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提出了试验基地科研试验设备事后维修、定期维修和视情维修相结合的维修模式和等级维修的管理模式。研究了基于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的维修规范制订过程与方法。
论文关键词:设备,维修规范,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
试验基地科研试验设备是实施和保障试验任务的重要物质基础,科学的维修可以保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从而提高试验能力。传统的依靠经验积累实施维修已不能满足日益繁重和复杂的科研实验任务需求,为此,必须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设备维修规范,全面提高设备的任务保障能力,确保试验任务的成功。
1试验基地科研试验设备维修管理模式
从总体上,设备维修的发展经历了从事后修理到预防维修,再到多种维修方式综合的一个过程。第一阶段是1950年以前,基本上采用的是事后维修策略。当时人们对故障机理认识尚不深,只能在设备故障发生后再进行修理。第二阶段是预防维修阶段(1950~1970),主要有两大体系:一是以前苏联为代表的计划预修体制,另一个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预防维修体制。前苏联的计划预修就是定期修理,可分为大修、中修和小修;美国的预防维修体制采用视情维修,但由于当时检查手段和检查经验的不足,造成维修计划的不准确,导致维修冗余或不足。第三阶段是上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设备的复杂化和可靠性理论的发展,维修理论也有很大的发展,国外先后出现了预知维修和状态维修、以利用率为中心的维修、全面计划质量维修、可靠性维修、适应性维修、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生产维修综合工程学、后勤工程和全员生产维修等维修策略,这些维修模式都采取多种维修方式的组合。我国装备维修模式受前苏联影响较大,管理体制上一般采用大、中、小修的计划预修体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立的企业一般都设有功能齐全的修理车间,可完成设备的大中小修。
试验基地科研试验设备一般是包含大量机械件的复杂机电产品,部分设备具有一定的耗损规律,故障率服从传统的浴盆曲线,适用于定期修理方式;部分设备在耗损故障初期有明显劣化特征,可以采用视情维修。在考虑维修工作方式适用性的基础上,依据设备重要程度选择适当的维修方式。少量的无安全性、任务性影响的设备可采取事后修理的方式。对于有安全性、任务性影响的设备采用定期维修和视情维修。所以,在维修方式上,试验装备应采用多种维修方式结合的维修模式,包括事后维修、定期维修和视情维修。为便于管理上,易分工负责的大、中、小修等级维修管理模式,制订试验基地科研设备维修规范。
2试验基地科研试验设备维修规范制订方法
设备维修规范是实施设备维修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其核心内容在于设备维修项目和时机的确定,即明确在什么时间干什么事(DoWhatonWhatTime)。参考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设备实施维修管理经验和GJB1378A-2007《装备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分析》,设备维修规范制订的主要步骤包括:
(1)确定关键设备
(2)关键设备故障模式影响分析
(3)关键设备维修策略逻辑决断
(4)对维修工作进行组合,形成维修大纲
(5)维修大纲剪裁,形成维修规范
(1)确定关键设备
系统中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产品应确定为关键设备:
a)该设备的故障可能影响安全;
b)该设备的故障可能影响任务完成;
c)该设备的故障可能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
d)该设备的隐蔽功能故障与另一有关的或备用设备的故障的综合可能导致上述一项或多项影响。
(2)关键设备故障模式影响分析
对关键设施清单进行分析,分析设备功能,确定主要故障模式、故障原因及其后果。
功能所描述的是:在现行的使用背景下,产品的功能及相关性能标准是什么?每个产品都具有一定的功能,否则,它就失去的存在的意义,产品的功能规定也是该产品存在的理由。功能故障模式:相对于给定的规定功能,故障产品的一种状态。功能故障模式回答的是:产品的功能丧失具体有哪些形式,或者说产品的某一个功能,其功能故障有哪些具体的表现样式。故障原因是导致功能故障的任何事件。故障过程及影响描述的是当该种功能故障发生时会出现什么情况。
(3)关键设备维修策略逻辑决断方法
针对关键设备的影响安全或任务的故障模式及原因进行维修策略的逻辑决断,其逻辑流程如图1。该逻辑决断图是在GJB1378A的基础上,依据试验基地科研试验设备的特点进行的简化,以减少分析工作量。其主要特点是:
a)省略了故障类型和后果的判断过程,从而减少了不同工作类型决断流程分支,而采用统一的工作类型决断流程。
b)针对试验基地科研试验设备安全性、任务性要求高的特点,工作类型的决断采取了最严格的逻辑决断流程,即确定一种适用有效的工作类型后要继续判断其它的工作类型。
(4)维修工作组合,形成预防性维修大纲
以预定的间隔期为基准,把维修时间间隔各不相同的各种设备(包含非关键设备)的维修工作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的预防性维修大纲。非关键设备的维修工作确定参考行业标准和实际经验。确定预定的间隔期时应尽可能的与现有的维修制度一致。如采用任务前、任务后、日、周、月、季、年、3年、9年的间隔期框架,对不同设备的维修工作项目进行组合。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