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冲破传统教学思想,让作文回归生活,语文教学论文。
论文关键词:冲破传统教学思想,让作文回归生活
作文是一种表达,一种交流,是学生精神生活的反映。作文是创造并表达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一种写作体验。作文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是个人的“史记”。因此,在作文中要求说真话、抒真情,把作文当作学做人的一种历练。这样,我们的作文指导就能从知识形态真正走向生命形态,将“习作”之树植根于学生真实生活的土壤,置身于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的环境中,润物细无声般地将鲜活的具有时代特色的作文资源引进我们作文教学中来,使它每一天都焕发时代活力。
一、允许和鼓励学生自主表达
在强调真实的同时,鼓励学生自由表达、个性化表达,激发创新精神。例如:有这样一堂报告课使人颇受启发。课前,教师先布置学生收集报告内容,充分做好准备。上课开始教师先让学生说报告,以后组织评报告,最后写报告。这一堂课学生非常投入,真正地激发了学生的个性兴趣。作文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相对于学生的生活和成长而言,作文是为做人和做事服务的,作文和生活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这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鼓励学生表达对生活的真实感受,教会学生用作文表现生活语文教学论文,改进生活,丰富生活,美化生活。
作文是作者
摘要,成为形成和发展语言个性的自由体操。
二、回归生活写真情实感
翻看学生的作文,总觉得内容空泛,言之无物。问其原因,不是不会写,就是写不出来,可如果抽看学生的日记,总会有意外的惊喜,好的句子,好的段落,好的词语总会令你耳目一新。究其原因,你会发现,作文给的题目,内容,形式总是太统一,学生写不出真情实感。而日记则不一样,学生们写的是自己想写的东西,说的是自己想说的话,表达的是自己的真情感受。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深入生活,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去捕捉世上美好的东西,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写真人真事,抒真实情感,让五彩缤纷的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如:创设轻松愉悦的写作情境,把精彩的课本剧表演、激烈的小竞赛、有趣的游戏、一堂感兴趣的课、学校组织的活动(跳绳比赛、体操比赛、拔河比赛、歌咏比赛、诗歌朗诵比赛、校园书市大集),还有节日庆祝活动等核心期刊。让学生亲身参与,在活动中获得写作素材,激活学生的写作灵感。
由于初中学生好奇心比较强,喜欢体验新奇的事物,让他们进行多种角色体验,不仅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而且增加了生活经验积累,开放了他们的感受系统,感悟生活情趣。看到学生的习作,我感觉比较欣慰,有些写作“困难户”确实也抒发了活动的真情实感,起码让他们有东西可写了。他们的语言很真挚,字里行间洋溢着深情。作文就是要真实,真实的故事、真实的心情、真实的感受、真实的情感……真实的东西才感人,才有生机和活力。
作文在生活中的运用十分广泛,我们将学生的作文与生活紧密联系,哪怕是把整理床铺的过程清楚地写下来;生病了,给老师写一张请假条;节日里,给亲人写几句祝福的话;犯错误了,写一下自己的认识和感受;成功了,写出自己的喜悦与大家分享……这种写作形式简单有趣,易于学生写作,学生乐于写作。久而久之语文教学论文,学生就从生活中找到写作的乐趣,自然流露出真情。
三、作文以提高应用能力为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走进生活,发现、发掘生活中的写作素材,然后让学生拿起笔围绕自己所要表达的主题写出个体的认识和体会。叶圣陶说得好:“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 举个例子,如果某个学生要说服老师让自己参加某项老师不支持的活动而写个申请,就必须要把理由有条理地写出来。这还不够,还要注意分寸,要用文字中的情感打动老师,这样才更有可能获得成功。学生的作文目的应该以提高应用能力为主,是为他们更有效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就是写作为社会交际服务。我们的素质教育已经达成一个共识,即教育要“以人为本”,要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那么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也应如此。所以,作文教学、作文训练应以社会实用性文体写作为主,设计作文训练题力求与社会交际需要相对应,使学生掌握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的本领,以适应社会需要,从而使学生受益。
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来源于对生活的热爱。那就要冲破传统的束缚,给学生自主表达的时间和空间,回归生活,写真情实感。实现作文的真正目的,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应用能力为主,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