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哲学论文

贺麟新心学思想研究_知行合一-论文网

时间:2013-12-11  作者:李兵
贺麟认为“心有二义:(1)心理意义的心;(2)逻辑意义的心。逻辑的心即理,所谓‘心即理’也。”【19】这种把“心”做心理和逻辑意义的划分很显然是在陆王的基础上进行的。“心理的心是物”这里的心就是认识或评价的主体。“这主体即心。一物之色相、意义、价值之所以有其客观性,即由于此认识的或评价的主体有其客观的必然的普遍的认识范畴或评价准则。若用中国的话说说,即由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离心而言物,则此物实一无色相、无意义、无条理、无价值之漆黑一团,亦即无物。”【20】这就是说一切事物、意义、条理、价值都不能离开主体我(心)而独立存在。用王阳明的话说就是“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事”【21】。“逻辑意义的心,乃一理想的超经验的精神原则,但为经验、行为、知识以及评价主体。此心乃经验的统摄者,行为的主宰者,知识的组织者,价值的判断者”。这两段引言前者侧重中于认识主体,后者侧重于价值主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贺麟对“心”的界定除了吸收了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思想以外,同时也吸收了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和“人为自然界立法”的思想。

这正如贺麟在《文化与人生》的序言所总结的这本书的特点那样:“一,有我。书中绝少人云亦云地抄袭现成公式的口号的地方。每一篇都是自己思想见解和体验的自述,或自己读书有得有感的报告。也可以说每一篇都有自己性格的烙印。有我的时代,我的问题,我的精神。、、、、、二,有渊源。虽说有我,但并非狂妄自大,前无古人。我的思想都有其深远的来源,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篇中不惟对程朱陆王有同情的解释,即对老庄杨墨亦有同情的新评价,以期发展其优点,吸取其教训。三,吸收西洋思想。有渊源,发扬传统文化,并不因循守旧。”【22】可见阳明正是从陆王那里学到了对“心(主体)的重视来改造中国旧有的文化传统和吸收外来西洋哲学,并构建自己的哲学。这一切活动出发点就是对“心(阳明那里有时叫良知)”重新解释作为前提条件。换句话说,“心(仁)”就是贺麟哲学的本体,也就是“道”。

“道”,是应该做什么;“术”,是应该怎样去做。任何一种哲学思想都是道与术的合一。贺麟从阳明那里继承而来的“知行合一”就是他的哲学体系的“术”。在知行观上,贺麟坚决主张“知行合一”。他的“知行合一”论当然由于时代的关系,与阳明的知行观有着很大的差异,比如他把自己的知行观称之为“自然的知行合一说”,而把阳明的称之为“直觉的知行合一说”。而且他的知行合一说,吸收了西方哲学中相关的有价值的成分。再者,阳明的知行观主要是关于道德意识和道德行动间的的关系,而贺麟的知行观已完全成为了关于认识论和逻辑学的命题。但是,他关于知行两者间的关系的基本看法还是来自于阳明心学的。他在《知行合一新论》开篇就说“知行合一说与王阳明的名字可以说是分不开的。王阳明之提出知行合一说,目的在于为道德修养,或致良知的功夫,建立理论基础。”【23】

贺麟认为,从逻辑上分析起来,知是主,行是从。其具体要点如下:

1、“知是行的本质(体),行是知的表现(用)。行若不以知作主宰,为本质,不能表示知的意义,则行为失其所以为人的行为的本质,而成为纯物理的运动。”【24】“知是不可见的,知藉行为而表现其自身。”【25】“总之,知是体,行是用;知是有意义的、有目的的,行是传达或表现此意义或目的的工具或媒介”【26】。

2、“知永远决定行为,故为主。行永远为知所决定,故为从。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试论道家与柏格森的直觉思维-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试论《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思想价值及意义_时代意义-论文网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哲学论文
最新哲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