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马克思主义论文

科学发展观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时间:2011-04-21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中,总结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立足于本国的基本国情,适应新时期新阶段发展的新要求,逐渐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科学发展观。这一发展观体现了发展的合目的性与发展的合规律性,科学发展观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是社会发展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成功的社会实践,都是合目的性与和规律性的统一,只有既合目的性与河规律性的社会实践才是成功的社会实践,也才能最终促进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合目的性,合规律性
 

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更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中,总结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立足于本国的基本国情,适应新时期新阶段发展的新要求,逐渐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即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一发展观之所以被概括为科学发展观,就在于它要求我们的发展要从实际出发,要求尊重,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来谋求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并要求把这一发展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到全体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需求上。这一发展观体现了发展的合目的性与发展的合规律性,科学发展观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论文发表

1.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发展的合目的性———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什么是“以人为本”?胡锦涛总书记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1] 很明确,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发展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把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这就解决了“为谁发展”这一根本性的问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从事的社会生产及其相关活动是一个能动的活动过程。在这一活动过程当中,人们从自身的生存和需要出发,进行有目的的,有意识的生产实践,正如马克思所说:“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2] 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践活动体现了人在这一活动过程当中的主体性,是“主体客体化”的作用结果。所谓“主体客体化”,就是主体作用与客体,实践活动是主体即人类按照自己的目的,需要和利益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把自己的目的,意志和力量对象化,创造出属人的世界。按照自己的目的,需要和利益去认识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实践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本质区别。社会历史是人有目的,有意识活动的结果,人们总是按照自己设定的目标从事社会活动。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来看,“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人的活动而已”[3] 这就是说无论人类改造自然是物质生产过程还是进行精神生产过程都是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这一点上,社会活动与自然活动具有本质区别,在自然界,“全是没有意识的,盲目的动力,这些动力彼此发生作用,而一般规律就表现在这些动力的相互作用中。”“相反,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是,经过思考或凭激情行动,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4]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目的。这就是说在任何时候,在任何问题上,都不能离开人,都要体现人,发展是为了人的发展,而不是为了物的发展,如果把物的发展当成了目的,而把人的发展变成了手段,就必然损害人自身的生存发展,这就是典型的“异化”。是以人为本,还是以物为本,不仅仅是个发展观的问题,更是一个真伪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从人的本质上来说,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 也就是说,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都是人的具体本质在外部的现实表现,是人的具体本质通过社会实践而成为外部的现实,是由人所创造的。“因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6] 既然社会关系是由人所生产,所创造的,那么,随着人的不断发展,必然要创造出新的社会关系,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此形成并不断向前发展。这就清楚的表明,人类历史是以人为中心,社会的发展要依靠人,社会的发展是为了人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突出强调要把满足人民群众的切身需要和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发展的合目的性特征。

2.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发展的合规律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同自然界一样,具有自己的规律,社会历史的发展本质上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马克思说:“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7] 社会历史的发展尽管与自然界不一样,是人的活动,是人有目的,有意识活动的结果,但它同自然界一样,也是一个由其内部矛盾推动的合乎规律的辨证发展过程,有其合规律性的一面。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改造,而必须是在客观规律的指导下,顺规律而行,如果逆规律而行,必然得不到规划的主观结果。科学发展观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强调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强调我们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协调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这就体现了发展的规律性。发展观是否合规律,不能以是否满足人的欲望需求为标准,而应看发展是不是符合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笔者认为,发展观是否合规律,并不在于一时发展的状况如何,也不在于个别发展阶段如何,而在于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是否促进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才是考察发展观是否合规律的关键。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所谓“全面的发展,就是要求我们的发展首先要立足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1] 要求全面的发展观,是针对,防止和克服片面发展而言的。论文发表。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一切事物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过程,这就必然要求在发展过程当中,要充分考虑到系统构成的各个要素极其之间的联系,作到全面的发展。在以往的发展过程当中,我们突出强调经济发展,而忽视了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国外发展理论还曾一度把发展定义为增长,可见,片面的发展观还是相当有市场的。从根本上来说,发展主要包括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其中人的发展是根本的,社会发展是为人的发展而服务的,社会的发展从内容上来说,应当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方面的内容,一个社会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发展,社会进步,只有实现了这三个方面的良性互动,全面发展才能成功。当然,这三个方面的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一样,发展的主次不一样,但如果只重视某一个方面如忽视其他方面,那么社会发展必然是畸形的,是不能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的。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的发展是协调的发展。所谓“协调的发展,就是要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1]。科学发展观强调我们的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是针对,防止和克服地区和行业之间的单边冒进,反差较大的畸形发展而言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整个世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发展实际上就是一个由许多要素相互联系所组成的系统,要使这个系统的功能发挥到最佳程度,就必须考虑到系统的组织结构,协调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把经济社会的发展看作为一个大系统,一方面强调人口,资源,环境等诸要素的协调,另一方面又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等环节相协调;既强调人与自然,城市与农村,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发展要协调,同时又强调国内发展与国外发展,这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坚持联系的观点,系统论的观点。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的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所谓“可持续的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1]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又一个重要特征,是针对,防止和克服无视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无休止的向自然资源索取,结果造成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面临枯竭等严重社会问题,使得发展难以继续,并且使已有的发展成果部分遭到毁灭。一百多年前的恩格斯在《自然辨证法》中所说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报复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步的结果又取消了。”[8] 历史的发展已经清楚的证明了恩格斯的这一伟大论断。不能够处理好同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就必然使我们的发展难已相继,并有可能葬送我们已经取得的发展成果。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要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正确处理当代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突出强调既要考虑到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到持续发展的需要,决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发展的需要。

3.科学发展观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在本质上是和目的性与和规律性的统一。论文发表。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是社会发展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成功的社会实践,都是合目的性与和规律性的统一,只有既合目的性与河规律性的社会实践才是成功的社会实践,也才能最终促进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的结果的表现,因而必然体现目的性的一面,但社会的发展同自然界一样,也有合规律性的一面,即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十七大报告进一步重申,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体现了发展的目的性,要求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一切为了人民,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解决了“为谁发展”“发展的目的是什么”的问题;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体现了发展的合规律性,要求我们的发展要遵循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它要求我们的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全面进步和共同发展,它要求我们的发展要处理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等方面的协调问题,它要求我们的发展要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到可持续的发展。这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科学发展观既要求以人为本,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理论的指导下,对社会发展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的理性认识。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4,3.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 ,1979(42):97.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2(3):118.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4):374.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 1995(1):56.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 1979(42):24.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2):101.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4):383.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与中国思想史研究的范式转移
下一篇论文:试论“三个代表”思想的哲学内涵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马克思主义论文
最新马克思主义论文
读者推荐的马克思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