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是个过程,是由各种活动组成的一个综合过程。翻译过程,尽管步骤既有前后也有交错,但必定由五个步骤组成:一是文本阅读,二是文本理解,三是信息提取,四是译文组织,五是译文敲定。[4]有了以上有关国际商务英文信函写作的文体特点和篇章结构特点的探讨之后,我们就能够准确地再现原文的目的语。
3.1 国际商务英文信函中术语及套语的翻译策略
国际商务活动常常涉及诸如价格条件、付款方式、包装、装运、保险及索赔等各类问题,并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已经形成了各种术语、外来词汇、套语和各种习惯表达法并且大量使用正式词语。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首先准确地理解这些独特词汇的专业含义和固定译法,其次在译文中尽量保留原文中的术语、套语和商务交际的习惯表达模式并保留原文中的正式用语,尽可能使译文在语言、风格的把握方面与原文对等。作为译者,我们应尽可能多地记忆这些国际商务信函中的英语专业术语及其中文对译。请看下面例子中划线的部分:
(1) Please be informed that, on account of the fluctuations of foreign exchanges the quotation is subject to change without previous notice.
译文:兹告知贵方,由于外汇的波动,报价随时可能改变,不另行通知。
(2) 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a favorable reply.
译文:等候贵方佳音。
(3) We would/should be grateful/pleased/appreciated if you would give us further details of Chinese leather bags.
译文:如能告知中国皮包的其他详情,将不胜感激。
3.2 国际商务英文信函一些特殊词的翻译
英文中有很多词汇除了基本含义外,在特定的环境下有特定的意义,国际商务领域中也是如此。在商务英文信函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词汇,他们有其特有的专业意义。只有了解和掌握了这些特殊的词汇,才能准确地进行翻译。例如我们熟知的词汇“market”,既可以表示“市场、销路”,也能够表示“营销”和“出售”的意思。“the stock market” 意为“证券市场”,“market department”意为“营销部门”;[5]还有“confidence”在国际商务信函中就并非“信心,自信”之意了,其意义为“保密”。请看下面的实例:
(1) According to our experience, these handicrafts can find a ready market in Japan.
根据咱们的经验,这些个手工艺品在日本销路很好。
(此句中market为名词“销路”之意)
(2) Any information you may give us will be held in absolute confidence and will not involve you in any responsibility.
任何您所提供的信息将完全在秘密中进行,无须贵银行担负责任。(此句中confidence为名词“秘密,保密”之意)
(3) Your claim should be referred to the insurance company.
贵方应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要求。(此句中claim为名词“索赔”之意,而并非“断言,声称”之意。)
(4) At present, we cannot entertain your counter offer, as our price is quite reasonable.
因我方价格定得相当合理,故目前不打算考虑贵方的还盘。(此句中entertain为动词“考虑”之意,并非“款待,娱乐”之意。)
3.3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国际商务英文信函的翻译的影响
功能对等理论是美国人尤金·A·奈达(Eugene Nida)所提出的,其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为了使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减少差异,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 即“功能对等”。
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6]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文体对等四个方面。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商务英文信函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但是,国际商务英文信函大都以传递信息的功能为主,较少运用修辞手段,一般不存在语言与文化的差异,因此,翻译此类信函时一般不需要大动干戈,多数情况下对源语的结构进行直译即可。
3.4 国际商务英文信函翻译的结构特征
此外,任何类型的文本汉英互译过程中,我们应该密切关注的是正确理解原文的结构,在理解过程中,注意上下文的语言结构,设法理顺文章的语法结构和内在逻辑关系。对于国际商务英文信函的翻译来说也应如此,我们应该注意其语法结构,从最基本的五种句子类型出发,剖析其句子主干,将其他的定语、状语、补语、以及各种插入语及独立结构排除于句子主干之外。认清句子主要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对于准确把握原文意思,正确地翻译出作者的本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
The goods we received contrary to our instructions are packed in wooden cases without iron hoops. 此句正确的译文应该是:“收到的货物是包装在没有铁腰子的木箱里,而这种包装与我们的指示不符。”这句话中the goods和contrary to our instructions 的位置较近,容易被译为“收到的货物与我们的指示不符”。在完整地分析句子结构和逻辑关系之后,发现说英语国家的人是把最重要的部分放在了最前面,而翻译为中文之后我们必须调整语序,要符合我们中文表达习惯。只要做到这一点,就一定能够确保译文的准确规范,不至于造成误译。
结语
国际商务英文信函重在记实,只求译文简洁、严谨、准确;确保术语、缩略语、具有商务术语性质的词语以及商务套语翻译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对于原文中一般性的表述,翻译时应采用简明易懂的汉语进行传译,保留原文的简洁流畅。而对于日期、数量、金额等的事实细节翻译,一定不能疏忽。另外,对于原文的文体之正式性及委婉礼貌程度也应在译文中准确把握。诸如“承蒙、见告、为盼、收悉”等词汇的运用也应随时注意。
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国际商务信函的使用者来说,将函件进行全译是不必要的,往往要求摘译即可。摘译时必须通读全文,弄清楚其中的事实,将其重要部分进行翻译,尤其是将包括时间、地点、条件、请求等条款准确地翻译出来。鉴于摘译的伸缩性较大,需要译者对其使用者的意图慎重了解,最后将函电中最重要的部分进行翻译,达到国际商务英文信函翻译实际应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淙. 国际商务英语函电[M].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
[2] 刘宓庆. 文体与翻译[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3] 吴舒. 涉外商务翻译点摘[J]. 福建: 福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4)
[4] 汪福祥. 英语笔译综合能力(二级)[M].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9
[5] 张新红. 商务英语翻译(英译汉)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6] 郭建中. 当代美国翻译理论——外国翻译理论研究丛书[M]. 湖北: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