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翻译研究中图形—背景理论的关照

时间:2011-04-22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大量的实验证明:图形的确定应遵循“普雷格郎茨原则”。例如,当我们看到墙上有画这样的场景时,“画”通常会被认为是图形,“墙”则是背景。认知语言学的观点是将图形—背景理论应用于语言研究,后来又被广泛应用于解读文学作品,本文试图进一步将该理论扩展到翻译研究中去。
关键词:图形,背景,翻译研究
 

1.引言

图形—背景理论是认知科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基于认知视角的不同而使认知对象各部分的突显程度不同,使图形和背景的产生分离。用该理论对文学文本进行阐释,西方已经有很多比较成功的实践,但是将该理论应用到翻译研究中,却很少有人涉足,因此还有很大的探讨空间。本文将在简要介绍图形—背景理论的基础上,尝试用该理论对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英译进行分析,探讨这一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有效性和解释力,从而拓宽这一理论的研究范围。

2.图形—背景理论的基本思想及语言学意义

2.1 图形—背景理论的基本思想

图形—背景理论源于心理学,是以突显原则为基础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图形—背景分离原则不仅仅是空间组织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也是语言概念内容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1]心理学家认为知觉场总是被分为图形和背景两部分。图形是指某一认知概念或感知中突出的部分,即注意的焦点部分;而背景则是与图形相对的、细节模糊的、为突出图形而衬托的部分。图形和背景的感知是人类体验的直接结果,这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会用一个物体或概念作为认知参照点去说明或解释另一个物体或概念,这就是突显原则,这里的“背景”就是“图形”的认知参照点。[2]鲁宾著名的“脸/花瓶幻觉”证明了图画中的确存在“知觉突显”。当然,这是一个图形和背景可以互换的例子,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图形和背景都是相互分离的。

大量的实验证明:图形的确定应遵循“普雷格郎茨原则”。即通常是具有完型特征物体(不可分割的整体)、小的物体、容易移动的物体用作图形。例如,当我们看到墙上有画这样的场景时,“画”通常会被认为是图形,“墙”则是背景。因此,我们在看到一支笔在桌子上的时候,我们会用英语表达为:The pen is on the table. 而不是说:The table is under the pen.由此可见,table 和pen之间存在一种方位关系,而方位介词的意义就可以理解为一种图形—背景关系,正是因为图形—背景理论原则对介词的这种独特的解释力,引起了语言学家们的关注。

2.2 图形—背景理论的语言学意义

首先将图形—背景理论应用于语言研究的是Talmy,他认为图形—背景分离原则是语言组织信息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他给图形下的定义是:图形是一个移动的或概念中可移动的物体,其路径、位置或方向被视为变量,其特殊值是相对值。他给背景下的定义是:背景是一个相对于一个参照框架的静止的参照物,图形的路径、位置或方向是相对于背景静止的。[3]

Langacker则根据突显的程度对图形和背景进行了以下论述:“从印象上看,一个情景中的图形是一个次结构,它在悉知上比其余部分(背景)要“显眼”些,并且作为一个中心实体具有特殊的突显,情景围绕它组织起来,并为它提供一个环境。”[4]由Langacker的论述我们可以拓展开来,将日常的话语作为特定的语境之中,换言之,具体的话语是图形,它会恰当地包含在一个背景中,从而产生出一个完整的图形。

Talmy在总结语言学中图形和背景的特征时,区分了定义特征和联想特征。图形的定义特征是:没有已知空间(或时间)特征可确定;而背景的定义特征是:作为参照点,具有描述图形的未知方面的已知特征。除此之外,以上提到的其他特征均属联想特征。[5]我国学者文旭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和修改,重新进行了定义(见下表[6])。

 

特征 图形 背景
定义特征 没有已知空间(或时间)特征可确定 作为参照点,具有描述图形的未知方面的已知特征

 



联 想 特 征

空间大小 面积或体积较小 面积或体积较大
时间长短 时间较短 时间较长
动态性 运动的或在概念上可移动 位置较固定、不易移动
突显性 突显程度高 突显程度低
关联性 更关联,在情景或意识中更近 不太关联
可及性 不可立即被感知 更能立即被感知
复杂性 几何图形较简单(通常像个点) 几何图形较复杂
依赖性 较依赖 较独立
熟悉程度 不太熟悉 较熟悉
预料性 不易预料 更易预料

3.图形—背景理论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

3.1 英汉句式中图形背景的比较

人类的认知能力和观察视角都有一致性,因此英汉句式中图形背景有很多相通的情况,比如:(1)我喜欢这本小说。(2)I like this novel. 在这两句中,图形都是“我”,背景都是“小说”。

但是,语言是一个名族文化的折射,必然带有本民族独特思维方式的深刻烙印,比如,汉语中主观思维比较明显,而英语中偏向客观思维,这就直接导致了在表述同一件事情时,视角选择的差异,即图形的不同。汉语中施事者占主导地位,受事者位居其次,而英语中恰恰相反,受事者比施事者更为突显。最有力的证明就是英语中的被动语态比汉语中更为常见。在汉语中,就算是具体的施事者不明确,主语缺省,受事者仍然处于宾语的位置,整个句子仍是主动语态。如:

(3)城里又办起了一座工厂。

(4)Anotherfactory has been founded in this city.

(5)昨天抓到了一个特务。

(6)Aspy was caught yesterday.

这两组例句中图形和背景都很一致,在(3)(4)中,突显的图形都是“工厂”,背景都是“城里”;在(5)(6)中,突显的图形都是“特务”,背景都是“昨天”。但是汉语的表达中,虽然主语缺省,但是受事者仍置于动词之后宾语的位置,即图形置于句末,背景放于句首,句子使用主动语态;而对应的英语表达却使用被动语态,将图形置于句首,背景放于句末。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也可以看出,汉语的表达通常是螺旋状的曲线,由外围逐渐入里,由背景到图形,重心放在句末;而英语的表达则体现出一种直线型的方式,重心放在句首,由图形到背景。汉语的句子中,一般都是状语位于句首或者动词之前,先交代时间、地点、原因等发生的背景;与此相反,英语的句子则将背景作用的状语置于句末或者谓语动词之后。例如:

(7)他每天下午都到公园里散步。

(8)Hewalks in the garden every afternoon.

(9)去年一年,他们多次出国旅游。

(10)Theytraveled abroad several times during last year.

在(7)(8)中,背景都是“公园”和“每天下午”; (9)(10)中的背景都是“去年”、“多次”和“出国”。免费论文参考网。在汉语表达中,不约而同的将背景作用的状语置于句首或者动词之前,将图形置于句末,而对应的英语表达,则都是将图形放在句首,然后交代背景,英汉的语序恰好相反。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法语命令式与英语祈使句的相应比较
下一篇论文:翻译中的意义偏离现象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