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语文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范改、互评、反思”作文评改模式的实施

时间:2012-12-05  作者:兰新莲

论文导读::针对传统“全批全改”作文评改教学中的低效现状,提出了“范改、互评、反思”的作文评改教学新模式,并结合具体案例论述了这一模式的操作过程与实施方法。
论文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评改,互评模式,实施方法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评改又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中存在着低效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布置作文任务,学生应付式地完成了作文,教师费时、费力地进行批改,学生则象征性地浏览评语和分数——一次作文教学就此完成。如何通过创新作文评改方式,发掘和利用好作文评改的诊断、反馈、导向和激励功能,真正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近年,在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局所倡导的“先学后教”教改理念的指导下,笔者采用“范改、互评、反思”的模式进行作文评改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该作文评改模式的操作流程如图所示,本文试对各环节的实施方法进行分析。

作文评改前期准备:制订操作规程,成立互评小组

经过多年的探索,笔者整理、制订了一套《“范改、互评、反思”作文评改模式操作规程》,内容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根据“广州市中考作文评改细则”,结合所任教年级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评价项目、降低目标要求,从文章主题、内容材料、表达方式、层次过渡、首尾照应等方面,修订成“学生互评作文评改标准”,这是学生互评的基本依据。第二,根据多年语文教学的经验,制定了一套“学生互评作文评改符号”语文教学论文,这是学生互评的通用语言。第三,根据多年的实践,疏理、制订了“作文互评模式的操作流程”,这是作文互评活动的常规程序。

学年初,教师将《“范改、互评、反思”作文评改模式操作规程》印发给每一位学生,详细介绍开展作文互评活动的目的、意义和实施方法,同时要求学生将“规程”粘贴在语文课本的扉页上,以方便随时查阅。这样,学生评改作文时就目的清楚、目标明确,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了。

划分互评小组时,要遵循“合理搭配”和“动态调整”的原则:合理搭配是指教师有意识地将不同性格表现和不同写作水平的学生搭配起来,组成六人左右的互评小组,以发挥优秀学生的带头作用,实现组内同学间的优势互补。动态调整是指在互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评改内容和不同的作文能力发展状况,给学生一定的重新组合的机会,让学生能经常获得新鲜感,以免产生枯燥和厌烦的情绪。同时,在互评活动过程中,教师还要有意识地从做事积极、主动的学生中培养互评骨干,充分发挥和利用好他们的辐射作用,努力营造出良好的作文评改氛围。

下面以八年级第一学期命题作文《我们的教室》的评改过程为例,介绍各环节的实施方法。

第一步:教师范改,班级评讲

教师范改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作文的真实情况,为小组互评提供范例,为班级评讲提供典型素材。实践证明,通过抽查1/3的学生作文,就可以了解到班级作文的普遍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教师范改时,先浏览各小组半数的作文,从中了解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和不足,掌握其中的普遍情况;再从浏览过的作文中抽取1-2篇中上水平的学生作品,进行精批、细改,作为组内互评的范例;最后从全班精批细改过的作文中,选择2-3篇有代表性的典型作品,作为集体评讲的范例。

集体评讲时,教师先把精心评改过的、有代表性的典型作品,通过印发或投影的方式展示出来,然后从立意、结构、语句等方面分析这些作品的得失,指出学生中存在的共性化问题,让学生能把握评改的思路和侧重点,为下一环节的组内互评打下基础。

王瑞欣同学的《我们的书香教室》就是笔者选择用作班级评讲的一篇中等水平的作品。笔者在对该文进行有针对性的批改后,所做的评价是“符合说明文的文体,语句生动、通顺,用词较准确,特别是其中的许多四字词语用得很生动论文开题报告范例。但写作顺序稍显混乱,如果能按照空间顺序,有条不紊地进行介绍就更加精妙了”。这样的评价,既肯定了优点语文教学论文,又点明了不足,具有发展性,学生易于接受。

第二步:学生互评,组内交流

由于学生之间的认知跨度小,作文水平差距不大,互评其实更是一个建立自信、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锻炼表达与交流能力的过程。学生在互评过程中的参与广度和评价深度将直接决定作文评改的质量,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训练、指导和调控。组内互评与交流过程包括三个环节:第一、赏析与互评——小组同学根据教师集体评讲时所提的要求,参考教师批改的组内范文,采用“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方式,相互阅读作文,利用“评改符号”,赏析好词、好句,指出和改正其中的错误标点、错别字词及病句。第二、讨论与交流——小组同学对作文中的精彩语段,提出来进行交流、分享;对互评过程中遇到的个性化问题,一起研讨、解决,或请求教师的帮助。第三、评价与小结——小组同学在对作文的优点与不足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评改标准”,提出评价意见,签上姓名,以示负责。

在对江海源同学的作文进行赏析与互评时,小组同学既指出了“狭窄、赏心悦目、夺目、金碧辉煌、来之不易、栩栩如生、五彩缤纷”等词语用得非常生动、准确,给文章增色不少的优点,也指出了文章开头稍显生硬、牵强的不足,还给作者提出了按“从前向后,再向两边,最后向上”的空间顺序进行描写的、极有价值的修改建议。通过互评,学生一改以往应付式作文的不良习惯,亲身参与到作文的构思、写作、评改过程之中,获得了“做文”的切身体验。

当然,由于时间、空间和纪律的限制,学生的课堂互评往往是不够充分的,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其实,当学生掌握了互评操作的基本方法,互评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教师可以将组内互评与交流环节作为学生的活动性作业,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这样,学生的讨论与交流可以更加充分,互评效果会更好。

第三步:自我反思,提升展示

自我反思、自我整理和自我构建是知识内化与能力提高的必由途径,作文评改教学也不例外。作文评改包括“评”和“改”两个步骤,“评”是为了更好地“改”,“改”是“评”的外在表现,评改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这必需通过学生个体的自我审视与反思才能实现。对于不同作文能力水平的学生,反思要求的目标也是个性化的,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最低层次是能对同学在互评、讨论过程中的评价进行书面的记录,这是对中下水平学生的基本要求;第二层次是能对小组同学的评价进行归类、整理,总结得失语文教学论文,形成书面小结,这是多数学生都应做到的一般要求;第三层次是能结合教师讲评和同学互评所提出的建议,在原有作文的基础上进行反省、增删、修改、再造,创作出更高质量的文章,这是作文互评的理想追求。

任何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自我表现的欲望,成果展示能让人产生成功感和成就感,这是自主发展的动力源泉。为了鼓励学生在评改的基础上进行重写,对于认真修改、重写的作文,教师除了进行亲自面批“关照”外,还可从中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堂上宣读、制成墙报、装订交流,特别优秀的,甚至代为上送参评或推荐到相关报刊发表。

上述江海源同学就在小组互评的基础上,对原作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和提炼,对自己的写作方法进行了深刻反思,她再造的作品《我家的乡村“别墅”》由于层次清晰、文笔优美、语言幽默,将乡下老屋写得充满情趣,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后来被《中学生报》(花都专版)采用和发表。

因此,采用“范改、互评、反思”的方式进行作文评改教学,贯彻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实现了“一次作文,多重收获,真正提高”的目标,是一种真正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
(3)李卫兴.关于作文评改的几点尝试与探索[J].现代语文,2010(10):127-128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创作性朗诵”诗歌教学法研究_语文教学论文
下一篇论文:动物词语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_对外汉语教学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语文教学论文
最新语文教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语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