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语文教学论文

简论训诂学在文言文学习中的作用

时间:2016-03-19  作者:陈 丹

训诂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在阅读和学习文言文时,如果能掌握训诂学知识,从分析句读、释词解句、讲解修辞等方面入手,将能更加深入地分析作品,理解文章的含义。
论文关键词:训诂学,文言文学习,实用性

但是,这些用文言文写成的作品反映的是遥远的古代社会生活,无论语言形式还是思想内容,都与现代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读来令人觉得晦涩难懂。其根本原因在于无法跨越字词的障碍。学习文言文,最大的难点在于词汇。而训诂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解释古代的字义和词义,不仅如此,凡校勘文字、分析句读、串讲文意、阐明章旨、表达修辞等,都是其研究的内容。因此,训诂学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有力的利器。

一、分析句读

古人在著书立文时一般是不加标点断句的。在开始训练读书的时候,常常在一个句子的最后一字下加一圈表示一“句”;在一句话的中间需要暂时停顿的地方加一点表示“读”。后来就习惯性地称断句为“句读”了。

正确地理解古书的文意,是进行句读的前提。要正确理解文意,必须运用训诂学知识。如:

(1)天明,母重启侯:“离云梦不足怪,此何太适适;亦何惜不一验之?”(《三国志·魏书·蒋济传》注引《列异传》)

中华书局标点本《三国志》由于不明“适适”之义,将这句话断作“此何太适?适亦何惜不一验之?”如果读者读到此版本,又不理解“适适”的含义,就会曲解这句话的意思。其实,“适适”即“的的”,显明貌,这里形容所见分明。黄生《义府》卷下云:“适与的同。言梦中事虽未可信,然何的的分明如此。”(中华书局本201页)。乐府诗《子夜歌》:“我念欢的的,子行由豫情。”“的的”与“由豫”相对成文,可证“的的”为明确之义。读者要是事先弄清楚“适适”的意义,就能发现此文的句读有误,也不会曲解文意了。所以,句读是阅读文言文的前提。再如:

(2)麒麟画图,博陆首列;云台功臣,伏波以椒房之亲不与,非公也。(清·尤侗《艮斋杂说,续说,看鉴偶评》中华书局点校本)

读到这一段,熟悉汉代历史知识的的读者都知道尤侗原本是在为东汉名将马援(伏波将军)鸣不平,他认为西汉霍光(博陆侯)与马援皆为皇家外戚,西汉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3年)画功臣十一人图像于麒麟阁时,霍光位列其首;而东汉明帝永平三年(公元60年)画功臣图像于南宫云台,马援却没有被列入,是件不公道的事,作者正是由此发表感慨。

但是,中华书局点校本却断句为“麒麟图画博陆,首列云台功臣,伏波以椒房之亲不与,非公也。”这样一段明明白白的话,竟变成了西汉画麒麟阁功臣时,预见性地把发生在一百一十三年之后的云台功臣画在了首位。这不是糊涂荒唐的笑话吗?让读者也心生不解。所以,分析句读是解释字词、理解文意的基础,读者在阅读文言文时要注意运用训诂学知识辨明错误的句读。

二、释词解句

语言是发展的,词汇和词义也随着时代不断发展。除了少量基本词汇外,汉语中大量的非基本词汇古今意义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训诂学能帮助读者求得正确的解释。如:

(3)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见到“落英”,读者很可能望文生义,理解为“落花”,实则不然。

“落英”一词,出自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宋代王安石《残菊诗》中写到:“残菊飘零满地金”。欧阳修根据生活经验认为“百花尽落,独菊在枝上耳,”秋菊是不会陨落的,枯死犹在枝干上,引发了争论。吴曾在《能改斋漫录》中说:“以予观之,‘夕餐秋菊之落英’,非零落之落。落者,始也。《尔雅》‘落、权舆,始也’”。“落”解释为“始”,这是训诂中特有的“反训”,即用反义词为训。因为字义“兼有正反”,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意义。如《说文解字》说:“乱,治也。从乙,乙,治之也。”本义为“治”,引申为“不治”、“纷乱”,那么,“乱”字兼有“治理”和“混乱”两个意义。所以,“落”兼有“落下”与“初始”之义。

明白这点之后,再看前一句描写的是花草怒放、鲜美,顺承文意,下一句也不会写凋落的花朵,既不符合时令,也与文意相背。 “落英”应解释为“初开的花”,才与原文意思相符。

弄清楚了单个的字词,才能更好地梳理全句的意思,如:

(4)勤心养公婆,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

现代有些读本和高中课本把“好自相扶将”翻译为“好好服侍老人家。”“扶将”,是服侍的意思。这个注解就欠妥当。首先,从句子结构看,其中“自”是指对于自己。“扶将”即扶持、照顾之意;“相”是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根据上下文译为你、我、他。诗中的“会不相从许”、“及时向遣归”等,“相”分别指代“你”、“我”。“好自相扶将”即好好地自己照顾自己。由于前面已经有“自”,所以“相”的指代意味不明显。

其次,从上下文分析,前文已有兰芝“上堂拜阿母”之举,这一层侧重写姑嫂的离别依依之情,况且此时“小姑始扶床”,可见尚且年幼,兰芝怎么会嘱咐小姑服侍老人家呢?

再次,从一些名家的注释看,如由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第一册上编第383页)中有注释:扶将,扶持、保养。这句是说“自己好好保重。”林庚、冯沅君《中国历代诗歌选》注云:“‘好自相扶将,’自己好好保重。”这样看来,解释为“好好地自己照顾自己”是正确的,疏通了句意,合乎情理。

三、讲解修辞

不管是古文还是现代文,历来都重视修辞。而古汉语中有许多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特殊的修辞表达方式。不明白这些特殊的修辞表达方式,对文言文的理解有一定的影响。如: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辞》)

一般注本以及高中课本都会注:“扑朔,四肢乱动;迷离,眼睛半闭。雄雌两兔一起贴地而跑,怎能分辨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实际上,“脚扑朔”、“眼迷离”都是兔子共有的特点,无论雌雄。余冠英《乐府诗选》中就注明了这一点。诗中所以分开写是采用互文见义的手法,保证五言诗的整齐性。原文应该理解为“雄兔雌兔都爬搔着脚,眯着眼,两只兔子一起跑,怎么能辨出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文言诗文中互文的用法比比皆是,了解这种表达手法,会对理解文意有帮助,不至于断章取义。

在文言文中还有一些表达方式,从字面上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它要表达的意义却不能从表面上看出来。如:

(6)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这段话的背景是,秦师即将出征,蹇叔料到秦师必败,于是劝说秦穆公放弃出征,但劝阻无效。于是,蹇叔哭师,对孟明说:“吾见师之出,不见师之入。”这时,秦穆公就骂道:“中寿,尔墓之木拱矣。”从字面上看,是说蹇叔活到寿数就死的话,坟头上的树也长得有合抱一样粗了。这是诅咒他该死不死。更深一层的意思是蹇叔的话给这次出征带来不详,需要消除其影响,因而秦穆公一方面表示气愤,更希望是要用自己的话去避邪,使蹇叔的预言不能实现。这样复杂的含义和目的,字面并未反映出来。杜预解释“言其过老,悖不可用”是说秦穆公声明蹇叔老糊涂了,他的话是昏聩之言,不可信。这样把秦穆公的意图揭示出来,也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原文。

综上所述,在学习文言文中,训诂学除了有以上三个方面的作用外,还能在阐述语法、叙事考史、讲解典章制度等方面给予帮助。因此,在学习文言文中遇到疑难问题时,要主动运用训诂学知识答疑解惑,不以讹传讹。


参考文献:
[1]王华军.中学古诗文鉴赏的一个利器:训诂学[J].现代语文,2006,(9),110.
[2]张万烈,张亮,坤燕昌.文言文教学与训诂学[J].西昌学院学报,2007,(4),139-141.
[3]黄萍.试论训诂学在古文教学中的运用[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6),48-49.
[4]郭在贻.训诂学(修订本)[M].中华书局,2005.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词典能否收录数字词探析
下一篇论文:《诗经》异文古今字研究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语文教学论文
最新语文教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语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