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毕业论文 >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以学生为中心”的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利与弊

时间:2012-09-27  作者:湖北省,荆州市,龚频

论文导读::首次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实践与调查。并在教学实践中尝试。
论文关键词:学生为中心,调查,教学

 

一.前言

创建了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理论的美国心理学家卡尔 罗杰斯早在1952年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举办的主题为“课堂教学如何影响人的行为”的学术研讨会上,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角度抨击传统教育,首次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直到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这一理念才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件中。大会要求各个国高等学校的决策者“把学生及其需要作为关心的重点;把学生视为教育改革主要的和负责的参与者”。“以人为本”也是我国的办学理念。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也得到了更多教育工作者的接收和支持,并在教学实践中尝试。

“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学习强调人的因素,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毕业论文提纲,态度、兴趣、和经验。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主导者、决定者和评估者而是辅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和帮助者。教师的职责不再是以前的授业解惑,而转变成创造良好轻松的学习氛围,提供学生学习需要的更多资源,鼓励诱导学生独立思考获得学习经验。学生的职责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具有选择权和主动认知权,对学习和考核评价负有责任。

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内部和外部两大因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而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依据。本体教育论强调教育的内部规律,即教育必须适应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学习者在研究解决学习任务时会有各自的学习倾向,选择应用不同的学习策略,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个人特色和学习方式。这种独特的学习特色和方式被称作学习风格。心理学家Witkin提出了场依型和独立型;英国心理学家Gordon Pask发现了整体型(holist)和序列型(serialist);Hudson 发现了聚合式思维型和发散式思维型; 瑞士心理学家Jung, Carl Gustav 把学习者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这些类型的学习者在学习的不同方面有不一样的优势。以语言习得为例,场依型的学生属于感性型学生,受学习环境的影响较大,在自然语言输入方面占优势,善于口头交际;整体型的学生倾向于把一系列问题归纳在一起,从整体出发解决问题;聚合式思维型论证有理有据写作更富逻辑性;内向型学生更注意语言的形式和规则但信息输入较少,由于过于沉稳会丧失语言输出的机会,而外向型学生反应迅速,能获得更多的语言输入输出机会毕业论文提纲,但不注重语言的形式cssci期刊目录。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更有利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

二.实践与调查

为更客观的了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实践情况,笔者联系了三位任教非英

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的教师,参与配合本次教学实践活动。基本情况如下:三个自然班的老师与学生参加了教学实践。三个自然班均为高考英语笔试成绩在90分以上的同一专业分级A班,教学对象都是非英语专业的本科一年级新生,统一使用由北京大学出版的《新视野读写教程(第一册)》一到九单元为教学内容。教师尝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历时16个星期。三个班的学生与任教教师配合笔者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

问卷调查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

前期的问卷调查在教学试验的第一周进行,主要针对学生,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对自身英语水平的了解情况,对大学英语学习的期望和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态度。具体问题有1. 相比较而言下面四种能力哪一种最强? a.听b.说 c.读 d.写2.大学期间对英语学习的目标是什么?a.过四级 b.六级 c.提高口头和书面的交流能力3. 是否赞成上课采用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a.是 b.否 c.不太清楚

 

结果

对象

1

2

3

a

b

c

d

a

b

c

a

b

c

A1(75人)

6

7

34

28

45

21

9

27

18

30

A2(78人)

8

9

32

29

48

22

8

29

13

36

A3(76人)

5

10

36

25

52

19

5

23

19

34

数据显示三个班大多数学生自我评估读的能力较听说写的能力强,绝大多数学生的应试心理较强,有更实际的就业目标。对待教学理念的态度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不排斥,部分学生呈观望态度。

经过九个星期的磨合与调整,笔者进行了第二次调查。中期调查分为访谈和问卷两种。 笔者分别对三个班的老师进行了访谈, 内容包括课堂教学环节活动设置,具体操作上的调整, 老师占用课堂的时间、主要的职能、小组活动的效果、课后要求、学习资源的提供、知识核实情况等等。反馈信息整理如下:

三个班的老师一致认为老师在课堂上主要承担组织教学小组活动,把课文当作阅读材料和讨论话题来处理,在教学环节进展顺利的情况下尽量少的占用时间。为让学生在课堂上拥有更多的实践机会毕业论文提纲,教学环节设置作了相应的调整,很多传统课堂上的翻译课文,知识点的讲授等环节转向了课外。这对学生在课后学习的效率、质量,对教师提供更有用的学习资源及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核实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A1班的老师认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在人数较多的班级做到面面俱到,操作起来有难度。教师需要花费比传统教学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师生之间教学理念和学习方法的沟通十分重要。学生在课堂内外的参与意识对教学的成败起着关键的作用。

A2班的老师认为学生的学习依赖性比较强,很多时候教师不得不自问自答。大量的实践机会落入少数学习独立大胆的学生身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变成了“以少数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让更多学生成为“中心”是教学面临的难题。

A3 班的老师认为教学活动所需的时间,而教学内容多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避免不了的矛盾。为了按时完成教学内容,很多费时的教学活动环节不得不草草收尾或转到课后要求学生自主完成。活动环节多以听、说、读为主,写的环节比较费时比较少在课堂上进行。主要以鼓励学生写英语周记和完成命题作文为主。

问卷针对学生,再次使用前期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对自身英语水平的再次审视,对大学英语学习的期望和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态度。

 

结果

对象

1

2

3

a

b

c

d

a

b

c

a

b

c

A1(75人)

14

16

24

21

44

19

12

50

17

8

A2(78人)

9

21

26

22

46

18

14

52

18

8

A3(76人)

10

19

27

20

50

15

11

53

17

6

问卷显示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预期和认识以及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态度上的变化。部分曾经一度认为拥有较强阅读能力的学生认为自己说的能力有提高;虽然学生丝毫不否认过级通过考试的必要和重要性,但部分学生将大学英语的学习目标转移到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上;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态度基本趋于明朗化,多数学生赞同并接受这种教学方式。

在学期年级统一测试后,针对学生进行了后期问卷调查。内容包括

1. 哪种语言能力得到了提高?a听 b说 c读 d写 e词汇

2. 大学英语学习目标是什么? a过四级 b过六级 c提高交流能力

3考试结果是否满意?a满意 b不满意 c意料中

4课堂训练对考试有帮助吗 a有 b没有 c不大

5最急于提高的环节是什么? a听b说c读d写e词汇

6是否参与课内外的非强制性教学活动? a很少 b很多 c没有

7是否赞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a是 b否 c不确定

8 最喜欢的教学环节是什么?a回答问题 b小组讨论 知识点串讲

数据统计见下表

 

结果

对象

1

2

3

4

a

b

c

d

e

a

b

c

a

b

c

a

b

c

A1(75人)

6

20

27

12

10

46

19

10

22

27

26

4

25

46

A2(78人)

12

18

26

11

11

46

17

15

21

31

26

6

20

52

A3(76人)

10

21

25

8

12

50

14

12

20

29

27

5

19

52

结果

对象

5

6

7

8

a

b

c

d

e

a

b

c

a

b

c

a

b

c

A1(75人)

15

2

27

18

13

36

14

25

52

15

8

24

20

31

A2(78人)

14

4

23

20

17

38

10

30

48

17

13

19

16

43

A3(76人)

13

3

20

19

21

38

12

16

50

18

8

21

24

31

不难看出,大多数同学赞成并接受“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课堂的教学环节偏重说和读,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有待加强。重应试的教育现状是教学改革尝试的巨大挑战,大部分学生以应试为目的的学习动机明显毕业论文提纲,急于快速提高考试成绩的同学占一定比例,他们更多地依赖知识的讲授,认为知识点的串讲和词汇的记忆是提高成绩的捷径。少数同学意识到了综合语言能力的提高和考试成绩成正比的关系。

三.优势与弊端

从实验和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尝试有正面和负面两个方面cssci期刊目录。

从理论上讲学生有更多的语言交流实践机会,合理的利用这些机会能有利于学习能力的

提高。小组讨论能有助于语言的交流和合作意识的培养。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能让教学气氛更加活跃,师生关系更和谐。个性独立,学习意识和自学能力强的同学能从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班教学中凸显的学生个性不一,学习风格不同的特点,国内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对学生功利性学习的影响让“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表现出不足和负面因素。在教学实践的初期, 以生为本的多样化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对应试成绩不能起立见影的效果对功利心理严重的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个严酷的考验。摆正语言学习和考试之间的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之间需要沟通的课题。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学生的参与不仅在课堂也在课外。在大班教学的环境下,学生自身内部因素更难把控。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以及课堂上自控自律的能力,还有学习风格的不同让统一的教学活动不能满足所有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每个班总有20-35%学生对需要参加的教学活动无动于衷,20%左右的学生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持否定态度,缺乏教学参与,而导致更糟糕的教与学的恶性循环。

更有效的参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好课前的预备和课后的整理工作。这意味着大量的时间投入,学生在课前要做好预习毕业论文提纲,课后做好复习和扩展学习。而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而言,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学习和接触专业课的知识及社会实践,往往不得不顾此薄彼。没有时间的保障,“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只能是徒有其表的形式,达不到真正的教学目的。

四.结论

大学需要开放、自主、信息化和交流实践性强的教学,同时也更需要更加开放灵活的考

核制度提供弱功利化的环境以满足个性化人才的成长与培养。毋庸置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但教无定法,在教学时间有限,教学内容多,学生考试压力大,课堂教学人数多等等不能短时间解决的教育背景下,针对班级不同的学习反馈情况,教学活动做适当的调整十分必要。理论先进的教学尝试固然重要,但适合学生状况的教学才是最合理值得推广的。


参考文献
[1]冯军梅,邱小捷,学与教的心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王倩,关于给英语专业大学英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研究[C],2008,05
[3]曹慧亚,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在中国教学背景下的误区[C],2008,10
[4]李嘉曾,“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启示[J],中国大学教育,2008,04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从关联翻译理论的直接翻译看小说风格翻译_交际线索
下一篇论文:主位推进理论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_主位推进模式
毕业论文分类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护理毕业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法学毕业论文
相关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最新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英语专业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