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受中小学这种不良因素的影响,许多高校大学生没有意识到体育的重要性,他们轻视体育课,不喜欢体育锻炼,大多数学生处在亚健康状态,终身体育意识淡薄,这些不良因素的影响最终会随着大学生的毕业,而影响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所以笔者通过谈高校体育在全民健身计划中的地位,以此提高高校体育工作者和高校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视。高校体育教学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特征和创新意识,陶冶情操和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如果我们高校教师都能脚踏实地的执行这个政策,那我们的下一代一定会多出许多杰出人才,这就从实质上体现了高校体育在培养学生素质教育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高校体育,全民健身计划,地位
1.前言
由于我国已经进入独生子女时代,由于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观念影响。导致中小学片面追求升学率,许多中小学把体育课当成副科,甚至有些学校到期末复习阶段就停止上体育课,“让”出时间给其他科目。受中小学这种不良因素的影响,许多高校大学生没有意识到体育的重要性,他们轻视体育课,不喜欢体育锻炼,大多数学生处在亚健康状态,终身体育意识淡薄,这些不良因素的影响最终会随着大学生的毕业,而影响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所以笔者通过谈高校体育在全民健身计划中的地位,以此提高高校体育工作者和高校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视。
2.高校体育在全民健身计划中的地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体育健身的行列来,《纲要》中规定:“全民健身计划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青少年和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他们的健康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昌盛。高校体育能够为大学生走入社会进行终身体育运动提供良好的知识准备,这是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必不可少的条件。
2.1高校体育对学生自身健康及终身体育习惯的影响地位
毛泽东同志在他所写的《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可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学生时代是人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通过体育运动可以使一些先天发育不良的弊端修正过来,通过体育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相反如果不注意体育锻炼,不但会影响自己的身体,而且还会影响到家庭的幸福,甚至关系到祖国未来现代化的建设。大学体育应抓住这个良好的契机,高校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每一节体育课,应该把如何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放在首位,向学生讲授健身知识,教导学生掌握技能技巧,提高身体素质。指导学生通过体育锻炼达到提高学生克服困难和战胜困难的勇气与信心。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情况不容乐观,如肥胖、视力不良、心血管疾病、失眠等严重干扰了大学生的正常生活状况。所以无论从长远角度还是近处着想都需要高校体育要抓好,抓准。高校体育具有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为学生身心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的职能和义务。
高校体育除了正常教学外,可以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高质量的教学比赛,在比赛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比赛,逐渐提高每一名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从而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免费论文参考网。
2.2高校体育在培养学生素质教育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当今,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人才。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历史使命,高素质的人才应是体魄强壮、身体健康的。高素质的人才必须以良好的身体素质为基石,没有良好的身体就不可能胜任大强度的工作任务。高校体育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同时,高校体育还渗透着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思想文化素质的培养,是一门融生理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免费论文参考网。
我国现在提倡素质教育,我们提倡的素质是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他有别于人的生理素质。素质教育的非常重视关于学生“做人”的教育理念,而且强调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各种能力。高校体育教育作为身体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修身养性、育德教化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尤其是在现今社会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现代高校体育已经过去单纯的强身健体和单纯的传受技术动作中解放出来,大大地突出其人文性。高校体育教学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特征和创新意识,陶冶情操和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如果我们高校教师都能脚踏实地的执行这个政策,那我们的下一代一定会多出许多杰出人才,这就从实质上体现了高校体育在培养学生素质教育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2.3高校体育在培养学生人际关系中,建设和谐社会占有不可估量的地位
大家常说大学校园是半个社会,他不再是初级教育阶段的三点一线。免费论文参考网。从你踏入大学,就会遇到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同乡之间,以及个人与班级、学校之间的关系等等。面对如此众多的人际关系,有的同学因为处理不当,整日郁郁寡欢,心情沮丧;有的同学以此造成精神压力很大,高校体育可以使大学生不再有升学及考试的压力,他们可以放松自己的紧张细胞参与运动,尤其是集体运动项目可以起到调节人的情绪、增强同学间友情的效果。运动体育还可以使学生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团结进取精神,养成良好自尊自信的习惯,所以说高校体育在培养学生人际关系中,建设和谐社会占有不可估量的地位。
3结束语:
今天,我们的社会已全面奏响了“和谐”的主旋律,愿全民健身计划给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以及全社会都会带来“和谐”。让全民健身与素质教育及奥运同行;让华夏儿女都具有一个健康的体魄、高素质的品质去迎接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全民健身计划纲要.(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颁布)
[2]胡娜.试论全民健身计划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01).
[3]平萍.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J]. 中国体育报 , 2006,(11).
[4]朱琼.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材[M].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1995.
[5]袁南宁.试论终身体育教育的教育学基础及其发展趋势[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3,(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