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毕业论文 >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中国资源型城市发展方式探讨—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_转型

时间:2013-06-06  作者:引言
t=8.77t=1.59 t=-1.86 t=3.350.959 F=116.55 sig.F=0.000000

工业废渣排放EKC表达式:

W3=-1.83 +0.23GDP -0.000639+5.59(3)

t=-0.56t=3.7 t=-2.46 t=2.08

0.757 F=15.59 sig.F=0.000071

环境污染

图2 榆林市1989—2008年工业废水排放量随GDP变化图

环境污染

图3 榆林市1989—2008年工业废气排放量随GDP变化图

图4 工业废渣排放量随GDP变化图

以上资料来源:榆林市统计年鉴(1989-2008年);陕西省统计年鉴(1989-2008年)

以上可以得出:榆林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不完全符合一般的“倒U”型曲线特征,而具有“倒U型”曲线左半部分以及“U型”右半部分的特征;随着GDP的增长,榆林的环境污染并未实现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可以预见,榆林资源导向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会将环境发展长期置于高度污染阶段。想要改变现状,根本上需要改变榆林的产业结构,逐渐倾向污染小的第三产业,只有这样才能降低污染,使EKC曲线尽越过拐点。

2.3 结合德国鲁尔地区经验选择榆林转型模型

德国鲁尔老工业基地曾以煤炭开采为主导产业,因资源过度开采而面临资源趋于枯竭,经济衰退等一系列问题。而经过德国政府的调整改造,到1989年,鲁尔顺利转型,成为欧洲产业区位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榆林现在的发展阶段跟老鲁尔非常相似:历史较长,城市基础设施较完善, 产业链已经延伸到矿产品加工工业中,是国家重要战略意义的能源基地;当地经济对资源依赖程度很高,未能实现多元化,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发达国家政府在面对资源型城市出现资源枯竭、经济衰退问题时,主要政策解决措施包括: 对综合型城市,政府补贴实施产业转型,维持矿山与城市继续发展;偏远城镇,关闭矿山任其衰亡。因此,中国资源性城市在选择转型模型时,必须有的放矢,首先确定转型模式:转型式、复兴式或是抛弃式的“告别型”。结合以上三种模式的分析,榆林应该选择转型式模式,判断标准为:榆林市人口密集,适宜居住;其区位条件良好、交通便捷;市民凝聚力强;资源储量大,且在国内不可替代,具有显著的战略意义。因此,榆林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单纯发展新兴工业转型,而应该在发展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加快用新技术对传统工业的全面改造,从根本上实现产业结构的改革。榆林可以选择德国鲁尔地区“转型式”经济转型模型,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转变:

首先,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切实加大对榆林转型的支持力度。以法律规范企业,开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立法工作;以政策倾斜带动产业调整,对农业开发、服务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项目政府可以在资金安排上予以倾斜,以带动企业生产方向的变化。并且,榆林可以充分利用国家的各项支持计划,例如国家开发银行设立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专项贷款,为转型工作注入资金和活力小论文。

其次,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是榆林实现转型的根本和关键。第一是要改造传统产业, 完善基础设施。作为国家能源化工基地,榆林一直以煤炭、电力、油气和化工四大产业为发展重点,这对国家能源供给有战略性影响。但是这四大产业高度依赖资源,在不放弃的前提下,必须将循环经济模式引入工业园区和各大企业。'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模式,使整个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基本上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根据鲁尔的经验,只要延长煤炭加工产业链,使煤炭就地转化率达到40%以上,原煤附加值就可以增加十几倍[12]。在增加工业生产加工链条的基础上,减少由于初级资源产品运出而产生的浪费。在相似的资源背景下,榆林可以综合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结合油、气资源的开发, 生产出成千上万种的化工原料和塑料、化纤、合成橡胶等一系列产品。第二,在对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同时,榆林必须大力吸引资金和技术,减少对资源的依赖性,扶持新兴产业发展高科技产业园。同时,可以学习鲁尔地区利用化学工业为农业供应大量化肥,为轻工业提供充分的原料,带动新兴农业和轻工业同步发展。实践中,榆林神府经济开发区锦界工业园已率先推进“三个转化”,初步形成了煤电、煤化工、载能工业三大产业格局。

最后,因地制宜实现产业结构多样化, 积极创造第三产业就业。鲁尔多特蒙德市转型成功,其最明显的特征即是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增加,第二产业比重下降。其中,主要依靠政府帮助企业拟定革新计划,在大企业转型,小企业创新的基础上,发展起一批新兴科技企业。榆林政府同样可以以政策为引导,鼓励新兴产业,尤其是科技创新企业发展。一方面可以增大第三产业的比重,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就业岗位。另外,榆林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转型,其发展旅游业存在巨大潜力,这也是榆林实现产业协调的优势所在。榆林著名的道教圣地白云山,自2006开展“白云山论道”活动以来,已成为榆林市旅游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品牌。另外,陕北民歌艺术节、旅游摄影大赛等文化活动的开展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旅游业的发展还能带动一批服务行业发展起来,进一步增进榆林市第三产业的比重,加快榆林转型的步伐。

3.结论

通过对榆林的实证分析和研究,可以得出结论:榆林作为国家重要战略意义的能源基地,产业失调和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严重。虽然其产业链已经延伸到矿产品加工工业, 但是当地经济发展对资源依赖程度还很高,距实现多元化发展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值得庆幸的是,榆林目前还处于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阶段,应该本着边发展边转型的思路,避免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因此,榆林必须从现在起,因地制宜,学习德国鲁尔地区经验教训,积极地实施“转型式”转型方法。不仅要加长工业链,还要从根本上抓产业调整,不断扩大第三产业比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响应国家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政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成功转型为科学的新式资源型城市。


参考文献:
[1]K. Newton, the Death of the IndustrialCity and the Urban Fiscal Crisis,Return your view to full pageFocus your view on this articleCities,Volume 3, Issue 3, August 1986, Pages 213-218.
[2]Joel A. Tarr, Changing Fuel UseBehavior: the Pittsburgh Smoke Control Movement 1940-1950, Technological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Volume20, Issue 4, December 1981, Pages331-346.
[3]C.M Rogerson and J. M. Rogerson, Industrial Change In aDeveloping Metropolis: The Witwatersrand 1980-1994, Geoforum, Volume30, Issue 1, February 1999,Pages 85-99.
[4]钱勇.国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实践、理论与启示[J].财经问题研究, 2005,12(12): - .
[5]石秀华.国外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案例分析与比较[J].科技创业月刊.2006,12:
[6]曹一萍.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对于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启示[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9,9(30): - .
[7]张建平,侯玉英.浅谈山西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的转型[J].科学之友.2010,1:
[8]李高建.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趋势的实证研究—以平顶山等五地市为例[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1(366):
[9]梁仁彩.试论能源基地的类型及其综合发展[J].地理研究.1985,4(2):
[10]《2008年榆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陕西省统计局网.2009-3-20: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中国行业体制改革的成败新论:新自由主义的视角_治理
下一篇论文:城市道路中央分车带景观与城市的协调发展研究—长沙市三一大道中央分车带景观改造设计
毕业论文分类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护理毕业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法学毕业论文
相关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最新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行政管理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