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大、中学校德育衔接若干问题的理论探讨

时间:2016-01-29  作者:王鲁宁 崔永杰
在本文中,我们将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本质层面原因即基本原因归结为三个大的方面,可以简略的表述为:第一,未能正确认识德育衔接工作所具有的的系统性、整体性特点;第二,德育过程的运行缺乏计划性和连贯性;第三,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力量未能协调一致的发挥整体影响作用。在本文中以下所提出的解决大中小学德育教育不衔接问题、实现德育衔接的三个基本原则,就是直接针对这三个原因的主要内容及所涉及的若干重要问题而提出的解决方法。这三个解决方法作为改变德育教育不衔接现状的实践活动重要环节,是指德育衔接工作者所提出的,具体解决中小学德育教育不衔接问题(特指三个基本原因所涉及的重要问题)的操作方式和操作程序的观念信息,它主要以规则和主观要求的表述形式出现。在以上的表述中我们已对这三个基本原则的名称进行了科学的表述,以下主要是对这三个基本原则(规则)的实质性内涵和具体要求进行较为详尽地阐释。

从德育过程角度来理解大中小学各阶段德育衔接工作,正确认识德育衔接工作所具有的的系统性、整体性特点,这个基本原则作为解决方法作为改变德育教育不衔接现状的实践活动重要方法,是关于具体解决中小学德育教育不衔接问题(特指三个基本原因所涉及的重要问题)即未能正确认识德育衔接工作所具有的的系统性、整体性特点的操作方式和操作程序的观念信息,它主要是以规则和主观要求的表述形式提出,其中包含了不少具有前提意义的重要命题和判断。关于这一原则的实质性内涵和具体要求,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第一,德育过程首先的、主要的是一个道德教育不同阶段相互衔接不断发展和运动的过程。道德教育不同阶段的连接和发展的过程是德育实践的存在方式和发展状态,是德育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展开,是德育目标实现的程序。 第二,道德教育不同阶段的连接和发展的过程是德育活动在德育时间和空间的动态展开,任何一项德育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展开的。[8]第三,道德教育不同阶段的连接和发展的过程是德育目标实现的程序。德育目标不是在头脑中实现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定的物质性条件,经历—定的程序,才能达成。第四,道德教育不同阶段的连接和发展的过程,从不同的角度或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三)德育过程的运行要坚持计划性、有序性和连贯性的有机统一。德育过程的运行要循序渐进,要坚持计划性、有序性和连贯性的有机统一,这个基本原则作为改变德育教育不衔接现状的实践活动重要方法,是直接针对目前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工作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德育过程的运行缺乏计划性而言的(特指三个基本原因所涉及的重要问题)。准确地说,德育过程的运行要循序渐进,要坚持计划性、有序性和连贯性的有机统一(原则),是关于具体解决这一大中小学德育教育不衔接问题的操作方式和操作程序的观念信息。这一原则也是以规则和主观要求的表述形式提出的,同样它也包含了不少具有前提意义的重要命题和判断。

关于这一原则的实质性内涵和具体要求,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第一,在德育的实施过程中,要遵循系统的有序性和连贯性要求,即在德育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要按照德育科学的逻辑系统和受教育者认识能力阶段性发展的规律,有计划、有步骤、有规律地进行教育活动。德育影响的有序性和连贯性则是指德育过程运行的计划性和系统性,系统性原则的这种有序性和连贯性的基本要求具体地讲就是,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层次和思维特点制定阶段性教育目标,并按照德育过程的科学规律及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年龄特征使其制定的德育目标序列化,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搞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前后连贯和一致。第二,要注重德育目标及内容的序列化设计,搞好各个德育目标序列的设计工作。这是坚持和贯彻计划性、有序性和连贯性的有机统一原则一种具体要求。德育是一种教育活动,也必须符合认识过程阶段性发展的规律。[9]只有坚持系统性原则的有序性和连贯性要求,才能使受教育者的认识能力由感性到理性合乎逻辑地得到发展。这种系统性原则的有序性和连贯性要求,也是德育教育系统性原则的重要内容。第三,正确解决德育目标及内容序列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在目前的德育实践中,尤其是要正确解决德育目标序列化及如何进行德育目标及内容序列化设计的问题,严格按照德育过程的科学规律及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年龄特征制定德育目标序列,搞好德育目标及内容的合理衔接,使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前后连贯一致。


主要参考文献:
[1]余立.教育衔接若干问题研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2] 范树成.德育过程论[M].中国社科出版社出版社,2004.
[3]张澍军.德育哲学引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基础理论[M].人民出版社,2005.
[5] 黄向阳著: 《德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倪志安.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7]佘双好.现代德育课程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8] [前苏]伊斯马里延科.德育过程原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9] 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谈情感教育班级管理
下一篇论文:初中思品活动课教学要把握四性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读者推荐的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