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陕西理工学院校园环境噪声进行实地监测,分析了陕西理工学院校园的环境噪声污染现状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6个测点中有3个测点的等效连续A声级不同程度的超标,校园整体声环境质量一般。同时文章就如何更好的改善校园声环境提出了一些建议。
论文关键词:校园,噪声测量,噪声评价
引言
城市噪声污染日益严重,并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四大公害之一。校园是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的主要环境,良好的校园环境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学生心情愉快、精力充沛,从而保证学习任务的高质量完成,然而随着在校学生数量和校内机动车辆的逐渐增加,校园噪声已经成为影响学生生活、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
陕西理工学院坐落在汉中市,占地1742亩,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各类在校学生2.07万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1.86万人。为了解陕西理工学院校园环境噪声污染状况,本实验对陕西理工学院校园环境噪声进行了监测,并依据国家标准对监测结果进行了评价。
1噪声的测量
1.1测点的选择
根据陕西理工学院总平面布置图,按照功能区划和噪声敏感点进行布点,校园东门口、校园北门口为噪声敏感点;行政楼为办公区、餐厅为生活区;图书馆、第九教学楼为文教区。

图1.1监测点分布图
(1、东校门口2、北校门口3、行政楼北侧4、校餐厅西侧5、图书馆南侧6、九号教学楼南侧)
1.2测量仪器和测量条件
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监测方法进行测量。测量仪器采用HS5618型声级计,测量时选择在无雨无雪的天气条件下进行,声级计应保持传声器膜片清洁,风速要求在5.5m/s以下。在测量中,监测点与任一建筑物的距离不小于3.5m,声级计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不小于1.2m。
1.3测量方法
监测时间为2010年4月15日到4月20日,共计6天。每天分四个时段进行监测分别为:上午8:00~10:00;中午12:00~14:00;下午16:00~18:00;晚上20:00~22:00。声级计采用A计权网络每5秒读1瞬时值(慢档),每个时段内对各监测点进行17分钟的等效连续A声级的测量,连续读取200个数据,并且同时记录主要噪声来源。测量前用校准器将声级计校准到标准声级。测量结束后使用校准器将声级计再次进行校准,检查前后校准误差是否小于2dB,如果不小于则重新监测。
1.4等效连续声级的计算
等效连续声级反应在声级不稳定的情况下人实际所接受的噪声能力的大小,它是一个用来表示随时间变化的噪声的等量, 。如果数据符合正态分布,其累积分布在正态概率纸上为一直线,则,可用近似公式进行计算: 式中:L,L,L为累积百分声级。
2结果与分析
2.1测量结果
6个监测点在不同时间段上的等效连续A声级L数据列于表2.1
表2.1各监测点在不同时段的L监测值
编号
|
测点
|
早上
dB(A)
|
中午
dB(A)
|
下午
dB(A)
|
晚上
dB(A)
|
L 平均值
dB(A)
|
主要噪声来源
|
1
|
校园东门口
|
67.77
|
66.90
|
66.43
|
69.88
|
67.75
|
行人、校内外交通噪声
|
2
|
校园北门口
|
46.34
|
63.51
|
62.35
|
68.90
|
60.28
|
行人、校外摊贩
|
3
|
行政楼北侧
|
60.18
|
54.27
|
57.32
|
60.61
|
58.35
|
行人、车辆
|
4
|
餐厅西侧
|
53.41
|
56.98
|
55.91
|
53.56
|
54.97
|
行人
|
5
|
图书馆南侧
|
55.12
|
53.01
|
55.39
|
53.54
|
54.27
|
行人、车辆
|
6
|
第九教学楼北侧
|
55.87
|
52.40
|
56.88
|
51.68
|
54.21
|
行人
|
2.2校园声环境质量现状与评价
从陕西理工学院校园噪声的区域分布来看,由表2.1可知:校园东门口和校园北门口聚集了大量的商店、超市和地摊小贩,加之全校师生频繁出入,车流量也较多,使得这两个测点噪声值在6个测点中位列第一和第二。东门比北门的噪声值大,这是由于东门正对汉中市交通干道朝阳路,朝阳路上的交通噪声是该测点噪声的主要来源,而北门外是一条饮食街,人流嘈杂声是北门测点噪声的主要来源。
行政楼测点属于学校办公区,噪声分贝值在6个测点中位列第三,原因有两个:其一是人流量,行政楼前的汉桂路是学生去往六号教学楼和去往操场的主要路段,再加上是行政中心,校内校外人员出入频繁,这就使得该路段的人流量较大;其二是车辆,由于校园家属区距离行政楼较近,并且办理行政事务的人员较多,这就使得行政楼周围的车流量较大。
图书馆和第九教学楼两测点属于文教区,第九教学楼监测中的大部分时间学生都在教室上课,噪声值较小,下课后虽然人流量迅速增大,但持续时间仅有7~8分钟,因此该测点噪声为6个测点中最小。图书馆测点虽然学生借阅书籍出入频繁,但图书馆是学生静心阅读的场所,因此噪声值较小。从表2可以看出,第九教学楼的噪声值与图书馆和校园餐厅的噪声值非常接近,这是由于第九教学楼距离篮球场较近,学生活动产生的噪声使得第九教学楼的噪声测量值增大。
餐厅测点属于生活区,学生就餐时段比较集中,中午是人流量的高峰(37人/min),持续时段有1小时,下午就餐时段较长,持续将近3-4小时校,但人流量比较小(11人/min),因此,该测点噪声值要高于图书馆和第九教学楼两测点,在6个测点中位列第四。

2.1校园噪声的时间分布
从陕西理工学院校园噪声的时间分布来看,由图2.1可知:整个校园上午8:00至10:00时段平均噪声最小,20:00至22:00时段平均噪声最大。这是因为上午8:00至10:00,大部分学生在教室上课,校园中室外活动的人数较少,因此,各个测点的平均噪声值在该时段最小。晚上20:00至22:00时段,大部分学生在室外活动,特别是东校门和北校门两个测点,出入校门的学生量很大,因此,该时段平均噪声值最大。
按照声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陕西理工学院属于文教区域,因此以该标准中的1类标准为依据评价陕西理工学院校园噪声。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