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年高等学校开始进行绩效工资制度改革,但制度在推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弊端,产生了诸如:学术造假和大量“短、平、快” 异化现象出现,给制度的实施带来很大的阻力。目前,就这些现象国内众多研究者们纷纷从不同角度给予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本文运用多任务代理人模型分析激励机制扭曲的原因并提出从完善对科研和教学的考评模式以及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收入水平两个方面纠正扭曲的激励机制。
论文关键词:多任务代理人,激励机制扭曲,绩效工资
引言
回顾高校历次工资改革不难发现,建立适合高校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一直是改革的目标。当前高校推行绩效工资制度目的也在于此,通过将工资与业绩挂钩,旨在建立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然而,由于教师业绩难于考核的特点,很多高校在工改的推行过程中就直接采用诸如:课时数、发表论文数这样的量化指标,最终造成激励机制的扭曲并产生了上述异化现象。
一、激励机制扭曲的评判
高校激励机制的扭曲是产生异化现象的罪魁祸首,所以要消除异化现象就必须寻找激励机制扭曲的原因然后予以完善。不过,在这之前必须给予说明的是:高校激励机制真扭曲了吗,扭曲的评判依据是什么?这一问题是本文的问题之源。
高校教师是典型的多任务代理人的,因此笔者以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是否具备平衡性做为激励机制扭曲的评判依据。所谓“激励机制的平衡性”,它指的是激励强度在组织内不同任务之间或同一任务不同纬度之间的分配。不平衡性是由组织任务的多重性或单一任务的多纬度性决定的。在多任务情况下,会出现多任务委托代理人对不同的任务表现出不同努力程度的情况。
因此,激励机制是否具备平衡性指的是机制是否能保证多任务代理人对自己所代理的多项任务不会厚此薄彼。简单的说就是如果激励机制导致多任务代理人只对多任务中的某一项任务努力,那么说明激励机制已经发生扭曲。
当前,在缺乏科学考评模式的绩效工资激励机制的激励下,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都热衷于科研,他们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短、平、快”的学术生产上,从而无暇顾及教学,更不用说考虑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但我们知道无论是研究型高校还是教学型高校,教师肩负的任务有两个:一是教学;二是科研,对于高校来说这两个任务同等重要,教师对这两个任务完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校的长足发展。由此,有理由认为现行高校激励机制并不具备平衡性,根据评判依据可知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已发生扭曲。
二、激励机制扭曲的原因
下面从多任务代理人模型来分析高校激励机制扭曲的原因。多任务代理人模型是委托—代理理论模型的一种,委托—代理理论建立在“经济人”与委托人与代理人信息不对称基础之上。理论指出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是两个独立的个体,拥有不同的行为和目标函数,且都是效用最大化的经济人,因此,代理人为了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会充分利用自己所具有的信息优势去诱使委托人签订“利己”契约,或在达成契约后利用信息优势不履约或偷懒,从而损害委托人的利益。
当代理人的工作有多个维度或目标,代理理论上称之为多任务代理人(Multi-task)。事实上,高校教师就是典型的多任务代理人,教师们既要从事“教书育人”的本分工作,又要肩负“科学研究”的天职。而且这两个任务是相辅相成的,在考虑教师对高校的价值贡献时,应该综合考虑,缺一不行。现在的问题是,当代理人的任务有多项时,委托人往往对不同工作的监督能力是不同的,有一些工作可能比另一些工作更加难以监督。譬如:科研成果和课时数量肯定要比教学质量容易监督一些,因为科研成果和课时数量是容易客观度量与验证的,而教学质量的度量只能是主观的。在这种情况下,基于可度量的科研业绩课时数量的绩效工资制度会促使代理人(教师)努力提高科研成果和课时的数量,而牺牲质量,最终导致激励机制的扭曲。
下面以Holmstrom-Milgrom多任务模型来证明,在多任务环境下,若任务之间具有替代性,基于可被观测业绩的绩效工资制度之激励机制会发生扭曲。设表示代理人努力程度的向量是 ,其中 是花在第一项工作上的努力, 是花在第二项工作上的努力;用 表示努力的期望收益(所有权属于委托人),用 表示努力的成本(代理人直接承受的),并设 是严格递增的凹函数, 是严格递增的凸函数。假定委托人是风险中性的,代理人是风险规避的。当代理人的工资函数为 ,假定其为线性函数 ,其中 , 表示向量的转置。那么,具有指数效用函数的代理人效用的确定性等价收入为

这样,委托人的问题就变成如何选择 使总的确定性等价收入最大化。由上式得到 , ,
假定代理人是教师, 为他花在可观测工作上的努力, 为他花在难于观测上的努力,则 是不可测度的。唯一的信息变量是
假定有 ,则由上式可得
注意到,若任务1和2是互补的,有 ;若任务1和2是可替代的,有 。那么,由上式可知,若两种任务是相互替代的,激励系数 变小,也就是说,多任务的报酬机制的激励效能被弱化了。一般地,总有 ,即代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种工作愈努力,则另一种工作的边际成本就愈高。此时,委托人有两种办法诱使代理人增加在任何给定活动上的努力水平。即或者直接奖励该种活动,或者减少该活动的机会成本(即弱化对其它活动的激励)。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