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政治论文

创建文明生态村的意义及其建设存在的问题的探究

时间:2011-04-22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中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所制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具体标准,而且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推进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把农村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一起来,提出了保护自然环境,创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同时,创建文明生态村对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有重要的意义。创建文明生态村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实现农业现代化有重要的意义。虽然一些已创建的村制定了相应的村庄建设规划,而且进行了实地勘察和论证,但由于受资金不足等各方面的制约,在制定规划时也是着眼当前的多、考虑长远的少,普遍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
关键词:文明生态村,建设,意义,问题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中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所制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具体标准,而且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推进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把农村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一起来,提出了保护自然环境,创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同时,创建文明生态村对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有重要的意义。

1 创建文明生态村的意义

1.1创建文明生态村对促进现阶段城镇化建设有重要的意义[1]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城镇化是我国新时期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目标之一。创建文明生态村进一步促进了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并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1.2创建文明生态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创建文明生态村不仅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了人与自身、人与人的和谐,而且还促进了人与社会的和谐,达到了“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管理民主”的目标[2]。文明生态村建设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提高百姓生活水平,在创建文明生态村的过程中并在不断地完善农村基础公共设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农村发展的新环境,同时,在创建文明生态村的过程中,不断地加强对创建文明生态村的宣传教育,加速了农村社会的文明进步,并培育了新时代的新农民,并且提高了农民的法律意识。总之,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是推进农村小康社会的有效载体,是一场伟大的乡村革命,是在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探索,但对于如何建设农村,解决好“三农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1.3 创建文明生态村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之一,并且“脏”“乱”“差”等是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所存在的重要的问题[3]。

2 创建文明生态村存在问题

2.1人们对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意识不强

创建文明生态村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实现农业现代化有重要的意义。群众是文明生态村建设的主体,因此需要全社会人民的参与,但是包括许多群众、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人,特别是一些部门的领导对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意识不高,并未起好带头的作用。

2.2创建文明生态村的资金投入不足

在生态文明村建设过程中,虽然政府制定了很多的惠农政策,强调有关涉农部门在资金、项目方面加强协调、集中向第一批创建村倾斜,但由于具体措施不到位,与创建活动联系紧密的各项专项资金使用较为分散。财政在“村村通”、绿化、沼气建设等方面也有诸多补贴,但资金投入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4]、[5]。

创建文明生态村中通水、通路、通电、改厕、改圈和建设生态家园等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由于取消了农业税,乡(镇)村两级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于行政拨款,这些经费主要用于支付行政人员的工资和日常工作的运转,不可能再向城镇或村庄的建设进行投入。

2.3 村庄规划不够规范

相关的专业的规划部门专业人员少,导致相当一部分的村庄规划没有按规定程序进行实地勘查和论证。虽然一些已创建的村制定了相应的村庄建设规划,而且进行了实地勘察和论证,但由于受资金不足等各方面的制约,在制定规划时也是着眼当前的多、考虑长远的少,普遍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

缺少科学的农村规划既不利于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将拉大城乡之间差距,农民占有的社会资源会越来越少,不利于和谐发展。

3 创建文明生态村的建议

对于创建文明生态村不仅内涵丰富、工作繁杂,而且涉及面广,所以需要精心组织,不断地加强政府对其领导,才能加快文明生态村建设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6]。

3.1 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百姓对创建文明生态村的意识

充分利用广播、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提高宣传力度,努力转变群众思想,进一步加强群众对创建文明生态村的认识,努力做到“四个讲清楚”,即:把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的目的意义讲清楚,把创建内容、途径、方法讲清楚,把农民群众创建活动中的责任和义务讲清楚, 把各级各部门的帮建政策讲清楚。

3.2 开辟渠道,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创建文明生态村投入

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多渠道的创建文明生态村的投资机制,坚持以国家、集体和个人投资相结合的原则,主要是以地方和群众投入为主,国家扶持为辅。争取国家水保专项资金、扶贫资金、林业建设资金、生态建设资金、农业开发资金和地方财政等多方面资金的投入,并加强资金管理,建立责任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精品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和广大农民自主创业[7]。

3.4 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

建立文明生态村的示范区,制订完善的文明生态村的总体规划,把文明生态村建设与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生态环境紧密的结合起来,提出可行性的治理办法和相应的有效的政策措施。

抓好文明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力度,积极引进先进的发展生态农业的新技术,努力提高示范区建设的科技含量,认真做好一批样板示范工程。

3.5发展循环经济[7]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并力争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推广资源再利用,实现变废为宝。大力发展绿化工程,努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3.6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乡村空间结构,创造良好的农村发展环境[8]

通过政府及其他方式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对村庄的规划指导与建设,加强对百姓的集中式的管理,以改善整体的农村生活条件及面貌,统筹安排好、建设好农户的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及公共福利事业等场所设施,促进农村经济不断增长。不断的整合农村的资源,如人力资源、闲置资源、社会资源、管理资源等,努力打造农村发展新格局。


参考文献:
[1]杨文会,邵玲丽文明生态村建设对促进现阶段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J]
[2]李翠竹,论生态文明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9 (1):8–11
[3]黄国勤,农村生态环境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6-229
[4]徐立敏, 彭克明,赵宏伟,现阶段农村文明生态村建设存在问题及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825,1856
[5]佘黎,双华军,生态农村—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新思维[J].甘肃农业,2006(2):37-28
[6]尹慧英,关于赴承德、秦皇岛考察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报告[J].黑河学刊,2008 (1):60-63
[7]邱卫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科技广场,2008:70-72
[8]沈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初探[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7:11-15
[9]尹正江;李颜,文明生态村建设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研究[J].价值工程2009(2):8 -9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城镇居民医保经办模式问题初探
下一篇论文: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牢固树立学用结合的学习理念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政治论文
最新政治论文
读者推荐的政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