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语文教学论文

“凡是”的句法功能及其语法化过程-论文网

时间:2015-02-25  作者:杨佳
有的“凡是”相当于“只要是”。例如:

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红楼梦》第五十五回)

凡是“白话文”里面,违反这些公律的新字眼,新句法,——就是说不上口的——自然淘汰出去,不能够存在。(《鲁迅全集》)

况且一则他也是一个认真的考证学者,二则我觉得凡是得到大杀风景的结果的考证,往往比表面说得好听,玩得有趣的东西近真。(《鲁迅全集》)

三.“凡是”的语法化过程

现代汉语中认为“凡是”是表范围的总括性副词。“凡是”限定为词性成分的现象至迟到魏晋时期已经广泛出现了。“凡是”既可以在形容词前充当焦点标记,如:

“我们大姑娘不用说,但凡不好也没这段大福了。二姑娘的浑名是‘二木头’,戳一针也不知嗳哟一声。三姑娘的浑名是‘玫瑰花’。”(《红楼梦》第六十五回)”

也可以在动词短语前充当焦点标记,如:

“宝玉点头叹道:“好妹妹,你别哄我。果然不明白这话,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连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负了。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红楼梦》第三十二回)”放在形容词前表示形容词的总括;放在动词前表示动词的总括。

朱德熙中把“凡”归入范围副词:“我们认为‘光、就、单、凡’一类副词直接在名词前头出现的句子应该看成是省略了‘是’的紧缩形式。”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认为现代汉语“凡是”就是由古代汉语“凡”发展演变过来的。古代汉语中的“凡”有副词、连词、代词和形容词的词性,当“凡是”的出现就全合并虚化成副词这一种,虽然有的时候“凡是”也隐约表现为连词的词性,但终不能因为这一点就改变“凡是”是总括性副词这一性质。

“凡是”词化的另一条途径就是“凡”在修饰系动词“是”的过程中,就已形成了定型的搭配,此后走上了凝固、融合之路。“凡是”是“凡”语法化过程中发展出的一个固定词语。

《红楼梦》和《鲁迅全集》中“凡是”最明显的特点是大都可以比较自由的修饰一个词语、一个短语或者一个句子。如:

凤姐儿听说,哭着两手搬尤氏的脸紧对相问道:“······你但凡是个好的,他们怎得闹出这些事来!你又没才干,又没口齿,锯了嘴子的葫芦,就只会一味瞎小心图贤良的名儿。总是他们也不怕你,也不听你。”(《红楼梦》第六十八回)

湘云笑道:“我只当是林姐姐给你的,原来是宝钗姐姐给了你。我天天在家里想着,这些姐姐们再没一个比宝姐姐好的。可惜我们不是一个娘养的。我但凡有这么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是没妨碍的。”(《红楼梦》第三十二回)

我们大姑娘不用说,但凡不好也没这段大福了。二姑娘的浑名是‘二木头’,戳一针也不知嗳哟一声。三姑娘的浑名是‘玫瑰花’。”(《红楼梦》第六十五回)

在中国,凡是猛人(这是广州常用的话,其中可以包括名人,能人,阔人三种),都有这种的运命。(鲁迅全集>)

就是跳舞,肉感等等,凡是和女性有关的,都成了罪状。(同上)

“凡是”的副词性向连词转化过程中也是它的语法化过程。这里不多介绍。汉语中的“凡是”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类,它既是句法组成的短语(凡····是),又是词法组合的单词。这都需要我们在以后研究中深入探讨,更进一步发现及完善规律。

“凡是”的虚化是一个长期的、逐步分化的过程在现代汉语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凡是”很有可能或者必须有其新的表现形式的出现。但是无论怎样变化,必须遵守语法化的九项原则。这是无需置疑的规律。

四.结语

在汉语中,表示名词类别的方式虽然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用动词形容词来描述,也可以用数词来限定,但如果想要突出并强调类别的唯一性和概括性,就必须用各种范围副词对相关名词进行限定或概括。“凡是”是总括性的副词,它在古代汉语中的表现形式为“凡是”“但凡”“但凡是”三种形式。这些词语在现代汉语中也留有痕迹,这实际上就是语法化理论所说的并存原则。“凡是”的句法功能更能体现其多功能性。

参考文献
1 陆俭明、马真.《现代汉语虚词散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2 杨荣祥.《近代汉语副词研究》[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 许威汉.《古汉语语法精讲》[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
4 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探索》[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5 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6 于根元主编. 应用语言学概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7 于根元.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应用研究[M]上海:书海出版社,1996.
8 冯春田.《近代汉语语法问题研究》[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
9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10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语言的横向组合与纵向预设-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四种版本《现代汉语》教材修辞章的比较研究_教学研究-论文网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语文教学论文
最新语文教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语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