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从接受理论看涉外导游的翻译

时间:2011-04-22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对于承载着目的语历史文化的旅游翻译而言尤其如此。在全球化经济的今天,旅游翻译对于旅游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涉外导游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文化传播者。本文试图分析英汉旅游文本的差别,从接受理论出发探讨旅游文本的翻译。
关键词:旅游翻译,文化传播,接受理论
 

一、引言

旅游业既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其文化的传播推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经济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文化的广泛传播,因此旅游经济与文化发展互为促进。发表论文。(李蓓霖,2006)如今全球化的经济开始吸引更多的外国人开始有兴趣了解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和秀美的自然风光,近年来中国涉外旅游业的日渐发展,境外游客日趋增多。对中国地理文化不熟悉的外国游客来说,涉外导游无疑是中外文化的传媒大使,其翻译质量直接影响着旅游经济的发展。日前,涉外导游人数日渐攀升,学历层次亦逐年提高;但是很多方面仍然存在着问题和不足,比如涉外导游双语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强、道德素质差等等。作为涉外翻译,如何较好地传播中国文化使外国游客更好地了解中国,从而能够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接受理论

接受理论(又称接受美学)是本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联邦德国兴起的一种文艺批评理论。其代表人物是HansRobert Jauss和Volfgang Iser, 此理论是以现象美学和阐释学为理论基础的,其核心是“读者中心论”,认为文学作品的存在本身并不产生独立的意义,而意义的实现是靠读者以自身的经验将作品中的未定性的已确定。将接受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使翻译研究的中心由传统的三点即作者、文本、译者转移到了读者,读者对译本的反应和接受能力便成了翻译实践和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从而打破了翻译就是确定源语和目的语的等值成分的“等值翻译理论”(J. C. Catford, 1965)的禁锢,推动翻译研究从稳定、静态朝着动态、多变的方向发展。把读者对译文的接受程度也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考虑进去。著名符号学家艾柯为开放的文本结构勾勒出了如下的图表,

发者→编码文本→信道→作者表达→受者-→被解释

↑ 之文本之文本

∣↑↑ ↑

代码--∣ 语境 代码 | |

子代码环境 子代码-|

|↓ |

|---重建发者代码的“语义学”努力--

从这一图示可以看出,“读者(受者)是作品解释的一个积极角色,是文本生成过程图画的一部分。”(艾柯,1990) 同样在翻译过程中,预期的目标文本接受者即译文的目标读者在生成目的语文本过程中,能够解释目的语文本的一个重要角色。在接受美学看来,读者的接受过程就是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也就是文学作品真正实现的过程。如果译者创造出来的文本不能被目的语读者所接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目的语文本的生成是失败的。

1995年,以色列翻译理论家图里(Toury, G.) 在他的专著《描写翻译研究及展望》(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 里提出,译文的基本功能是给予译语读者提供信息,既要符合译语规范,也要符合译语读者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文化背景。对于承载着目的语历史文化的旅游翻译而言尤其如此。境外来华旅游游客对中国文化了解较少,他们所期望的是欣赏中国的大好河山、了解中国地道的悠久历史文化, 由于中国和外国游客之间语言和文化之间有必然的距离,所以如果翻译不能符合目标语读者的期待并为其所接受,一方面游客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会直接影响中国文化的发扬光大和旅游经济的发展。在接受美学看来,文学作品不是作家单独生产的,而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创造的。对于旅游翻译而言,翻译的作品不是译者自己创造的,而是游客和译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涉外导游的翻译工作相当有挑战性,需要时时在不同的语言、文化和游客之间构架起沟通的桥梁。

三、英汉旅游文本的差别

英汉旅游文本有较大的差异,这种意识对涉外导游能够成功地翻译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中国游客来说,汉语旅游资料无论是书面的还是口头的,语言声律对仗, 文意对比, 达到音、形、象皆美, 诗情画意盎然的效果。因此, 汉语旅游景介读起来赏心悦目, 给人以美的享受。发表论文。请看下面的例子,

各位游客,一路辛苦了,欢迎您来趵突泉游园赏泉。

我们公园始建于1956年......我们趵突泉公园以观泉、赏鱼、品茶、山石、文化为特色,以小巧玲珑、步移景异,清洁幽静、古朴典雅而著称。全园共规划为十个景区,这就是趵突泉景区、三大殿景区、尚志堂景区、漱玉泉景区、东门入口区、枫溪景区、沧园景区、白雪楼区、南门入口区、万竹园景区,总面积近百亩……

这是一段山东景点趵突泉的导游词。虽然是导游词,但从“小巧玲珑、步移景异,清洁幽静、古朴典雅”等表述仍然能够看出汉语讲究四言八句, 言辞华美,文采浓郁的特点,这是由于历来深受古典山水诗词及山水游记散文一类作品的影响所致。但是普通观光旅游一般时间短,游客期望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得旅游地的相关风土人情等信息。外国游客在中国旅游时,导游的介绍如果太中国化就很难为外国游客所接受,过分渲染景点的魅力、使用考究的语言相反会让他们觉得冗余甚至不着边际。

下面我们再看一则关于迪斯尼乐园的英文介绍,

The Disneyland Resort is located in Anaheim, California.It is home to the original Disneyland which opened in 1955, a favorite amongvisitors to Southern California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for well over half acentury. It has since been joined by a sister park, Disney's CaliforniaAdventure in 2001, which is a stylized recreation and celebration ofCalifornia's rich history and culture. (http://iguide.travel/Disneyland#Guide)

可以看出,英语旅游文体大多风格简约, 结构严谨, 行文用字简洁明了, 表达通俗直观, 注重语言的实用性和信息的准确性。在很多情况下, 景物描写客观具体, 重理性、写实。虽然英语的遣词用字过于平白,缺乏文采, 但它力求一种自然流畅之美, 让读者有一个明确具体的印象。

通过上述两则比较典型的旅游材料我们可以看出英汉旅游文本在信息功能的实现上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汉、英民族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以及文化传统在审美情趣上的不同。汉民族由于受脱胎于象形文字的方块字影响, 擅长于形象思维, 而英美民族, 则受高度形式化的语言的制约, 习惯于逻辑思维, 两种思维定式很自然地就派生出了语言的两种审美形态和取向: 语言的形象美和语言的逻辑美。( 王东风, 1998) 涉外导游必须对这一点清楚,在为外国游客介绍景点时,必要时须摒弃汉语语言的特点,尽量使用易于外国游客接受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外国游客来华一游的期望,又起到了我们弘扬民族文化和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效果。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从会话原则面子保全论浅析科技英语的语域特征
下一篇论文:从认知的角度看仿拟的生成过程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