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声乐艺术作为一门语言艺术,是人类创造的最卓越的艺术之一。说话与歌唱是人们之间交流和情感表达的工具,它们是同一发声器官发出的两种不同形态的声音。本文主要从“说”与“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发声原理的异同及其相融性进行比较研究,探析二者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与不可避免的不同之处。
论文关键词:说话,歌唱,生理状态,心理状态,发声原理,情感表达
伦敦皇家学院的声乐教授约翰·胡勒说:“没有说话就有歌唱。”
德·布鲁因提到:“教唱的先决条件……就是优美的讲话。”
P·M马腊费奥迪提到:“说话的声音是歌唱声音的重要因素,并构成后者的真正的支柱。歌唱的真正本质,只不过是有音乐节奏的说话,因此,没有真正的说话发声,就没有正确的歌唱。”
凯特提到:“歌唱是说话的延展,是更高层次的说话。”
说话与歌唱作为人们之间交流和情感表达的工具,二者有着必然的联系。下面,我们就从生理状态、心理状态、发声原理的异同及其相融性进行比较研究。
一、“说”与“唱”的生理状态
P·M马腊费奥迪说:“说话和歌唱的功能是相同的,是产生于同一个生理机能,因此,它们是同一发声现象。”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说”与“唱”的发声都产生于同一生理系统。
人的声音是由发声器官发出的生理现象。人类的发声器官,作为声乐的歌唱本体,是一部精巧完善的个人“乐器”,它是由呼吸器官、振动器官、共鸣器官与出字器官组成的一个相互牵制、相互协调的有机整体,这些便形成了演唱发声的生理系统。
(1)呼吸器官
呼吸不仅是人类赖以维持生命的生理机能,而且也是说话和歌唱得以发声的原动力,因此,呼吸器官也称动力器官。呼吸器官主要是由肺、胸腔、横隔膜等部分组成的呼吸运动的联合体。肺是由许多弹性纤维的上皮组织所组成的,胸腔就如肺的保护腔,由十二对弓形的肋骨组成,获得最大扩张空间的关键在胸腔底部。横隔膜占据整个胸腔的底部,是吸气时最重要的肌肉,它是一个较大的、呈穹窿状的肌肉组织,大致像一个宽大的、形状奇特的帽子,与胸廓紧密嵌合。吸气时它表现得最积极主动,特别是深吸气时,至少有60%-80%的吸气量是靠膈肌完成的。
(2)振动器官
振动器官是人类的发音器官,它的发音体主要是指喉头中的声带。声音源于声带的振动。声带是一对肌性声壁,它位于喉腔,而喉依赖其上下方肌肉的维系悬于颈部。声带的拉长或变短决定音高。喉头由甲状软骨、环状软骨、杓状软骨、会厌软骨以及舌骨所构成。喉头如声带的房屋一般,声带居住其中。
(3)共鸣器官
共鸣器官包括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和鼻窦等,它包括全部发生系统的空腔。共鸣器官可形成三种共鸣方式,即口腔、头腔和胸腔共鸣。歌唱时不仅要运用口腔咬字吐字,而且其他腔体的声音振动必须以口腔共鸣做基础。头腔共鸣不仅能增加音色的纯度,而且有助于高音的演唱。
(4)出字器官
出字器官主要指口腔,口腔既发挥共鸣作用,同时也是咬字吐字的重要器官。在口腔中最重要的活动器官就是舌头。舌分为前、后两部,前部为舌体,位于口腔底部;后部为舌根,位于咽部。
二、“说”与“唱”的心理状态
人声的产生不仅要具备生理器官的创造条件,而且要受心理机能的支配。作为音乐化的语言艺术,歌唱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心理感受、心理表现等的控制。无论是“说”还是“唱”,都是在心理机能的控制下进行的。
说话的心理状态是歌唱的心理依据。一般来说,人在讲话时的心情比较平稳,而在歌唱时就比较紧张,或者说是恐惧。一些非正常的心态,必然导致干扰和破坏身体各部器官的自然协调状态。
艺术实践和教学实践证明,一个正确的心理意识,必然诱导出自然松弛、圆润统一的说话声音和歌唱声音;反之,错误的心理意识,必定导致荒诞的说话声音和歌唱声音。
三、“说”与“唱”的发声原理
声乐是音乐化的语言艺术,它是在“说”与“唱”的有机结合中发挥它的歌唱性的。“说”与“唱”的发声,依赖于同样的生理发声条件,正如我们前面所讲到:呼吸器官、振动器官、共鸣器官、出字器官。“说”与“唱”是同一发声器官发出的两种不同形态的声音。可见,“说”与“唱”本身就是辨证的统一体,它们之间既存在着相同点,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同之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1)呼吸运用的比较
约翰·卡罗·伯金在他所著的《教唱歌》一书中引用玛丽·戈登的话,说道:“我像说话一样歌唱,像歌唱一样说话——二者都是运用强有力的横膈膜式呼吸。”
气息是人说话或歌唱的基础和动力。歌唱呼吸的自然协调是建立在说话呼吸基础上的自然歌唱呼吸状态。“说”与“唱”都运用着同样的呼吸生理器官,歌唱的呼吸只是说话呼吸在状态上的自然夸张,并没有方法和状态的改变。
不同的是,说话时的呼吸十分自然,是本能的生理活动,气息的出入量都少,呼吸平稳均匀,气量和气势都处于低能和自然的状态。而歌唱时需要大量的气息,要求吸气深、量多,速度快而无声,呼吸的气量和气势在强度和状态上都要加大和夸张。歌唱时为了美化语言,就要随着音乐节奏、旋律与情感表达的需要,不断有意识地控制与调节气息的运用。
(2)共鸣腔体运用的比较
“说”与“唱”都是通过共鸣腔体传输出去的。声音是物体产生振动形成的,人在发声时,无论是说话还是唱歌,如果不运用共鸣腔体,便不具有任何色彩。
在共鸣腔体的运用上,说话到唱歌是局部到整体的变化,歌唱能更好地发挥共鸣腔体的作用。“说”通常处于自然状态,而“唱”则要充分调动共鸣腔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功效。
(3)咬字吐字方面的比较
莎士比亚曾说:“说得好就是一半好的歌唱,……所有音响,无论是元音还是辅音,只要声音能传到的地方,就应像完美讲话那样被听到。”还如约翰·卡罗·伯金在《教唱歌》一书中引用维那德所说:“‘像说话一样歌唱'或至少‘像应该说话那样唱歌’的口号对多数元音和几乎所有辅音都适用。”可见,歌唱的声音是在说话的基础上加以强化发展起来的。优美的讲话也拥有正确的吐字规律,掌握了这些规律及发声技巧,便可以获得歌唱声音自然纯正的效果。
区别在于,说话时咬字、吐字一般比较轻快,字音之间没有太多的间隙;而歌唱时则必须加强力度和弹性,尤其是声母中的子音。
(4)情感表达的比较
说话和唱歌是人们表达情感、抒发心声的主要途径。说话和唱歌都在用声音向外界作以情感上的表达。说话者和歌唱者,为了人别人理解和信服,为了把自己的感受传给听众,力求做到口齿清晰、语音响亮、高低起伏、抑扬顿挫。
说话时的情感表达要比歌唱中的情感表达更直接、更简明。正如“歌唱就是强烈的情感说话。”
四、“说”与“唱”的相融性
“说”与“唱”的演变过程,是一个“自然”--“不自然”--“自然”的过程,也就是“自然的说话”--“优美的说话”--“歌唱”的过程。所谓“自然的说话”,就是日常生活中的讲话,它是完全生活化,偏感性化的;而“优美的说话”则是建立在创作状态上的,更接近于“歌唱”,偏理性化。
“优美的说话”,字音要纯正清晰,喷吐有力,声音传达得远,气息要饱满,在共鸣与音色表现上要具有美感,嗓音要具有持久的韧性。
如果说,“说”是我们每个人所具有的先天资本,是声音的质和量,又是歌唱质量的基础和先决条件,那么,“唱”则是在“说”的基础上,结合后天的技巧和方法,不断演绎着“歌唱”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