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单靠学校很难保证职业教育的质量。在我国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中,职业教育基本上由学校单方面完成。还有很多数人认为高职院校通过开设课程来普及保险知识浪费教育资源。这种不支持高校开设保险知识普及课程的现象充分体现了大众对保险知识的严重缺乏,制约了保险教育在高职院校的普及与发展。
(二)、教学理念落后、教育资源匮乏
在高职教育中,专业教育应该是和具体实践紧密联系的,案例教学虽然能充实课堂教学,但还是无法避免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也往往采取传统的老师说、学生听的模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足,严重影响了保险专业的教学效果。同时,我国在保险专业教材建设上,近些年来发展缓慢,虽然出版保险相关读物数量不少,但存在内容陈旧、形式单一、质量不高,且与高职教育特征不符合的状况,不适合当前的保险教育市场。同时,由于保险教育的客观原因,我国保险教育教师队伍中,有大量教师非保险专业出身,也不愿意或者是没有机会参与保险实践的从业经历,缺乏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结合能力,更无从谈起丰富课堂教学的能力。
(三)、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人才供给和人才需求不对接
保险市场对专业人员的要求不仅有知识层次结构,更有专业技术层次结构。但当前,保险人才的培养和市场实际需求联系不够紧密,高职院校的教育还存在一定缺失。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保险专业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忽视实务操作能力的锻炼,导致正规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保险专业人才,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保险市场需要。同时,高职院校的相关专业,如经济学专业、管理学专业、市场营销学专业等相关专业没有把保险学纳入核心课程,这些专业的学生没有接受应有的保险学教育,风险和保险意识缺乏。在各个经济领域相互密切联系的今天,这种培养模式不利于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全面积累和发展。于是造成一方面是保险公司求贤若渴,但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是许多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造成教育资源配置的低效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浪费。
(四)教学模式单一、校企合作不足
保险业是一个强调理论性的行业,更是一个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行业。当前,高职院校保险教育一般都是由学校来制定和实施教学计划,保险公司、保险行业协会等部门较少参与。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不免有教学资源等实际情况考虑的,忽略学生和保险市场的真正需求。在这种教学体制下,学校虽能保证教学行为的基本完成,却难保证教学质量。也有不少高职院校在探索校企结合的教学模式,但由于缺乏一定的理论指导,同时保险公司作为盈利性企业,更看重学生能给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鉴于在校学生不能及时传授保险实践所需的最新技能,保险教育对保险实践的先导和反馈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保险公司从而不愿将过多精力放在为社会培养保险人才上,保险教育校企结合浅尝辄止。
三、高职院校开展保险教育体系建立与完善的对策
当前高职院校开展的保险教育尚处探索学习阶段,要实现保险教育在高校的发展,必须立足现实,结合保险公司经营现状,改进教育方式,学校也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完善教学手段和着力进行教学创新。
(一)、正确认识保险、重视保险教育
完善高职院校的保险教育体系,要依附国家力量,鼓励和支持高职院校加强保险教育和理论研究基地建设,推动保险业界和教学科研单位的有机结合。提高保险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鼓励高职院校在经济、管理等相关专业中将《保险学原理》、《人身保险》、《财产保险》、《保险理赔与实务》等纳入核心课程,必要时开设保险专业,拓宽保险人才培养渠道。与此同时,还要纠正在高校中普遍存在的对保险的认知误区,要认识到不是市场中的保险人才饱和,而是保险人才与市场的需求相脱离,开展保险教育要有的放矢。
(二)、改进教学理念、加强和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面临目前高职院校保险专业课程的教材内容相对保险形势已显陈旧,知识面还停留在保险基本理论和介绍传统险种为主,教学手段和理念相对落后等实际问题,一方面,保险教育需要改革,要在教学手段上应不断创新,尝试开放式教学方法。同时注重专业发展方向,编写与市场紧密结合并使用与高职教育的教材。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提供一个平台。通过这个渠道让教师投入到保险实践中去,使其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保险行业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在实践中充实理论知识、提高教学技能,完善知识结构,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除此之外,在高职院校中还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如:通过邀请保险从业人员进课堂、办讲座等形式,充实学生的课堂内容。同时在学校成立“保险兴趣协会”之类学生实践性教学团体,让学生积极参加自行分析案例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三)、教学模式不拘一格、促进发展校企合作
在高职教育阶段,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在许多学校的相关专业中得到推广,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保险公司人才方面的特定需求,将课堂教育和保险实务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人才培养高速、高效、高质的目标;同时保险公司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学历教育和师资力量以及院校教学管理方面的软、硬件等有利条件,将公司对保险的人才要求反馈给学校,由学校负责培养。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