%,说明绝大部分公司还是选择“非四大”国际会计事务所审计;有利好消息的公司共996家,占83.77%,说明绝大部分公司有利好消息;股权集中度均值为19.08%,最大值达70.29%,说明我国“一股独大”现象非常严重;资产负债率均值为52.14%。
表3 描述性统计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