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培养语感,提升语文素养-论文网

时间:2014-03-19  作者:韩淑梅

论文摘要:培养语感,提升语文素养-论文网
论文关键词:培养,语感,提升,语文,素养

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由此可见,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更重视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

所谓语感,就是读者或听者通过听人讲话或阅读直接感知语言,是学习、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感知力,体现出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我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新的课程理念,从以下几点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感。

一、在诵读中培养语感

要使学生形成语言直觉结构,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诵读。诵读这种读书方法,是一种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是从字、词、句到段、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深层含义、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使人在反复诵读之中潜心涵泳,捕获作品的艺术形象,明悟作品的思想感情,领略作品的韵味意境,体味作品的奥妙之处,化作者的神气为自己的神气。久之,就会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灵敏的语感。

面对一篇课文,不要急于去分段,概括段落大意,而应要求学生多读几遍课文,这可以放在早读课时间,让学生放声诵读,一方面可以培养普通话,提高阅读速度,另一方面能够使眼、口、耳、脑多种器官并用,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动用的器官越多,效果就越好。所谓“文选烂,秀才半”“书读万遍,其义自见”,说的都是诵读的效果。

二、在想象中培养语感

叶圣陶先生在《文字作品的鉴赏》一文中说,鉴赏文学作品“必须驱遣我们的想像,”“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从文字领会作者所描绘的意境,“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才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否则“如入宝山空手回,结果将一无所得”。

语文教材大多数是文质兼美的记叙文,写人、记事、状物、写景,无不具有生动而具体的形象,这些形象构成了文章真切可感的情境。让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体味言语作品所展现的意象,激发学生自身的形象感,使学生在头脑中再现课文中描写情境,在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中,获得对课文固有的特征的鲜明知觉和强烈感受,从而使语感得到提升。如讲《范进中举》一文时,让学生在头脑中再造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范进借钱应试的窘迫,胡屠户狗血喷头的臭骂,范进中举疯走上集的情境,胡屠户借酒壮胆的尴尬……通过想象所再造的一系列形象在脑子里“活”了起来,学生对这些文字的感受能力也不自然提高了。在教学朱自清散文《春》时,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感受桃花梨花的鲜艳,小鸟虫蜂的音韵,空气的芬芳,泥土的清新。也可以带学生亲身融入大自然的春色之中,然后与课文进行比较,把单调的文字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在大脑的荧光屏上放映出来,这样才能真切感受语言,才容易形成语感。

三、在咬文嚼字中培养语感

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作者的思路与感情只有借助语言的媒介才能表达出来。所以作者写作时十分注重锤炼语言。古人云:“吟安一个字,拈断数根须。”其推敲字句的艰苦可想而知。这种字斟句酌地锤炼,反复推敲,就是所说的咬文嚼字。通过咬文嚼字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语感,提高他们准确的表达能力。

课文是进行语言教学的主要教材,对于课文中一些关键的字词、优美的句子,应该咬文嚼字,体会其中滋味。诸葛亮《出师表》中多次使用“宜”与“不宜”这对语气不太客气的反义词,如“诚宜开张圣听”,“不宜妄自菲薄”;“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不宜偏私”等等,似乎与臣子对皇帝说话的语言不符。但是只要了解刘备临终前对儿子刘禅说的话:“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我们便能发现诸葛亮正是以父辈的真诚在谆谆告诫刘后主,字字句句都流露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赤诚,“忠”的意识渗透全文。如《我的老师》第3段中“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一句中,作者用“狡猾”写孩子的目光,当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境体味出:“狡猾”一词不仅毫无牵强附会之感,反而使这个本属贬义的形容词平添了机警、聪慧和乖巧的词义。

四、在语言积累和运用中培养语感

只有充足的语言材料的积累,才有说和写的语言仓库。指导学生驰骋书林文苑,要做有心人。精粹诗文勤搜集,报章时文广涉猎,工词丽句常摘抄,处处留心学语言。只要积之于平时,才能用之于及时。苏东坡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荀子也说过:“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就是讲的积累的功效。语言材料积累多了,那里还有说不出来话写不出来文的呢?

在积累语言材料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学会转化运用,只有让学过的东西流之于口头、笔端,才能够记得牢,才能在表达上见成效。

在课堂上,进行口头造句训练、口头作文训练、口头讲故事训练等,最常用的是对学生进行复述训练,教师可利用上课开始的3-5分钟时间,让学生轮流到讲台前给全班同学复述一条当天广播新闻,或者复述小故事。这样,既训练了学生听说能力,也培养了语感。

凡是学过一篇好文章,除读读想想外,还要加强仿作练笔实践。坚持写读书笔记,可以用读后感的方法培养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用写故事梗概的方法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用模仿写片断来实现知识的迁移。学生可以在自己练笔的过程中,从遣词造句到布局谋篇,都认认真真的思考,斟酌,反复修改,亲自实践,凭自己已有的语感开始训练,到自己满意时为止,这样感受深、体会深、记忆深。每练一次,改一次,语感就加强一步。长此以往,何愁语感之不强?

语感虽然有不可捉摸性,但绝对不是不可知的东西,只要我们每位语文老师积极探索语感培养的途径,为学生创设语言实践的机会,学生的语感能力就能不断获得升华。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创课堂之精彩享学习之快乐创课堂之精彩享学习之快乐
下一篇论文:《感悟青春》教学设计之我见-论文网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小学语文论文
最新小学语文论文
读者推荐的小学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