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毕业论文 >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构建贵州当前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论文网

时间:2013-11-27  作者:陈政
2007年共推荐13个企业的技改贴息项目资金9302万元,申请贴息资金补助566万元;完成定点企业流动资金利息返还1617.2万元。

6、繁荣农村文化,加强民族地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按照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积极推进农村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特别是进一步抓好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文明村寨、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不断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强民族地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保障机制。在农村党组织的领导下,通过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扩大基层民主,保证广大农民群众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进一步推行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制度,健全村党支部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正确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依法严厉打击农村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努力营造繁荣、富裕、文明、进步、美好和谐的农村小康社会。改善党对民族地区农村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带领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不断提高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的战斗力。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农村、深入群众,体察民情,了解民意,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克服强迫命令、暗指挥,防止和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遵循科学规律,尊重群众意愿,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群众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6构筑农民增收突出重点提升扶贫开发整体水平的保障体系

2010年贵州省扶贫开发工作目标,全年减贫50万人、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10万人、实施2000个村整村推进、筹集社会帮扶资金1亿元,实现50个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1.关注贫困农民,实现共同富裕。贵州省作为西部农业省份之一,“三农”问题仍较突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差距不断扩大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严峻现实。贵州省委十届七次全会报告指出:“目前贵州省欠发达、欠开发的基本省情没有变,在全国农村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状况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三个没有变”,凸显出扶贫开发在贵州省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事业。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的目标,明确指出“搞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对于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具有重要意义,必须作为长期的历史任务抓紧抓好。”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因此,扶贫开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历史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现全国各地区共同繁荣和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2.认清当前形势,创新工作思路。当前,既是贵州扶贫开发工作最好的机遇期,也是对扶贫工作要求更高、任务更重的“啃硬骨头”挑战期。执行1196元扶贫新标准后,贵州贫困人口增加到585.38万人,占全国贫困人口的14.6%;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797元,只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8.8%,50个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虽然有明显增长,但绝对数很小;特殊类型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的贫困问题亟待解决;全省尚有5198个贫困村未实施整村推进,占全国的1/5,已实施整村推进的贫困村投入少、效果不明显,还需要巩固和提高;保护与开发、扶贫投入与需求的矛盾突出;扶贫工作自身也还面临不少突出问题,特别是在解决贫困问题方面,积累的有效经验不多。

3.明确指导思想,提高开发水平。根据省委、省政府对全省三农”工作的部署,当前扶贫开发工作围绕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这三大目标,抢抓全面实施农村低保制度性“兜底”安排和实行扶贫新标准的机遇,把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作为根本保证,把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作为工作重点。

4.突出五项重点,促进协调发展。﹙1)突出产业化扶贫。按照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要求,贵州扶贫开发要突出五项工作重点:突出产业化扶贫,坚持“统筹安排、抓大不放小”的原则,大力发展产业化扶贫。﹙2)突出整乡推进工作。创新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机制,在整村推进基础上整合资源,整乡数乡区域化连片推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改变“存量资金”的安排方式,在“存量不变”的前提下,把过去单一贫困村投入25—50万元的分散投入方式转变为数村乃至整乡集中连片投入,提高存量资金的使用效果。﹙3)突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按照“调整结构、突出重点、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思路,结合就业形势和产业发展,以初中毕业后、高中毕业后未入学的“两后生”为重点对象,围绕促进劳动力稳定转移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围绕产业化扶贫加强农民适用技术培训。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贵州当前“三农”突出问题研究—-农民增收长效机制问题研究-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抢抓机遇要尊重客观和注重后发优势-论文网
毕业论文分类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护理毕业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法学毕业论文
相关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最新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行政管理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