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ʐe
ʐe只能用在陈述句中,并且只能是肯定句。请看下面的例子:
⑴这张卷子我已经做好ʐe。
⑵我们都吃完ʐe。
⑶我们村装上有线电视ʐe。
ʐe只能用在描述自己一方的事情时,这件事情已经发生并完成了,并且自己一方的事情对方并没有完成,因而自己对这件事的完成包含了喜悦的心情,同时也可能暗含了一定的优越感。
(七)ã
ã只能用在疑问句中,并且只能用在正反问、选择问、特指问中。
用在正反问中的例子有:
⑴你个考虑过ã?
⑵阿爹个在家ã?
⑶现在个在下雨ã?
用在选择问中的例子有:
⑷你喜欢红色的还是绿色的ã?
⑸我们去吃中餐还是西餐ã?
⑹明天是晴天还是阴天ã?
用在特指问中的例子有:
⑺你想买什么ã?
⑻他在干么ã?
⑼你的手机在哪ã?
以上9个例子中的ã表达的都是疑问的语气,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啊”。
(八)k’æ̃
k’æ̃只能用在与他人的对话进行中,单独成句,通常表示对对方话语的质疑,相当于普通话中的“是吗”。也有时候只是在对话中对对方的话做出的回应,并没有质疑的意思,只是为了更好的衔接下面的话。例如:
⑴甲:我大学的时候是我们班跑步最快的。
乙:k’æ̃?那你应该在运动会上拿过不少奖吧?
⑵甲:那个阿姨就是小芳的妈妈。
乙:k’æ̃?我记得她妈妈是短头发啊。
⑶甲:我上次在这家饭店吃过,菜挺好吃的。
乙:k’æ̃?那我们就在这儿吃吧。
其中例⑴和例⑶并没有质疑的意思,只是为了更好的话语衔接,而例⑵中乙使用k’æ̃对甲提出了质疑,紧接着便说出质疑的根据。
(九)kã¹¹¹¹
kã¹¹也必须用在两人之间的对话中,一般用在说话者在表述完某种情况或观点之后,希望对方表示对自己的观点或说法的一致意见,表达“你说对吧”、“是吧”的意思。例如:
⑴甲:我们都叫这种菜高瓜,kã¹¹?
乙:对,是高瓜。
⑵甲:你阿妈喜欢吃葡萄,kã¹¹?
乙:不是,我阿妈喜欢吃提子。
⑶甲:再过两个星期就要期末考试了,kã¹¹?
乙:是哦,得抓紧时间复习了。
二、由于语流音变而产生的语气词
无为方言中还有一些常用的语气词是由虚词和语气词连用时在语流中产生音变,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逐渐固定下来的,发生音变后仍旧保持原有的意思。下面具体分析这几个语气词的产生:
(一)ʐã
1.由虚词ʐi与语气词ã连用而产生的ʐã
有一部分ʐã是由虚词ʐi与语气词ã连用而产生的。例如:
⑴你个去ʐi ã?
⑵她个吃ʐi ã?
⑶天个晴ʐi ã?
这几个句子在无为方言里是经常说的,但是在口语中,往往由于语速较快,说出来就是:
⑷你个去ʐã?
⑸她个吃ʐã?
⑹天个晴ʐã?
例⑴、⑵、⑶中的ʐi相当于普通话中的“了”, ã相当于“啊”,例⑷、⑸、⑹中的ʐã相当于“了啊”。
2 由虚词ʐi和niã连用所产生的ʐã
还有一部分ʐã是由ʐi和niã连用所产生的,例如:
⑴我早就准备好ʐi niã。
⑵大家都已经走ʐi niã。
⑶火车已经开ʐi niã。
niã表示动作的完成,ʐi和niã在语流中产生音变,形成新的语气词ʐã,产生音变后的句子为:
⑷我早就准备好ʐã。
⑸大家都已经走ʐã。
⑹火车已经开ʐã。
(二)ʐa
ʐa是ʐi和“啊”连用时产生音变而出现的。
⑴原来你去过ʐi啊?
⑵第二天你就过来ʐi啊?
⑶他还没想过ʐi啊?
这里的ʐi表达“了”的意思,音变后的句子是:
⑷原来你去过ʐa?
⑸第二天你就过来ʐa?
⑹他还没想过ʐa?
(三)ʐæ̃
ʐæ̃是由ʐi和æ̃连用在语流中发生音变而产生的。
⑴我记得我就放在桌子上ʐi æ̃。
⑵我昨天就给你ʐi æ̃。
⑶我们早就说好ʐi æ̃。
这里的ʐi相当于“了”,表示动作的完成。ʐi和æ̃在语流中发生音变形成ʐæ̃。
⑷我记得我就放在桌子上ʐæ̃。
⑸我昨天就给你ʐæ̃。
⑹我们早就说好ʐæ̃。
参考文献
[1]黄伯荣.陈述句 疑问句 祈使句 感叹句[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
[2]朱定峰.浅析安徽无为方言中的虚词“吱”[J].语言应用研究,2006,(9).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