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毕业论文 >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国际大都市滨水地区功能转型与提升研究—以上海黄浦江两岸地区为例

时间:2013-02-06  作者:杨波

论文导读::国际经验显示,滨水地区已经成为国际大都市参与应对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和全球竞争的重要战略空间。本文回顾了黄浦江两岸地区综合开发以来,沿江地区功能转变的历程,并结合新时期上海城市转型发展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发展需求,从战略优势、价值导向入手,对黄浦江两岸地区功能提升问题进行了探讨。
论文关键词:功能提升,城市更新,公共空间,黄浦江
 

国际经验显示,滨水地区已经成为国际大都市参与全球竞争、应对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和功能提升的重要战略空间。黄浦江两岸地区是指从吴淞口至徐浦大桥,沿江第一条主干道以内区域,规划控制面积约74平方公里,河道长约42.5公里,岸线长约85公里。自2002年上海启动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以来,沿江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土地功能置换、滨江环境整治有序推进。当期,随上海进入建设“四个中心”和城市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具备水景、岸线等优势资源的发展空间,黄浦江两岸地区将在上海推进结构调整、功能提升、布局优化、环境营造、造福民生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战略作用。因此,立足于上海城市转型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需求,研究黄浦江两岸地区的功能提升问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1 城市滨水地区的功能转型与提升

近几十年来,滨水地区的开发和再开发成为许多城市应对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和全球竞争的重要手段。回顾西方发达国家滨水区的功能转变历程,滨水地区转型与城市结构调整密切相关。在工业化时期,工业革命为港口城市带来发展机遇,岸线被港口设施和工业侵占,滨水功能与城市功能被分裂。到20世纪中叶,随着铁路取代水运成为主要运输方式,内河港口的重要性不断下降,发达国家滨水区由于港口外迁、旧城衰退、水环境污染、功能单一等原因而被废弃。但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 许多城市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和开放空间越来越少,一度被忽视的城市滨水空间因提供了难得的建设用地,而迎来了再开发的历史性转变。以商务和游憩活动来复兴城市滨水空间的计划成为许多城市规划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像美国的巴尔的摩内港、加拿大的维多利亚内港的开发都是城市滨水空间复兴的成功例证。

从国际经验看,伴随着滨水空间与城市空间的日益融合,未来城市滨水地区的功能趋于多元化,表现为生态功能、景观功能、休闲功能、文化功能、商业功能和旅游功能等多重功能的有机融合。

黄浦江

图-1 国际滨水区的主要功能

2 黄浦江两岸地区功能转换的历程回顾

黄浦江两岸地区的发展始终和上海城市功能转变息息相关。上世纪30年代,黄浦江将上海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带入了世界重要港口城市的行列毕业论文格式,沿江地区贸易业、金融业高度发达。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半个世纪里,黄浦江承担了上海工业发展的支持功能,两岸地区出于产业功能的需要,建设了大量的厂房、仓库和码头等生产性设施,为上海确立最大工业城市的地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这一时期,由于黄浦江沿岸被大量生产功能所占据,导致了滨水空间与城市生活的割裂,使得城市功能难以向江边延伸,严重影响了城市活力和环境品质。

以功能岸海新一轮发展的焦点和地标,上海开始逐步形成了浦东浦西齐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布局优化和国际航运大型化的发展,黄浦江沿岸原来以工业和码头仓储为主的功能布局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据统计,2001年黄浦江沿线地区港口及其他对外交通用地近5平方公里,沿线工业仓储用地超过25平方公里,两者合计超过30平方公里,占据了黄浦江两岸大量土地和岸线资源。与此同时,随着浦东的开发与崛起,上海开始逐步形成了浦东浦西齐头并进、协同发展的空间格局,黄浦江从一条“城区边缘线”一跃成为连接城市腾飞两翼的主动脉。为了进一步推动上海产业结构升级和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2002年1月上海正式启动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综合开发规划控制范围从吴淞口至徐浦大桥,涉及浦东、宝山、杨浦、虹口、黄浦、卢湾和徐汇等7个行政区。由此,沿江地区的整体发展战略初步形成,黄浦江从传统的生产、航运功能加快向以金融贸易、文化旅游、生态休闲为主的综合服务型功能转变。根据《黄浦江两岸地区规划优化方案》,黄浦江两岸地区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结合黄浦江两岸用地调整和功能开发,改善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开辟活跃的公共活动岸线,创造具有强烈都市特征的滨水景观,形成水与绿的南北向滨江景观带和休闲旅游带,是黄浦江成为“人民之江”。

世博会选址在黄浦江沿岸,无疑对推动浦江两岸地区功能转换起到了巨大“媒介”作用。以2008年世博园区展馆建设和“迎世博600天行动”的开展为标志,围绕世博会的举办,黄浦江两岸地区整治与开发建设加速。一方面,配合世博园区内主要场馆和服务设施的建设,世博会范围内1万余户居民和272家企业完成动迁,世博园区及周边的江南造船厂、浦钢集团、耀皮玻璃、龙华机场等大型企业也相继搬迁,由此推动黄浦江中段和南段的土地置换,为两岸地区功能重塑和空间再造打下良好基础。另一方面,以“迎世博600天行动”为契机,完成世博周边区域、黄浦江水域及两岸纵深地带的环境整治美化工作。

总体上,自黄浦江综合开发以来,沿江地区原有以工业厂房、仓库码头为代表的生产功能不断向高端商务和休闲文化功能转变。突出表现为:

(1)生产功能逐步向外转移。相关统计显示,自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以来,动迁单位约三千家(不含世博园区),完成土地收储约600公顷论文网站。其中,浦钢集团、耀皮公司、龙华机场、上海水泥厂、上海铁路南浦货站等大中型企业的搬迁,促进了沿江产业结构和布局的调整,为沿江产业形态向服务经济转型腾出了空间。

(2)高端商务功能日渐凸现。2002年以来黄浦江两岸共完成土地出让面积约155公顷,服务于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和贸易中心建设,为金融服务业、航运服务业、商贸物流业等服务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供给平台。

(3)城市复合功能初具雏形。黄浦江公共旅游码头功能加速提升,老码头等滨江文化休闲项目开始发挥功能,外滩英迪格酒店、外滩源、上海国际航运服务中心、东方体育中心、古民居等一批商业文化功能性项目加速建设或投入运营。

3 黄浦江两岸地区功能提升的战略优势

从“后世博”时期起,上海城市空间结构加速重组,一方面,发展重心由中心城区加快向郊区新城转移毕业论文格式,试图打破长期以来的“单核心”城市空间结构;另一方面,中心城区的各区发展重心逐步向滨江地区,凭借因产业结构调整和功能置换出来的土地资源,黄浦江两岸地区成为上海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黄浦江两岸地区具备多要素有机融合的独特优势

黄浦江两岸地区是城市建成空间与自然空间的交融地带,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1)拥有独特的滨水景观优势。黄浦江具有自然生态和景观功能,通过滨水岸线继承、调整和再生相结合的改造开发,打造连续、可达和高品质的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可形成开阔、舒缓的滨水空间形态,实现水域、人文、建筑和空间的平衡,有利于将黄浦江两岸打造成为城市的“生态空间”和“门户”景观。(2)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黄浦江作为上海的母亲河,凝聚着上海近代城市发展的历史文脉,近代工业文化、航运文化、金融文化、西洋文化、民俗文化等在此繁衍滋生,众多历史文化遗存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3)拥有高端的土地经济价值。黄浦江两岸地区绝大部分位于中心城区,按照城市级差地租衰减规律,属于城市地价的峰值区,只有土地利用集约化和单位效益产出很高的经济单位如金融机构、企业总部、大公司的办公机构等才适合在此配置。基于这种独特地理位置和“稀缺”的资源禀赋条件,滨水区域既能满足城市自然生态的需求,又具备商务商业、旅游休闲、城市景观、文化活动等多种职能,使得黄浦江两岸地区具有重要的地标意义和经济开发价值,具备了实现生态价值、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效应有机结合的天然优势。

3.2黄浦江两岸地区承载着“四个中心”建设的核心功能

黄浦江两岸地区承载着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核心功能。外滩-陆家嘴地区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功能区,以金融服务为核心的高端服务功能已形成高度集聚状态,集聚了上海3/4以上的金融机构;北外滩地区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核心功能区域,集聚了3000多家航运相关企业,航运功能性机构和要素集中布局,国际航运服务规模和能级得到快速提升。随着上海“四个中心”建设进入加速提升阶段,外滩-陆家嘴、北外滩等重点区域的发展将取得决定性的突破,并带来以金融、航运、贸易为龙头的高端商务以及为之配套的其他高端服务业的加快集聚。此外,徐汇滨江、虹口滨江等沿江区域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步伐不断加速。这些重点功能性区域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的辐射力和带动力,极大推动黄浦江两岸地区加速形成以金融、航运、贸易为核心的高端服务功能集聚态势,进而形成“四个中心”建设与黄浦江两岸开发互动融合的发展格局。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回顾历史、抓住机遇,加快以城带乡步伐_毕业论文提纲
下一篇论文:国际新能源汽车发展态势分析_发展趋势
毕业论文分类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护理毕业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法学毕业论文
相关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行政管理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