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体育论文

小群体学习法在高校排球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11-04-23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小群体学习法是一种民主的、协调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要求 ,结合大学生体育教学的特点、高校排球选项课的特点及培养目标 ,从教学方法入手 ,通过实验 ,认为运用“小群体学习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利于学生熟练地掌握专项技能 ,从而提高排球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群体学习法,教学方法,排球课

 

1 前 言

小群体学习法是一种民主的、协调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免费论文网。免费论文网。体现了学生在自主学习、个性培养的同时,通过学生间互帮互学互争来提高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团体性,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强化合作学习的态度,促进探究学习的深入,促进学习质量的全面提高。同时,小群体学习法把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有效地解决了班级授课制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求之间的矛盾,极大提高了教育改革中所要追求的实际教学效果。

本文研究在排球教学中运用“小群体学习法”.探讨其在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以及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意义。

2“小群体学习法"的课堂教学实验

2、l实验对象、时间

2007年3月――6月在本人执教的06级学生随机确定星期四上午授课班为实验班。星期五上午授课班为对照班。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均为34人。

2、2实验方法

采用对比实验法。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进行教学,然后对两班的教学效果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研究。

实验前.首先对两班学生在第一学期中身体素质和体育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实验班与对照班身体素质和体育成绩无明显差异。其次对垫球技术进行摸底测试。结果说明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排球基础相同.不存在优劣之分。

2、3实验步骤

2、3、l实验班分组。按“小群体学习法”的要求根据学生彼此间的不同关系、兴趣、个性等特点,组成4―5名学生参加的小群体学习小组。并由小组推选一名小组长。

2、3、2教学单元:按照教学计划把排球教学划分为四个单元进行教学。

2、3、3单元教学模式。“小群体学习”按准备、导入、学习、单元终结四个阶段单元教学,各阶段内任务如表1

表1

 

准备阶段 导入阶段 学习阶段 终结阶段
钻研教材、调查学生情况 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定向调整 单位小结 制订教学目标,选取教法 帮助学生目标转换 小组共同制定学习计划 下一单元 小组记录准备,个人记录卡片 试写记录卡片 互相交流,总结目标竞赛 学习应该注意事项

第一单元.教师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与目标;第二单元.教师指导学生协同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第三、四单元小组长与学生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

2、3、4课堂教学程序与方法,具体内容写在卡片上,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教学计划和目标及教学进行练习.通过小组间相互帮助.请教师做定向指导,结束部分进行目标检查,可通过相互评价,组间竞赛手段进行,以小组为集体谈体会,主要找出不足,小组长做好记录.课后根据记录卡片,由教师指导学生或学生自己协同制订下次课的学习计划和目标。

3 教学效果分析

统计结果表明。垫球、发球的技评成绩及达标成绩,实验班显著高于对照班(P<O.01)见表2、

表2 排球技评、达标成绩统计检验表(单位:分)

 

项目人数 垫 球 发 球 垫 球 发 球 (技评) (技评) (达标) (达标)
实验班 24 86.9 85.3 86.5 81.5 对照班 24 80.7 76.6 79.8 75.2 SD 1.09 1.76 1.81 1.81 T 3.12 3.13 3.32 3.48 P <O.01 <O.01 <O.01 <O.01

 

4小结

通过“小群体学习法”的教学实验.在实验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人认为此法主要优点:

4、l较好地处理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间的关系。

“小群体学习法”强调以学生的学习为教学重点,它标志着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确定。从教学目标的确定.学习计划的制定,一直到教学步骤的设计与调控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基础与主体作用的发挥。而教师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与指导,是为学生自律、创造性学习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积极进取。

4、2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由于“小群体学习法”以小群体为单位.学生自主地协同同学,从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计划的制定,到学习手段的选择,都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教育心理学认为:“及时准确地评价是激发和培养学习动机的因素之一”.“小群体学习”通过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小组记录等形式,使学生了解学习结果.能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而这种评价都是通过学生细致观察.认真思考得出的结论,因此必须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评价,“小群体学习法”过程中学生自主协同地学习自制计划,自我评价都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使学生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

4、3能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

“小群体学习”重视学生通过自我确定学习目标,自我观察,互相观察分析,自己归纳去认识与把握学习的全过程,理解已学会的技术与新学技术的内在关系,理解自己的身体、运动技能水平与新学技术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自评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免费论文网。

4、4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小群体学习接”强调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都充分考虑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并尊重学生的选择。教师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与此同时。“小群体学习法”还注重学生之间的交往,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与其它同学一起制定计划、互相讨论、互相评价、互相鼓励、互教互学,创设既有竞争又有协同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体验到集体中人际关系的和谐与温暖,提高学习兴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5结束语

“小群体学习”形式在高校教学实践中是可行的.它将丰富和发展体育教学理论和方法。但是“小群体学习法”形式并不是完美无缺的,还需不断完善和发展。比如。“小群体学习法”只适合班级规模较小和小组人数也较少的情况下运用。“小群体学习法”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大大地增加了教师指导与组织的难度,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如果把握不好,很容易导致“放羊式”教学现象产生。总之,“小群体学习”引入到体育教学中来,必须辅以其它教学法.决不可以此法代替其它教学法。“小群体学习”是一种新型的现代教学模式,还有待于在今后的高校体育教学中不断地运用和研究,使其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曲宗湖.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2. 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3. 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现代篮球运动科学化训练方法探析
下一篇论文:小议足球运动中体能训练的思路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体育论文
最新体育论文
读者推荐的体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