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仅有的18例古今字也反映出了一些古今字在使用中的特点:1、古今字的分化是一种渐进的历史现象,记词职能的分工需要一个约定俗成的过程,加上一些文人的仿古习惯,在今字产生之后仍然有人使用古字,所以在同一时期乃至同一个人的用一部著作中可以既使用今字又使用古字;2、有些文献中原本是使用的今字的,是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后人改成了与之相对的今字,这就改变了文献的原貌。下面,我们将分别探讨一下《鲁》、《齐》、《韩》、《毛》四家诗在古今字使用上的特点。
(一)《毛诗》
《毛诗》多用古字,在上述18例古今字中,使用古字的有12例(见附表),另有6例使用了今字,它们是“辗”(兩次)、“邇”、“譬”、“界”和“肯”。其中,前四个字《说文》都收了,可见它们在许慎的时代已经产生了。《说文》未收“肯”字,说明“肯”字在许慎的时代还未产生,或者是已经产生了,但不见于传世文献,所以许慎未将其收入《说文》。《诗经》的时代是早于许慎的时代的,所以,在《诗经》中不可能出现《说文》未录的“肯”字,《诗经》原文当作“肎”,《毛诗》作“肯”是经过后人篡改的。
(二)《鲁诗》
四家诗中,《鲁诗》与《毛诗》差异是最大的,在这18例古今字中,有13例(见附表)。《鲁诗》中使用今字较多,共有8例:“悦”、“撼”、“ ”、“僻”、“示”、“他”、“懈”和“蚀”。其中,“悦”、“ ”、“他”、“蚀”四字《说文》未收,它们当是后人篡改的今字,《诗经》原文应为“说”、“肩”、“它”、“蚀”。
(三)《齐诗》
《齐诗》使用古字较多,有13例。但也有5处用到了今字,如“荷”、“煌”等。这几个字《说文》都收了,我们很难判断《诗经》原文当作何字。但是,由于《诗经》的时代比较早,距离许慎的时代已有一段距离,所以,较古的字更有可能是原文正字,今字则更有可能是后人篡改的。
(四)《韩诗》
《韩诗》也较多的使用古字,有12例,另有6例使用了今字,如“娶”、“汝”等。《韩诗》所使用的今字都见于《说文》,情况大致上和《齐诗》相同。
参考文献
[1]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北京:中华书局,1991
[2]张桂光.汉字学简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4]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赵克勤.古代汉语词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6]王力.古代汉语.北京:中华书局,1999
[7]张树波.《诗经》异文类型研究[J].河北学刊:1993
[8]洪成玉.古今字概说.中国语文,1981
[9]张秀成.古今字,古今文字的金桥——谈古今字的几个问题.四川大学学报(哲社),1999
[10]杨润陆.论古今字的定称与定义.古汉语研究,1999
[11]龚嘉镇.古今字说.文字学论丛(第一辑),向光忠,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
(后附《诗经》异文古今字表)
序号
《毛诗》
《鲁诗》
《齐诗》
《韩诗》
《毛诗》原文
出自篇名
1
辗
展
展
展
辗转反侧
周南·关雎
2
辗
展
辗
展
辗转伏枕
陈风·泽陂
3
说
悦
说
说
我心则说
召南·草虫
4
感
撼
撼
撼
無感我帨兮
召南·野有死麕
5
肯
肎
肯
肯
惠然肯來
邶风·终风
6
邇
爾
邇
邇
不远伊邇
邶风·谷风
7
肩

肩
肩
并驱从两肩兮
齐风·还
8
取
取
取
娶
取妻如之何
齐风·甫田
9
辟
僻
僻
僻
宛然左辟
魏风·葛履
10
女
女
女
汝
三岁贯女
魏风·硕鼠
11
何
何
荷
何
荷戈与祋
曹风·侯人
12
视
示
示
示
视民不恌
小雅·鹿鸣
13
它
他
它
它
之死矢靡它
鄘风·柏舟
14
皇
皇
煌
皇
穆穆皇皇
大雅·假乐
15
譬
辟
譬
譬
取譬不远
大雅·抑
16
解
懈
解
懈
夙夜匪解
大雅·烝民
17
食
蚀
食
食
此日而食
小雅·十月之交交
18
界
界
界
介
无此疆尔界
周颂·臣工
+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