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学习《圆柱的认识》时,我出示圆柱模型及圆柱形实物,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同桌相互说一说初步感受,再让学生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想像出一个圆柱体的形状,采用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讨论说出圆柱体的特征。上下底同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有一个面是侧面,侧面展开是个长方形。学生通过自己说、同桌说、小组说、能得到“说”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说”的教学过程中。
三、用中说,提高表述能力
数学的学习目的在于应用。指导学生用中表述,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魅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四年级实践活动课解决生活数学问题的教学:“六·一”儿童节到了,学校组织四年级师生共216人准备乘车去旅游,可租的车有两种:大客车可坐40人,每辆每天500元;大巴车可坐20人,每辆每天300元。你能设计出几种租车方案?你最喜欢哪种方案?(1)看到此问题后,你首先联想到哪些相关的数学知识,又是根据什么引发这一联想的;(2)联想到的知识在问题中能直接用得上吗?(3)你是否找到了解题方法?得出了怎样的答案?请说明具体的思考过程。通过一系列问题的启发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探索知识的情境中,对每个问题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对问题表述的同时学生理清了思路、深化认识、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提高了数学语言的表述能力。
总之,美国语言学家布龙非尔德说过:“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加强学生数学语言表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不同而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训练。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交流机会,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交往。提高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最终到达能力和智力的双向发展。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