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 体育新课标强调“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但要真正落实体育课标精神却需要我们广大体育教师有全面的素质。把体育教师的角色定位认识清楚。
关键词:新课标,体育教师,角色,定位
体育新课标强调“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即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可见,新课标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可否认课标的理念是先进的,思路是正确的,但要真正落实体育课标精神却需要我们广大体育教师有全面的素质,过硬的功底。因此,教师必须与课程同步发展,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己文化素养;认真读书,精心钻研教科书,做新课标下的新型教师,把体育教师的角色定位认识清楚。
修养定位
一 加强道德修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做正直诚实与独立的人。人首先要有独立的人格,而这需要独立的思想支撑,人的尊严全在于思想,我们体育教师应该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嘴说自己的话,如果能这样做我们就为学生树立了好的榜样与示范。2拥有一颗平常与宽容的心。体育教育应注重过程,注重积累,不能急功近利。所以首先要有一颗平常心,千万不能急躁,教育是了解人、理解人、培育人的一门科学。它需要心灵的沟通,思想的交流,我们教育的对象是青少年,要多从他们的角度与心理出发去想问题。论文检测。所以应该有一颗年轻的心。3遵守文明而高雅的日常行为规范。要多用“你好”、“请讲”、“谢谢”,上下课要向学生鞠躬,要耐心倾听学生对体育要求的心声,尊重学生的人格等等,虽然这些都是琐事,但是琐事中有规矩,规矩体现了教师的文明,教师的礼貌举止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良好的道德熏陶。
二 加强业务修养。体育教师加强业务修养应该培养以下能力:1 独立的备课能力和灵活的教学能力。当开始走上工作岗位我们的教学水平还存在很多问题,我们过多地去模仿别人,教学几年后我们应该进行独立思考,有独到的教学见解与看法。备课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还得考虑体育课堂活动的组织和场地问题等等。一堂体育课怎么上,怎么教要有一个整体的设计与规划,发现原计划行不通,要及时改变与纠正,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要有现场课堂应变能力。一般说来,有自己的思想,就有特色,就有魅力;懂得及时变化,就有新意,就有灵气。2 良好的读写能力和日常的交际能力。除了学习直接与教学有关的专业书以外,还应经常看书、读报,交叉性学科的资料也要浏览,消遣性的书也可以看,但更多的应看有利于自身提高的书,要会写常见的各种文体的文章。新课标要求体育教师尽可能地开发体育资源,使体育教学实践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跟社会和家庭多交流,让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和家庭体育一体化。为此,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交际能力。
三 加强科研修养。1 要增强体育科研意识。进行体育教育科研是体育教师的职责,进行体育教育科学研究是改进体育教学方法的需要,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需要,是探索新课标下教学规律的需要,也是促进自己不断进步的需要,所以我们体育教师不要把教科研当作一种额外的负担,而应看作是自己份内的事情。2 要学会选择体育科研课题。要从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现状和自身教学实际出发去选择课题,不妨先从小课题研究开始,比如课内体育教学的研究+课外活动的研究,可以细化到具体项目教学的研究、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等等。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再进行较大课题的研究,比如体育课程结构的研究、体育教学体系的研究、体育教材编写的研究、体育教学人文性的研究、体育教学艺术的探讨性研究等等。3 要掌握研究的方法。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是调查法,如书面调查,要事先设计好栏目,列成表格;学生座谈会等。第二是实验法。可按设定的目标,在自己所教的班级有步骤地进行实验,也可对所教的两个班级作对比实验最好以三年为期,不能急于求成,实验结束后先写成实验报告,有实例、有数据、有分析后再提升为体育科研论文。
特色定位
一个有特色的体育教师至少应具有这样几个特点:有高度的教育责任感、有鲜明的教育个性、有执著的钻研精神、有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有特色的体育教师的成长通常要经历三个阶段:一基础积累阶段。要掌握一整套体育教学常规和基本的体育教育教学技能,能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在这一阶段。论文检测。论文检测。要虚心好学、广泛吸收、注重积累、重视实践。二特色孕育阶段。随着教学经验的逐步积累与丰富,个人想法越来越多,日益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教学问题,并对它作较为深入的思考,然后把思考后形成的设计用于体育教学实践。在此阶段对他人的经验不是全盘接受而是改造性地吸收。三特色形成与发展阶段。这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强项,能按自己的体育教学理念去设计组织体育教学活动,并在实践中表现出独特的思路和方法,鲜明地表现出一种与他人不同的体育教学风格与特色。在此阶段,能将自己的实践上升为一定的理论,同时对教育教学中的某些问题有自己独立的看法,并能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始终拥有一种努力创新、冷静思考的体育教学心态。有特色的教师产生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发展,并逐渐形成自己独到的教学个性,具体表现是:
首先,教师对体育课程内容理解的个性化。与其他学科的体育教学相比,体育教学应该是最具个性化的体育教学。体育教学的这种个性化特征,与其说取决于每位教师各具特色的方法,不如说更取决于教师对体育课程内容的个性化理解。我们应该强调“课要有新鲜感,不能老是一副旧面孔”,提倡“深挖教材的特点,教出教材的个性”,面对班级规模人数的现状,体育教材内容的灵活性处理给广大的体育教师带来一定的难度。
其次,体育教学语言的个性化。在所有的教体育学手段中,最重要的教学手段是教师的教学语言与行为。体育教学更是如此。体育教学就是引导学生感受和品味体育行为与语言,教学生学习和使用这种行为与语言。体育老师自身的教学行为与语言应该是一种载体,我们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体育教学应该具有参与性和亲和性。参与性指教学要有利于学生参与,不是自我表演运动技术与动作,而是引导性教学,让学生有一种被吸引、被鼓励的感觉。
最后,对学生评价体系的个性化。教学中和平时的交往要体现对学生的尊重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立足于学生的身体的全面发展。以尊重学生为前提,调动他们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自身素质的差异性,教师不能以自己的意愿,以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学生,允许差异性的存在。在平时的交往中更要尊重学生,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学生当成朋友,课下要多和他们交谈、玩耍,加深师生感情,对于他们所喜欢的体育内容,要及时地去认识和了解,并和他们达成共识。
总之,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以及目前的体育教育现状,我们体育教师如何更好地把握好自己,给自己找到体育教学的合理位置,还有待我们进行更多的思考与探讨。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体育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1
[2]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3] 王统杰.新课标下体育教师的角色扮演.浙江体育科学.2005.
|