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语文教学论文

“V起来”的句法分析_起来语法化

时间:2011-05-21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本文对语义纷繁的“V起来”作统一的句法分析,根据它的语法化进程和语法化程度,我们认为在现代汉语共时平面上,“V起来”句式中的“起来”是一脉相承的语法范畴,从作“V”的补语成分、对其说明补充,发展成为“V起来”句式中的补语标记,引出句式的补语论元、以对其进行补充说明。
关键词:起来语法化,句法分析功能范畴
 

本文拟对纷繁复杂的“起来”作统一的句法分析,这里的分析同样可接受语义的限制、语感的检验,符合认知的语法化历程,适合语用的功能选择。这种分析基于对“V起来”句式中各种构件成分的罗列归纳,如句首的名词性成分的描写、谓语动词的分类、可能的句尾名词性成分的定位或可能的句尾形容性成分小句的定位以及“起来”本身的语义指向等。

我们采用一个显性的标准把“V起来”句式一分为二,即依据句尾是否有形容性成分来分为类型一和类型二。这样的分类标准与“起来”作补语的语义指向相关,但又不完全取决于它的语义指向。

(一)类型一:NP+V起来 句尾没有形容性成分

我们可再依据“NP+V起来”后有无受事宾语,把此类一分为二:

1 句式一:NP+V起来

在句式一中,NP+V起来 后既没有形容性成分,又没有名词性成分。如:

我站起来

句首NP为施事性成分,发出动作,实现自移,以达到一种结果状态。“起来”是对谓语动词的补充说明,在语义上指向句首名词性成分。句法描写为:

S:〔NP我〔VP站起来〕〕

从生成语法的角度来说,这里的“起来”可以是基础生成的起来语法化,与动词“V”在同一阶层,受VP节点统制,形成一个简单的表述。

句首NP主要为V的施动者,实施V的行为,实现自身的位移,以“起来”表现V后NP自身的结果状态。这种句式是“V起来”基本用法,与“起来”的基本义最为接近,在语言的历史上形成较早。谓语动词与补语的直接相邻、没有其他成分间隔,也是发生语法化的最理想环境。石毓智认为,动补的语法化正是在这种环境中完成的,并形成强大的合力,向其他的分离式动补结构演化,形成类推效力,终成为一种高度能产的句法结构。

2 句式二:NP+V起来+O

在句式二中,NP+V起来 后没有形容性成分,但有名词性成分。如:

我抬起来胳膊

从生产语法的角度来看,这里的“V起来”句式是经过了动结式的功能范畴的扩展,但“起来”同样与“V”处在同一阶层、受同一节点统制。这里的的致使义是动结构式赋予的,符合动结式的功能表达。句法描写为:

S:〔Spec我〔CausP胳膊〔Beco起来〔v抬〕〕〕〕

句尾的NP成分都是谓语动词的受事性成分(广义的受事),句首NP为动作的实施者,发出动作行为,致使句尾名词性成分发生位移,达到一种结果。在石看来,这里的“V起来”已经发生语法化,由原来的“V+O+起来”语法化为“V+起来+O”。但这种语法化还是较为初级的,因为这里的“V+起来”后只能接动词性的受事成分,非常受限。且O更为常见的位置是在“V起来”的“起来”之中,形成“V起O来”而不是,“V起来O”。

因而我们认为,“V起来”并没有像大多数动补结构那样,发生高度的语法化起来语法化,形成一个能产的动补结构类型、自由组合而较少受限,“起来”只是停留在语法化的附加成分之上,表达一种位移的结果状态意义。当然它也就不可能像“着”“了”“过”那样发生高度的语法化,而成为依附于动词的体标记,以指示动作的内部时间论文发表

这种结构为什么没有继续语法化,可能是受现代汉语双音化趋势的限制,从而使“V”与“起来”不能紧密结合、形成一个句法单位,当然就阻止他们进一步朝着体标记的方向虚化。

虽然它没能进一步虚化为体标记,但它还是继续虚化,在结果补语的补语范畴基础上进一步虚化为补语标记,也就是成为相当于“得”“个”这样的功能范畴,引出补语论元。

也就有了下面的类型二,从语言的历史产生角度来说,类型二是类型一进一步语法化的结果。

(二)类型二: NP+V起来+AP 句尾有形容性成分

这里的分类是为了更清楚的看出句式的虚化进程,从对句首NP客观性的评述说明到主体对“S+V(+NP)”的主观性的评述说明。此时的补语小句是句子的语义中心,是对前面“NP+V (+NP)”的补充说明,更多体现的是评价说明义。

我们同样可依据句首NP 是否为“V”的受事,来分此类型为二:

1 句式一:NP+V起来+AP 句首NP即为谓语动词“V“的受事。如:

红歌听起来真不错

句法描写为:

S:〔Spec红歌〔AssesP起来〔Ap真不错〔vp听〕〕〕〕

句首的NP具有任指性,是类属词,也可是定指的形式。这种句式多是通过“起来”的补语性功能范畴标记,来引进对“NP +V”中的NP所具有的固有特性的评述,这种属性是NP本身所有的,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起来”即可引进补语论元AP,语意上指向句首NP。这里的NP受制于V,所以NP的AP属性是在“V起来”中才能体现出来的,V起来是其属性体现的必要条件。

这种句式与英语中的中动句十分相似,有人即称此句式为中动句,并进行了大量的描写、研究。

句式二:NP+V起来+AP 句首NP不是谓语动词“V”的受事。如:

他跑起来真快

小明说起故事来口如悬河

句法分析为:

S:〔DoP〔Spec他〔AssesP起来〔Ap真快〔vp跑〕〕〕〕〕

S:〔DoP〔Spec小明〔AssesP〔Spec故事〔AssesP’起来〔 Ap口如悬河〔vp说〕〕〕〕〕〕〕

句首NP是“V”的施事,当谓语动词“V”为不及物动词时,“V起来”后没有其他名词性成分。当谓语动词为及物动词时起来语法化,“V起来”中可能包含“V”的受事成分。但不管有没有受事性成分存在,这种句式都是对“S+V( +NP)”的主观性的评述。此时的客观性已大大减弱,因为我们很难认为临时搭配组织的、表述某一事件的句子具有某种客观的属性,更多体现的是对“S+V( +NP)”这一事件的主观性评价。这种句式与前一种句式相较又更虚化了一步。

有人认为这种句式是汉语的新话题句式,“V起来”是话题标记,或直接认为“V起来”是话题。从深层句法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句式的“起来”已不再是基础生成,而是具有补语标记性的功能范畴了,它们原先的补语位置由充当补语小句的AP成分占据,作为它的论元而存在。

我们认为,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恰当的定性,使我们的描写解释有利于对整个汉语语法体系作系统性的归纳,这才有实际价值、意义。语法系统是一个整体,一个语法标记的功能扩展到多大范围或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不同语言或同一语言不同时期的结构特点,如汉语与英语的定语从句的语法化范围,及汉英对中动句的认同程度。


参考文献:
石毓智《现代汉语语法系统的建立——动补结构的产生及其影响》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
熊仲儒《现代汉语中的致使句式》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
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
Adele E Goldberg《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吴海波译)
作者:何姗(1982-)女汉安徽芜湖人安师大文学院在读研究生
春华园13栋217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难以言说的伤痛_米夏
下一篇论文:“时间”和“时候”的多角度比较与分析_语义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语文教学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语文教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语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