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的需求整体中起主要的和决定作用的需求。人的需求不仅是某方面的,而是由诸多的需求要素构成的需求整体。在这个需求整体中,其中有主要的和起决定作用的需求。站在满足需求的层面上说,如果能将其主要的和起决定作用的需求满足后,其需求整体中的其它需求虽然没有满足可能会迎忍而消。相反,如果主要的和起决定作用的需求没有满足,还可能会衍生出新的需求要求满足。西方现代学者对人性进行过长期的研究,形成了对人性的多种假设:“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等。经济人(RationaI-ecnonomic man) 假设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利益,工作动机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可见,在经济人中,他们的需求体系中起主导和核心作用的需求是经济需求。“社会人”假设(SociaI man)认为,社会性需要往往比经济报酬对人的激励效果更好。“自我实现人”(SeIF-actuaIjzingman)假设认为,“人都要发挥自己的潜能,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人的才能充分表现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6]不同人性,其需求整体中起主要和决定作用的需求要素是不同的,在一定的时空中不能满足所有人及其所有需求的情况下,抓住不同人性需求整体中起主要和决定作用的需求要素,对于增强落实以人为本的满意度是有重大意义的。
需求的过程性思考
人的需求是一个过程,满足人的需求也是一个过程,落实以人为本还要考虑满足人的过程性需求。西方现代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复杂人”(CompIexman)的假设认为,人是复杂的,不仅因人而异,而且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地点、时期也会有不同的需要。具体讲:一是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这些需要随着人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二是人在同一时间内有各种需要和动机;三是人在组织中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是不断变化的,因为会产生新的需要和动机;四是一个人在不同的单位或同一单位的不同部门工作,会产生不同的需要毕业论文开题报告。[7]
从需求内容上思考过程性需求。从人的政治需求发展看,改革开放以前,人们主要是“忠实”性需求,即爹亲娘亲不如党和毛主席亲需求的结构性思考,跟党走,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走;现在人们主要是对执政行政的知情、参与、监督权和在法律面前的公正、平等权的需求。从人的物质需求发展看,“吃”:改革开放以前,人们只是有饭吃,能吃饱的需求,现在人们则是按照科学吃法吃好的需求;“穿”:改革开放以前,人们只是有衣穿,穿暖的需求,现在人们不仅穿暖而且要穿出新、奇、特以及穿出漂亮和个性的需求;“住”: 改革开放以前,只是有房住的需求,现在是住豪华别墅以及宽松、明亮、舒适和功能齐全的需求;“用”:仅从交通工具看,改革开放以前,人们只想有一辆自行车的需求,现在是小车乃至豪华轿车和飞机的需求。
从人的社会角色转变上思考过程性需求。从职业角色转变看,当人的职业生涯是在“蓝领”的时候,他体现出来的需求是与这种“蓝领”职业角色相类似的需求,当一旦变为“白领”后,他体现出来的需求就转变为与“白领”职业角色相类似的需求。从社会地位转变看,当一个人是一个普通人的时候,他基本上是站在一个被领导者的角度思考自己的需求,一旦成为领导者后,他一定是站在领导者的角度思考自己的需求。从家庭角色转变看,当一个人是处在小孩子的时候,是在向家人要吃、要穿、要用,当他婚后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就会转变成向家人给吃、给穿、给用。
从人际环境的转变上思考过程性需求。需求是在人际关系中孕育出的,不同的人际环境,就有不的需求,随着人际关系的转变,人的需求也呈现出过程性。一般来说,人在与人的交流中相互获得需求信息,这种需求信息通过他人和自身生活体验比较从而形成自身的需求。当人们各家都是住在紧紧的小房子的年代里,从来没听说有人一家三五口人可以住上几百平米的别墅,那个时候的人们就没有别墅的需求。只有是现在人们在交际关系中听到和看到一些家庭住上了宽敞明亮的豪华别墅后,没有别墅的人才会产生别墅的需求。
从人的素质不断提高上思考过程性需求。需求量的多少、需求层次的高低、需求性质的优劣和需求结构的构成状态,是与人的自身素质紧紧相联的。现实中需求的结构性思考,不少吸引眼球的人在过着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满意的工作状态、幸福安康的家庭生活,充分满足着其生理的、社会的和发展的需要。为什么有的人就以此为参照系,想方设法去实现其需求目标;相反,有的人就没有以此为需求的参照系,或者是有部分但不是全部,这是与本人的素质相联系的。这是从静态说。从动态看,人的素质又是不断变化的,随着人的素质的不断变化,其需求整体的结构、内容、层次、性质也在不断变化,由此出现需求的过程性。
从社会发展程度上思考过程性需求。人的需求是与其所处的社会发展程度相联系的。一般来说,需求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人的需求会到什么程度。由于社会有区域差异,贫富差距,人的素质差距,劳动还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导致社会上有部分人与社会发展程度相应的需求得到了满足,有部分人与社会发展程度相应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并且这些需求满足了的人和需求没有满足的人,都在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新的更高层次的需求还和接踵而来。
参考文献
[1]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76页。
[2][3][4]组织行为学编写组:《新编组织行为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5]连玉明等:《领导》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1年2月。
[6][7]张一纯等:《组织行为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