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新农村建设需要生产新、生活新、乡风新、环境新和管理新,但归根结底需要农民的素质新,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然而,广大农村妇女是目前农村的主力,农民的主体。针对目前农村妇女的这一特点,创新妇女工作模式,提高妇女素质,发挥妇女的主力军作用,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妇女,新农村,主力军,科学发展观
新农村建设需要生产新、生活新、乡风新、环境新和管理新,但归根结底需要农民的素质新,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然而,广大农村妇女是目前农村的主力,农民的主体。针对目前农村妇女的这一特点,创新妇女工作模式,提高妇女素质,发挥妇女的主力军作用,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
1.目前农村妇女所处于的重要地位
农村妇女在数量不仅占农村人口的“半边天”,而且在农村经济发展,文明创建和家庭生活等许多领域中,均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职能和角色。
1.1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担负重要的角色
实行家庭经营之后,绝大多数家庭走上“丈夫是老板,妻子是技术员”的经营管理模式。特别在种植、养殖和加工产业中,妇女的作用和优势更为突出。在一些地区,随着男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增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担几乎全部落在妇女的肩上,妇女真正成为农村经济建设的主体和主力军。论文参考网。像普兰店市近郊的几个乡镇,几乎60%以上的劳动力外出务工,农业生产主要靠妇女承担起来。
1.2在农村文明创建中担负重要的角色
农村的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孝敬老人,计划生育、教育子女等诸多方面,都涉及到妇女,而且妇女一般都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妇女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环境卫生管理中,也扮演重要角色。由此可见,转变妇女的思想观念,提高妇女的文化道德素质,无疑是农村各项文明创建活动的主要对象和任务。
1.3在家庭生活中担负重要角色
丈夫是“妻管严”,妻子掌握家庭财经大权,在农村屡见不鲜,妇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家庭“法人代表”。这是由妇女精于细致管理,善于勤俭持家的美德决定的。事实证明,在新农村建设中,抓住了妇女,就抓住了丈夫和家庭。论文参考网。
2.目前农村妇女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尽管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任务和角色,但与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相比,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环节。
2.1观念和技能不适应
年轻有文化的妇女一般不愿留在农村,到城里闯世界。而留守的中老年妇女绝大多数受文化素质所限,面临“信息不灵不敢富、技术不懂不会富、资金不足无力富”的困境。经营项目依旧是“农业即粮食,粮食即玉米”,导致“家家粮仓满,户户腰包扁”。虽然也看到“十亩粮不如一亩菜,十亩菜不如一亩花”的比较效益,但总觉得老项目稳当,新项目操心费力怕担风险。论文参考网。对绿色农业、无公害农业、都市型现代农业和品牌农业,更是缺乏了解和相关知识的掌握,使妇女的致富能力受到影响。
2.2生产经营方式不适应
目前农村基本是家庭经营,分散进市场,妇女经营的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在产业发展的项目和品种选择上,往往自主经营,缺少统一性和计划性,无法形成专业性、规模性和集约性生产;在产品销售上,往往自我压价,“自相残杀”,相互挤兑,缺少自我保护意识。以经营温室蔬菜为例,导致种菜的没有多挣到钱,买菜的没有少花钱,贩运蔬菜的却赚了大钱。
2.3妇联组织模式不适应
妇联是服务妇女的重要组织,目前农村妇联组织设置基本沿袭计划经济时期,以村屯行政区划为依托的组织模式。而现代农村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经济发展,已经裂变出许多新的产业和经营专业。导致妇女活动时间安排不到一起,讨论问题话儿说不到一起,开展服务作用发挥不到一起。按照妇女经营专业建立妇女组织,已势在必行。
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农村妇女工作模式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源泉,妇女工作也是如此。要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坚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原则、适应农村妇女需求的原则和以人文本重在服务的原则,创新农村妇女工作的组织设置、服务内容和活动载体,促进农村妇女工作统筹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3.1创新农村妇女组织设置形式
改变以往单一妇女组织设置模式,采取多种的灵活方式建立新型的农村妇女组织。
(1)按照经营专业建立妇女组织
在村级建立综合性妇联组织的同时,打破自然屯和村民组界限,建立若干个妇女专业致富小组或妇女专业生产合作社。把专业妇女组织的作用发挥在带领妇女共同致富上,组织妇女活动在共同进市场上。专业妇女组织内部组织成员,也应改变以往的人员构成,按照经营专业发展需要,设立“一长三员”:即妇女致富小组长,技术员、购销员和劳动保护指导员。在专业妇女组织内部,自愿实行统一生产计划、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农资供应、统一协调产品销售。促进专业妇女组织成员间围绕生产经营,实行自我管理、自我保护、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由一家一户进市场,转向联合进市场,共同奔小康。
(2)由能人牵头建立妇女组织
打破性别界限,改变过去妇女组织的领导必须是女性的陈旧规定,谁能带领妇女致富,谁能为妇女搞好服务,谁能受到妇女的爱戴和拥护,就可以推选谁担任妇女组织的领导者。
(3)按照不同年龄段建立妇女组织
如青年妇女组织,中老年妇女组织。相同的年龄结构,相同的志趣爱好和相同的服务需求,便于开展管理、教育和服务,有利于增强妇女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2创新对农村妇女的服务内容
目前农村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最需要的是技术、项目和资金。对此,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站在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强化对农村妇女的需求服务。
(1)加大对妇女培训的力度
落实普惠制培训政策,根据农事季节,开办中短期实用技术培训班。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发展什么就研究什么。向农村妇女系统宣传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思路与任务;传授相关法律政策知识、绿色无公害生产技术、种植与养殖业知识、市场营销与信息运用知识及科学生活方式等知识。
(2)加大新项目的引进力度
一个品种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产业可以富起一方百姓。要组织妇女致富能手走出去,开阔视野,转变观念,了解市场,增强引进新技术、开发新项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引导妇女转变经营思路,坚持围绕城市发展农业、围绕工业发展农业、围绕休闲观光发展农业。有条件的地方应大力开发“农家乐”等新的经营项目,吸引城市居民赏农家景、品农家菜、摘农家果,领略农家田园风光,增加新的产业收入。
(3)强化对农村妇女创业的资金扶持
要适当放宽农村小额贷款的额度和偿还年限,降低担保标准和贷款利率。鼓励和扶持发展前景好,具有拉动和辐射效应的农业项目做大、做强、做优,形成稳定的规模效益。要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重视引进农产品深加工的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农户,订单+服务”的模式,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扶持农村妇女发展生产,增加家庭经济收入。
3.3创新农村妇女文明创建活动载体
农村家庭是最基本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单位,只有家庭的文明和谐,才能有村屯的文明和谐。而绝大多数妇女已经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家庭法人代表”,为此,要在巩固深化以往“双学双比”等妇女活动载体的基础上,开展“争当合格家庭法人代表”活动。其标准可确定为科技致富的带头人、遵纪守法的责任人、孝敬老人的领路人、教育子女的明白人、扶贫帮困的热心人。凡被评为“家庭合格法人代表”的,可凭信誉与人格享受小额贷款优先等待遇,以此激励农民群众争先创优,奋发向上,由家庭“小和谐”促进社会“大和谐”。使新农村建设真正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